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2018-01-16

兹维卡(舞动导师),当年他大孙子5岁,他买了昂贵的音乐会门票。进场时孙子说:“爷爷我害怕。”兹维卡说:“哦,我看到你很害怕。那我们离开吧。”然后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并给孙子买了最喜欢的玩具皮球,说:“你能勇敢表达自己,我为你高兴。”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1

需要守规矩时,怎么请孩子配合

一个妈妈要去图书馆,之前跟女儿商量,图书馆这个地方,所有人都不能说话,如果有需要,趴在妈妈耳朵边轻轻告诉妈妈,这样你愿意去吗?女儿说愿意。

图书馆里,女儿悄悄告诉妈妈,要上厕所。妈妈带女儿到厕所,对女儿说,宝贝儿这么久都没说话,也不能跑动,忍得挺辛苦的吧。现在有什么话都可以大声说出来哦。

我的一个来访者,带3岁孩子去电影院,去之前跟孩子说,电影院是所有人一起看电影的地方,大家都不能说话,你觉得可以吗?孩子表示想去。

进电影院大门之前,妈妈说:如果进去以后觉得不可以,就拽一拽妈妈,妈妈带你出来。看了一会电影,孩子有些害怕,妈妈就抱着孩子出来,坐在电影院门外耐心的安抚。

这些妈妈,不会说教孩子、管控孩子,只是单纯的告诉孩子一个地方的规则,跟孩子商量,并且随时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是真正的有教养的父母。

而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动不动就各种场合犯“熊”。

飞机上的两个妈妈

飞机上遇到一个妈妈和双胞胎儿子,随行3个保姆。我问她,你平时都是带3个保姆出门吗?她说平时带4个,1个孩子2个保姆。我问为啥,她说,保姆如果累了态度就会不好,不能够及时回应孩子,所以要有个保姆轮换休息。

她说,养孩子我就知道一点,充分满足孩子,要啥给啥,及时给,所以孩子总是很满足,极少哭闹打架,特别好商量。他的两个儿子确实人格很稳定,困了就睡,醒了要啥就清楚的表达,整个旅程没有干扰到别人。

这一行人是刚从迪拜玩回国,女人漂亮、有力量。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她从未学过心理学但育儿理念跟心理学一致:及时回应,充分满足。

我猜是从小富养出来的自然结果。富养是父母愿意及时回应,能满足时痛快满足,不能满足诚实予告的心态。所以,穷人、富人都可以富养孩子。

飞机上一个妈妈特别“懂礼貌”,不停的轻声跟孩子说话:飞机上要注意安静,不要打扰到别人知道吗?你要吃这个东西是吗?妈妈给你剥开,这样吃。你要喝这个是吗,拿好别掉了。你要什么你要跟妈妈说,嘘,安静!你看别的的叔叔阿姨需要休息。你看空姐都很忙我们不要给人家添麻烦……一刻不停歇的跟孩子说话。

同时也跟空姐多次礼貌致歉:不好意思麻烦到你了,不好意思孩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好意思,孩子不知道为啥这样尖叫……

她是真的不知道,为啥她的孩子无法安静下来,总是不能专注,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

孩子为什么尖叫呢

孩子哭闹、尖叫(排除生理原因)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不满足,要么是被侵扰。

①不满足:比如想要亲密陪伴,没得到满足;当下想要探索体验某个事物,被制止。比如想要吃零食,被限制。

当下的不满足带来大哭大闹,必然有长期不满足做基础。大部分时候被痛快满足的孩子,遇到某些不能满足的情况,孩子会很通情达理好商量,不会哭闹死缠。

②被侵扰: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不请自来教育孩子该怎样,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事情、做决定。

孩子无法专注在自己的空间里不被打扰,所以很容易尖叫、暴怒、焦虑不安,无法专注。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那么他至少有一个抚养者,很喜欢唠叨说教,经常没完没了的说教孩子。无论他说的内容多么正确,语气多么温和。

说教是家长把自己的焦虑不安扔给孩子的方式,孩子被家长的焦虑如潮水般包围,肯定感觉要疯,所以尖叫自保。经常满足带来快乐,人性就这么简单。

也有微博网友说:纯粹是胡说八道。我小时候就是要啥给啥,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性格不独立,懒,什么都靠着家里,任性。我周围的有的富二代,饭都要妈妈递过来,书读不好,爱好就是打游戏,赌博。我看的太多了,溺爱是最差的教育方法。养大的孩子都不成器。

几乎每个爱无能的父母,都会说,我就是太溺爱孩子了。没想到,还真有孩子信……

 

幸福的孩子,不会随便“熊”

养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在孩子开心的玩着食物,手舞足蹈时,你看见了他,你被他的喜悦和临在感染,你们相视一笑,就是幸福链接的时刻。妈妈的生命,被这样扩展和滋养了。

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孩子的幸福在于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时,他被妈妈看见了!妈妈感受到他的开心,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确认。

养孩子的辛苦在哪里?在于孩子专注玩食物时,妈妈对孩子当下的感受视而不见。妈妈睁着眼,却是全盲,焦虑的活在头脑想象的世界里,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他怎么没把勺子挖出食物放进嘴里,他今天才吃了一个蛋怎么就不吃了,他总是这么玩,不成规矩,会营养不良的,我该怎么训练纠正他的不良习惯…这样养孩子,真是一场酷刑。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

当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被父母看见,被父母重视,这个孩子天然的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尊重规则同时温暖流动不僵硬,情商特别高。

而总是被说教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场合会控制不住的“人来疯”,侵扰别人。当孩子确认爸妈愿意回应他、保护他,愿意呵护他的感受,孩子遭受侵害才会勇敢告诉爸妈。否则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吓住了。

假如,被针扎的孩子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父母却只是嫌他的哭闹烦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还看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猜你喜欢
史上最全3-6岁宝宝智力开发最
育儿新知:总穿粉衣裳小心女宝得
2-5岁宝宝怎样接触音乐?
剧说:酷爸俏妈——走进孩子的朋
有效亲子阅读选对方法很重要
亲子教育爸爸必不可少
孩子有不合理请求怎么办
这些事情比给孩子拍照更重要
孕妈妈这样缓解坏情绪
最好的早教就是和宝宝一起玩耍
胎教,该做和不该做的那些事
儿童健身乐趣大于锻炼
幼儿读物推荐
孕期瑜伽让更好的自己来迎接宝宝
别摧毁孩子的自尊而不自知
和孩子一起约会在春天里
母亲节让孩子学会感恩
100条经典儿童谜语,值得收藏
孕妈妈要谨防“花”心哦!
如何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宝宝尽情爬——安然度过运动敏感
宝宝学钢琴前先让他玩起来
孩子学钢琴的注意事项
孕妇必须知道的胎教那点事儿
宝宝学儿歌你真的懂了吗?
保定小女孩被拐如何防止孩子走失
让宝宝吃饭不再难的必杀技
体重也能影响智商?
让老人带孩子的爸妈一定要看
假期后不愿上幼儿园6招新技能g
自信宝宝养成记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小妙招
创意小绵羊冬季动起来
挑选玩具别超前合适就好
孩子为什么记忆力差了解原因再有
孩子几岁上才艺班最合适
孩子的七种教育你给了吗?
让宝宝顺利穿衣指南
1-2岁宝宝越玩越聪明的游戏
有效缓解孕吐的方法
别让坏习惯影响孩子长高
通过涂色来培养宝宝的美感
美术教育:孩子有"画不像"的自
3-6岁别耽误了宝宝的性别教育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游戏
宝宝依恋物的那点事儿
别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伤害
有些睡前故事不利孩子入睡
宝宝学习绘画好处多多
教你培养春节礼貌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