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子

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子

2018-01-16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几乎每天都包围在孩子提要求的声音里:

“让我再看一个小时电视吧”

“我要吃冰激凌”

“我就要现在出去玩嘛”

类似这样“得寸进尺”,“无穷无尽”的要求常常让很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你满足一个,后面又会有好几个等着你。

然而现实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满足孩子各种要求。

不以为然型

如今家庭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只有宝贝一两个,父母乐意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觉得不能亏着孩子,孩子开心当父母的也看着高兴。

甚至还有一些条件跟不上的家庭,哪怕倾其所有也愿意满足孩子,博孩子欢心。正如前段时间引发广泛讨论的“全民富二代”的病态现象。

心理补偿型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或是与孩子聚少离多,对孩子照料不足,心中有愧疚、亏欠感,便以物质满足孩子的方式,作为对孩子的“补偿”,得到内心的宽慰。

手足无措型

一些父母缺少经验,没有自己的教育原则,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不知道哪些可以满足,哪些是要拒绝,哪些可以延迟满足,就干脆都满足。

 

其实,不分时间,不顾孩子的长远发展,一味全盘满足孩子要求,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孩子会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贪心、自私,生活、学习习惯差、缺乏自律能力,最终表现为情商能力不足。

变形记里某一期的主人公,跟爸爸关系很差。一天晚上打电话让爸爸给他买最新的iphone回来,并声称“不买回来就死外面”,由于时间太晚爸爸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买回来,结果一回家就被这个儿子拳打脚踢,满嘴脏话。

还有社会上的啃老族现象,大学生毕业了还不愿意工作,依然索求无度,让父母供养着自己。

这些让人痛心疾首的例子,无不体现着毫无原则满足孩子要求对孩子身心的毒害。

想要孩子获得长久的幸福,父母就要对孩子的欲望有所节制。

1.尊重孩子,凡事平等交流

不要一味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孩子的某些要求或许不合时宜、或许有点过多、也有违反家中规矩的,但是是可以理解的,想多吃点冷饮,多看会电视,偶尔想偷个懒,都是人之常情,大人也有想放纵的时候。

关键在于父母的态度,不要像针尖对麦芒似地严辞拒绝,或是狠狠教训一顿,孩子感觉自己得不到理解,对这种拒绝方式十分不满,就喜欢用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且孩子下一次根本不敢来征求父母的意见,需求被压抑,或是偷偷去做根本不让父母知道。

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这些需要,并采用温和的态度与他商量。孩子其实并不贪婪,很好协商,并且能够体谅别人。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心理需求被认同,哪怕被拒绝了,也是感觉舒服的,并且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结果。

2.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成语“欲壑难平”,说的是如果纵容欲望,欲望将是无止境的。

无节制的孩子,吃喝玩乐只要说一声,随时都可以得到,没有计划性,也不需要为此付出努力,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提的要求只会越来越多

既不会因为得到而珍惜,更不会因此而感恩。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要选择性满足,对于不恰当的要求坚定拒绝。不要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或是撒娇卖萌而轻易妥协。

有原则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懂得控制欲望的自律型孩子。

拒绝的方式很重要,态度温和而坚定,在尊重孩子、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拒绝孩子,更利于孩子接受,以后想提出什么要求时,敢于并乐于征询父母的意见,积极与父母商量。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3.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美国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通过跟踪这些孩子整整20年,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能够克制欲望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那些受不了糖果诱惑的的学生好很多;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人没有耐心不仅事业上难以成功,就是平时处理日常生活也会出现许多问题。由此可见,具备忍耐力,能够等待,可以帮助人们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成功。

家长要让孩子在期待中实现愿望,学会在等待中体验这既煎熬又幸福的过程。

比如孩子爱看电视,不要让孩子一直看好几个小时,而是规定每天只能看两集动画,让孩子期待每天的动画片时间;比如孩子喜欢吃冰淇淋,不要无限量供应,每天给孩子一支到两支,让他对美味有所期盼。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学会面对诱惑,有自控力。

4.教孩子学会感恩

普通条件的家庭里,父母越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越容易没出息,觉得啃老是理所当然,也越是虚荣自私。这些隐患多数都是家里从小就埋下的。

不少父母不遗余力地爱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给孩子他们能给的一切,但他们的付出不仅没有换来孩子的满心感激,孩子还总觉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

学会感恩,孩子才能明确责任与担当,体味真情、感受幸福。

家长要引导孩子参与到感恩的行动中来,从最基本的待人接物中互道感谢,到帮妈妈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帮爸爸捶捶肩膀,日常的小事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此外,一个人是否有感恩之心,与他所处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也要做好榜样,尊老敬老,善待身边的人和事,对生活、对亲人朋友常怀感恩之心。

中国有句古话说“惯子如杀子”,当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想事无巨细都帮孩子承担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给他们的成长制造阻碍,忽视了他成长所需要的磨练和对欲望的选择、克制。

一个不曾被拒绝的孩子长大后是经不住挫折考验的,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学会理智满足、适当拒绝,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子”还看
莫把母子之爱变成伤害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怎样让你的孩子自信?
父母虚夸让BB陷入困惑之中
关爱来自“外星球”的孩子
猜你喜欢
如何让宝宝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如何对待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教育娃娃离不开一个“早”字
父母要适时给宝宝合适的书
宝宝一岁了,该教些什么?
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如何选择幼儿园的兴趣班?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于按摩
儿童心理健康的5个主要标志
宝宝变聪明爸爸该做那些事?
从体验中培养宝宝的感知力
雨中游戏让孩子体会更多
学说话,爸妈不要帮倒忙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的依恋
兵法七情感宣泄
信?一岁多女孩会背诗说英文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激活孩子的语言能力
建立良好的就寝流程
五大窍门让孩子拥有良好心态
兵法三声东击西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13种游戏激发2岁以上幼儿想象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兵法四情绪转移
善解人意人生成功的秘密武器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听打击乐有助宝宝智力发育
透视宝宝的“七情六欲”
宝宝“3分钟热度”其实非坏事
宝宝8大行为分清情况再制止
10种“默爱”让宝宝加倍幸福
解析宝宝的“恋物”情结
培养幽默感从一岁开始
兵法一欲擒故纵
好妈妈如何维护宝宝的自尊心
早教盛行,取决于父母的意识
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吗
宝宝为何“爱上”了看广告?
过早智力开发能提高孩子智商吗
BB语言发展家长能做15件事
妈妈如何提升宝宝人际智能
孩子睡眠发展的里程碑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满足孩子的感官需求
正确分析和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