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

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

2018-01-20

在共读图画书这件事上,一直存在着很多理念上的争议。

比如,有的“派别”认为:不应该让阅读图画书有太多的功利性,就和孩子单纯地“在一起”最好;也有的“派别”就是专门指导父母如何用好图画书这个工具进行教育。

再比如,有人说父母必须要亲自给孩子读图画书;也有人说,那么多讲得绘声绘色的音频故事,放给孩子听不就好了?

那么,关于读图画书,孰是孰非呢?

功能性vs“在一起”

亲子阅读的教育功能不等于说教,也不应该和对图画书的欣赏,以及体验阅读带来的积极亲子感情对立起来。

很多研究都发现,积极的依恋关系是早期亲子阅读质量的影响因素。而对图画书的欣赏,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来完成的。

欣赏是一个比较高级的认知活动,单纯从感官上的听和看,还不能称作欣赏。想让孩子学会欣赏,需要有成人的引领。

我们不能把亲子阅读的教育功能界定在说教上,心理学研究所发现的亲子阅读对儿童的重要发展价值,是通过成人与儿童的共读——这种形式灵活的教育方式来实现的。

这些都告诉我们,利用图画书当工具来教育孩子,与“在一起”,不仅并不矛盾,而且还是相辅相成的:不在一起愉悦地阅读,无法实现教育;只要“在一起”,其实已经形成了某种无形的教育。

共读图画书vs听音频

孩子爱听音频故事,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听音频故事为孩子学习语言和理解故事框架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但孩子只爱听音频故事,不爱听父母读故事,可能与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示范和引导有关。但这并不是说父母讲故事的技巧有问题。

在家庭里,亲子共读通常都是父母,主要是妈妈和孩子一起看着图画书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主要是看图画书中的图,而妈妈通常是把书中的文字读给孩子听。有的妈妈可能觉得读给孩子听是一种比较简单、刻板的方式,但是如果从儿童阅读图画书的角度看,这个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读图文并茂的图书时,需要从视觉和听觉两个通道来获取并整合信息,这样他才能真正理解和读懂绘本,也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所以,父母在亲子共读中“读文字”这件事本身就很重要。亲子共读应该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亲子互动形式,夸张的声调和表演也许并不是技巧。父母给孩子读书时是投入的而不是敷衍,之后与孩子的一些分享、聊天而不是说教,也许才是更好的技巧与引导,也能向孩子传递更多的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音频、视频非常普及,但是图画书以及其他纸质书依然是儿童成长中非常必要的一种存在。尤其是图画书,可以带给孩子更多对纸和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直接体验,也能慢慢感受到文字这种载体的质感和魅力,从内心深处萌发一种与自然、文字和文化的连接感,以及对文明传承的尊重。

另一方面,从儿童学习阅读的过程看,在他们获得阅读技能的同时,阅读经验也塑造着他们的大脑,也形成着思考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MaryanneWolf)在《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一书中明确提到,“沉浸在数字化资源中的我们不应丧失评估、分析、权衡轻重与挖据信息背后意义的能力”。我们应当超越文本,用心思考。

我喜欢vs他不爱

父母千挑万选的图画书,孩子不屑一顾;或者是孩子超级爱的图画书,父母完全Get不到点。这对矛盾也让很多父母困惑:是他必须听我的,还是我放弃,顺着孩子?

其实,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读一本书时,应该都会对书的内容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理解。但是,除此之外,每个人又都会产生一些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这正是我们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也是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表现!说到此,这个问题已经有解了,聪明的父母应该知道如何去调和这对矛盾,而不是做绝对化处理。

另外,至于成人觉得好的图画书,孩子不觉得好,也有可能是因为很多经典图画书的筛选标准大多来自于成人。创作出《小泥人》《落叶跳舞》《小蛇散步》等经典图画书作品的日本图画书大师伊东宽曾解释过:图画书不都是为孩子创作的,一些图画书就是给成人阅读的,但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孩子的视角挑选图画书,清楚图画书与孩子的秘密通道在哪里,才能更加了解图画书,也更加了解孩子。

买得多vs读得多

虽然有研究表明,家庭的图书拥有量是构成儿童家庭阅读环境的重要成分,但和买了多少图画书比起来,孩子真正获取到的图书量(比如是否和孩子一起读过这些图画书),与图书互动的经验多少更重要。

就像我们曾对玩具的认知有变化一样,很多父母已经知道,不在于给孩子买了多少和多贵的玩具,而是在于和孩子一起玩、怎样玩。

现在的亲子共读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父母给孩子买了大量的图画书,却没有和孩子读好。这依然不是技巧的问题,还是意识和自身对阅读态度的问题:父母自己喜欢阅读,才能真正传递给孩子读书是一件很有趣、很享受的事情这样的信息。

父母还要把握好共读的节奏,多给孩子“留白”:允许孩子对故事有自己的理解,允许孩子在图画书中得到和你完全不一样的信息和答案,也允许孩子特别喜欢或特别讨厌一些图画书……这些都是让孩子爱上阅读,以及和书进行良好互动的开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还看
教育孩子这三件事千万不能省
宝宝上幼儿园前必知的规矩
儿童性教育要分期进行
娃长大了是不是你心水的型?
为什么要强调孩子的情商培养
猜你喜欢
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释义,
这张家庭教育表,值得为孩子收藏
10个教育案例专治最让爹妈头疼
强化早教会让孩子变“笨”?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
孩子这5个小举动,竟是高智商的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四招见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四大原因
厨房中的亲子互动锻炼BB感知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真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这四种“坏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
如果你是丧偶式育儿,那么这篇文
如何面对幼儿的倔强脾气?
日本华人妈妈的十大家规,最后一
孩子“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五种教育方法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
这几件事不做好,又耽误孩子一年
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
如何纠正宝宝浪费的观念?
激发2岁宝宝好奇心的小妙招
上学有什么意义?看这位机智爸爸
通过生活细节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6个习惯会让孩子变笨甚至抑郁
你知道吗?孕妇情绪影响,危害胎
抓住9大敏感期让宝宝更聪明!
3-6岁别耽误了孩子的性别教育
早期教育应注重“吃喝玩乐睡”
《欢乐颂2》:让孩子从小见世面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父母应让孩子享受玩的权利!
针对宝宝血型制定早教攻略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引导宝宝说出
宝宝的这8种行为家长如何去搞定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
三岁看大把握两到三岁宝宝的育儿
躺在床上就可以和娃High翻天
孩子对色彩的选择会显现性格
德国家庭的好习惯和好品质(永久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了
玩具≠快乐培养正确育儿观
孩子偶遇电视亲热镜头你会怎样做
学习钢琴可开发智力培养耐力
1-2岁宝宝们的感官训练营!
育儿大事别只让妈妈唱独角戏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法
培养完美宝宝的七种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