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件宝宝不宜过早学习的事情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6件宝宝不宜过早学习的事情

6件宝宝不宜过早学习的事情

2015-07-0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学习锻炼各种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有些事对于孩子来说不宜太早做,在适合的年龄做利于孩子身体发育的事才是正确的。

一、学走路

正常时间:1岁左右

过早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

婴儿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过早让宝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胖孩子更不要过早学走路。

2、影响孩子学习爬行

我们都知道爬行练习对孩子的发育有非常多的好处,如果让孩子过早学走路,孩子就不愿意爬行而选择走路,这样就错失了宝贝爬行练习的黄金时期。

二、学单排轮滑

正常时间:7岁以后才适合学单排轮滑

过早的危害:

1、腿部易导致变形

由于单排轮滑需要将双腿向外侧撇,7岁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导致X形腿;7岁前可以学双排轮滑。

2、容易受伤

玩轮滑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一旦用力不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慎玩轮滑,要有专业人士指导,且不适宜长时间玩轮滑。

三、如厕

正常时间:1岁半到3岁之间

过早的危害:

孩子在两岁左右,膀胱功能发育逐渐完善,神经系统渐渐能够控制大肠、膀胱和肛门组织,这时他才能明白想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才可能会提前告诉家长。因此,大小便训练最好从这时开始。很少有未满18个月大的宝宝神经和肌肉发育程度能达到进行如厕训练的程度,太早训练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相反,如果在孩子还没有做好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准备就进行如厕训练,只会让他感觉有压力并引发他的反抗心理,进而导致其拒绝使用坐便器,甚至长期受便秘以及焦虑等问题的困扰。所以,一般幼儿的如厕训练应在18-36个月期间进行为好。

四、骑脚踏车

正常时间:5~6岁开始

过早的危害:

幼儿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骑儿童车时,下肢要费很大的力。如果腿长时间处于肌肉紧张状态,同时也让下肢的骨骼长时间受力,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不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三轮车,两个脚踏间的距离变宽,而座位距脚蹬间的距离又过长,有的车不能调整这一距离。这样,当幼儿骑起来时,脚及下肢非常用力,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两膝内侧突出膨大,两下肢过度向外展开,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内八字脚。

五、绘画

正常时间:孩子1岁半以后才开始画连续的圈,两岁半前圆圈封口。而8-9岁以后,就可以进行绘画技巧学习

过早的危害:

孩子画圆其实是涂鸦的一种,这是孩子的自发行为。不要提前教孩子画圆以及其它图形,否则很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创作热情以及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到9岁左右,进入“视觉写实主义”阶段,这个时候孩子观察事物的视角与成人接近,此时学习绘画技巧比较适宜。9岁前,尤其是6岁以前,孩子处于“感觉写实主义”阶段,此时画的是心中所想。孩子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心中的感受和发现。如果过早教授孩子学习成人的绘画技巧,可能会阻碍孩子创作的热情,也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六、学钢琴

正常时间:学龄(6岁以后)

过早的危害:

1、不利于孩子手部的发育

学前儿童由于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练习钢琴,不利于手的发育。

2、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

学龄前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意志力等方面都较6岁后的孩子弱些,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对大多数的幼儿来说,会是一种比较大的挑战,挫败感可能远远高于成就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6件宝宝不宜过早学习的事情”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6件宝宝不宜过早学习的事情”还看
几大妙招教孩子克服怕黑
如何快速鉴别多动与多动症
从认知学角度来八一八要不要带宝
宝宝多大可以看电影?
早教的噱头你中招了没?
猜你喜欢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依恋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亲子互动开心游玩小宝典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头等大事:请个好保姆
法国妈妈如何让BB安睡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儿童教育怎样去规划和规定
学会巧妙调教省去早教费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平等沟通:现代家教之本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关爱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纪实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传奇?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宝宝节后怎样恢复精神状态
"另类虎妈"造就华裔"神童"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表扬BB需掌握四大技巧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教育孩子要避免的7个禁语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爸爸独特的6个育儿妙招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