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2018-01-16

兹维卡(舞动导师),当年他大孙子5岁,他买了昂贵的音乐会门票。进场时孙子说:“爷爷我害怕。”兹维卡说:“哦,我看到你很害怕。那我们离开吧。”然后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并给孙子买了最喜欢的玩具皮球,说:“你能勇敢表达自己,我为你高兴。”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1

需要守规矩时,怎么请孩子配合

一个妈妈要去图书馆,之前跟女儿商量,图书馆这个地方,所有人都不能说话,如果有需要,趴在妈妈耳朵边轻轻告诉妈妈,这样你愿意去吗?女儿说愿意。

图书馆里,女儿悄悄告诉妈妈,要上厕所。妈妈带女儿到厕所,对女儿说,宝贝儿这么久都没说话,也不能跑动,忍得挺辛苦的吧。现在有什么话都可以大声说出来哦。

我的一个来访者,带3岁孩子去电影院,去之前跟孩子说,电影院是所有人一起看电影的地方,大家都不能说话,你觉得可以吗?孩子表示想去。

进电影院大门之前,妈妈说:如果进去以后觉得不可以,就拽一拽妈妈,妈妈带你出来。看了一会电影,孩子有些害怕,妈妈就抱着孩子出来,坐在电影院门外耐心的安抚。

这些妈妈,不会说教孩子、管控孩子,只是单纯的告诉孩子一个地方的规则,跟孩子商量,并且随时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是真正的有教养的父母。

而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动不动就各种场合犯“熊”。

飞机上的两个妈妈

飞机上遇到一个妈妈和双胞胎儿子,随行3个保姆。我问她,你平时都是带3个保姆出门吗?她说平时带4个,1个孩子2个保姆。我问为啥,她说,保姆如果累了态度就会不好,不能够及时回应孩子,所以要有个保姆轮换休息。

她说,养孩子我就知道一点,充分满足孩子,要啥给啥,及时给,所以孩子总是很满足,极少哭闹打架,特别好商量。他的两个儿子确实人格很稳定,困了就睡,醒了要啥就清楚的表达,整个旅程没有干扰到别人。

这一行人是刚从迪拜玩回国,女人漂亮、有力量。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她从未学过心理学但育儿理念跟心理学一致:及时回应,充分满足。

我猜是从小富养出来的自然结果。富养是父母愿意及时回应,能满足时痛快满足,不能满足诚实予告的心态。所以,穷人、富人都可以富养孩子。

飞机上一个妈妈特别“懂礼貌”,不停的轻声跟孩子说话:飞机上要注意安静,不要打扰到别人知道吗?你要吃这个东西是吗?妈妈给你剥开,这样吃。你要喝这个是吗,拿好别掉了。你要什么你要跟妈妈说,嘘,安静!你看别的的叔叔阿姨需要休息。你看空姐都很忙我们不要给人家添麻烦……一刻不停歇的跟孩子说话。

同时也跟空姐多次礼貌致歉:不好意思麻烦到你了,不好意思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好意思,孩子不知道为啥这样尖叫……

她是真的不知道,为啥她的孩子无法安静下来,总是不能专注,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

孩子为什么尖叫呢

孩子哭闹、尖叫(排除生理原因)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不满足,要么是被侵扰。

①不满足:比如想要亲密陪伴,没得到满足;当下想要探索体验某个事物,被制止。比如想要吃零食,被限制。

当下的不满足带来大哭大闹,必然有长期不满足做基础。大部分时候被痛快满足的孩子,遇到某些不能满足的情况,孩子会很通情达理好商量,不会哭闹死缠。

②被侵扰: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不请自来教育孩子该怎样,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事情、做决定。

孩子无法专注在自己的空间里不被打扰,所以很容易尖叫、暴怒、焦虑不安,无法专注。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那么他至少有一个抚养者,很喜欢唠叨说教,经常没完没了的说教孩子。无论他说的内容多么正确,语气多么温和。

说教是家长把自己的焦虑不安扔给孩子的方式,孩子被家长的焦虑如潮水般包围,肯定感觉要疯,所以尖叫自保。经常满足带来快乐,人性就这么简单。

也有微博网友说:纯粹是胡说八道。我小时候就是要啥给啥,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性格不独立,懒,什么都靠着家里,任性。我周围的有的富二代,饭都要妈妈递过来,书读不好,爱好就是打游戏,赌博。我看的太多了,溺爱是最差的教育方法。养大的孩子都不成器。

几乎每个爱无能的父母,都会说,我就是太溺爱孩子了。没想到,还真有孩子信……

 

幸福的孩子,不会随便“熊”

养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在孩子开心的玩着食物,手舞足蹈时,你看见了他,你被他的喜悦和临在感染,你们相视一笑,就是幸福链接的时刻。妈妈的生命,被这样扩展和滋养了。

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孩子的幸福在于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时,他被妈妈看见了!妈妈感受到他的开心,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确认。

养孩子的辛苦在哪里?在于孩子专注玩食物时,妈妈对孩子当下的感受视而不见。妈妈睁着眼,却是全盲,焦虑的活在头脑想象的世界里,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他怎么没把勺子挖出食物放进嘴里,他今天才吃了一个蛋怎么就不吃了,他总是这么玩,不成规矩,会营养不良的,我该怎么训练纠正他的不良习惯…这样养孩子,真是一场酷刑。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

当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被父母看见,被父母重视,这个孩子天然的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尊重规则同时温暖流动不僵硬,情商特别高。

而总是被说教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场合会控制不住的“人来疯”,侵扰别人。当孩子确认爸妈愿意回应他、保护他,愿意呵护他的感受,孩子遭受侵害才会勇敢告诉爸妈。否则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吓住了。

假如,被针扎的孩子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父母却只是嫌他的哭闹烦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与““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做个“慢半拍”的家长也是一种智
物质不能代替爱,用心爱孩子
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培养女孩的好奇心很重要
适合0-6宝宝玩的纸类游戏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如何与胎宝宝对话准爸爸学起来
针线小制作能提高女孩的动手能力
虎妈当道,不如学做一个会示弱的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4岁前的孩子请不要对他说反话!
怎么培养女孩更果断?
让女孩用爱去感受世界
宝宝爱涂鸦整洁父母先别着急
这些色彩小游戏让宝宝更聪明
幼儿入学用品清单妈妈备起来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胎教的方法与技巧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准爸爸胎教三大法比妈妈更有效!
培养女孩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有时候,为了爱,你必须做个“狠
走进宝宝神奇的游戏世界
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
怎么养育女孩?
选宝宝玩具避开这些“隐形杀手”
让转换心情孩子写作业再也不用妈
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
女儿在爸爸车上画画,网友直呼太
10个妙招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怎么培养女孩的语言天赋?
4个胎教基本原则准妈遵守了没
别让手机“玩坏”了你的宝宝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给孩子正确传达性教育知识,这些
最实用的亲子性教育问答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怎么引导男孩正确地和异性交往
宝宝爱尖叫游戏帮他“消音”
做宝宝的知心人,这才是父母最正
又是一年入园季,入园焦虑怎么破
尊重孩子的物权,接纳孩子的“自
不同时期应给宝宝不同的声音刺激
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四句话可能会影
怎么培养男孩子的性别意识
带孩子坐车出行时,这些安全情况
教子三十六计培养优秀好孩子
宝宝最益智的十种球类游戏
最好玩又益智的玩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