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玩的小游戏,想不到好处这么多_游戏玩具-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游戏玩具 >宝宝常玩的小游戏,想不到好处这么多

宝宝常玩的小游戏,想不到好处这么多

2017-12-06

真的,再忙也要玩,否则孩子太吃亏。

一位爸爸外出回到家,发现自己4岁的儿子在跟邻居家小女孩玩过家家游戏。儿子扮演的是一位妈妈,不仅温柔地抱着“宝宝”(一只玩具小熊)哄睡,还给宝宝哺乳。爸爸不高兴了,批评了儿子,还批评了让儿子玩过家家的妻子,说还不如让儿子玩玩具,他认为过家家是女孩儿的游戏。

这位爸爸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孩子玩过家家还不如玩玩具,二是玩过家家是女孩儿的游戏。

玩过家家,是孩子心智成长的表现

过家家行为,大多数发生在2-6岁孩子身上,尤其是4-6岁孩子身上,属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合作游戏阶段。

不仅反应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是儿童认知发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表现。

合作游戏对孩子意义重大,不仅要求孩子有言语沟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需要和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还需要具备社交技能。

不少人认为,过家家仅仅指的是孩子扮演家庭成员,其实过家家可以是其他的角色扮演游戏,也常常称为“假装游戏”,比如扮演厨师与客人、医生与病人、售货员与顾客、学生与老师……

心理学家对儿童“过家家”的研究

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发现,过家家游戏能促进孩子下面三方面能力的发展:

1.想象力

年幼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局限,做出大人或其他角色的游戏可不容易,所以常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比如把玩具熊当成“哇哇”大哭的宝宝、把手里的汤勺当成听诊器……维果茨基认为,那些在玩过家家游戏中,想象力越丰富、扮演得越活灵活现的孩子,常常能预测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为想象力,常常跟智力是等同的,并且儿童时期的想象力练习也会促进智力的成长。

2.自控力

维果茨基认为,过家家属于限制性的游戏。特定的角色扮演,常常要求孩子需要做出角色特定的行为,所以自控力在这些小细节中便培养了起来。所以爱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他们的控制冲动的能力常常会发展得比较好,没有自控力会玩不下去,别的小朋友也不爱跟“随便来”、不守规矩的孩子玩过家家。

3.执行能力

测试:常玩过家家vs不常玩过家家孩子

研究者曾经让一些喜爱玩过家家和鲜少或从不玩过家家的孩子进行一项“执行能力”的测试,发现爱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他们的得分会比较高,高出的比例达到了30%-100%。

儿童心理学家JoannaJCemore和JoanEHerwig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经常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未来即时执行能力和延期满足的能力也会更强。

有一位妈妈最近跟我分享过类似的心得。

她发现自己小时候没什么玩具,几个孩子呆一起就是喜欢玩过家家。幼年时期,常常为了得到大人奖励一块糖,不仅要先拖地、还要洗碗洗衣服之后才能得到,现在自己的儿子,凡是不能及时得到的,便要发脾气或哭闹。她发现现在身边很多小朋友都有这个现象,自控力和延期满足能力都不行。过家家是以前孩子们必玩的游戏,现在的孩子们玩得少了。

当然,影响一个孩子的自控力和执行力的原因很多,玩过家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玩比不玩好,常玩比少玩好。

宝宝常玩的小游戏,想不到好处这么多2

该阻止性别角色错位的过家家游戏吗?

像上文的爸爸,他对儿子扮演哺乳的妈妈相当反感。也有不少父母常常担心性别角色错位会影响孩子的性取向。这是武断的看法。我在小时候也常玩过家家,小伙伴们的各种角色轮流着扮演,一个小女娃今天扮演照顾孩子的妈妈、明天扮演外出工作的爸爸、后天可能便是扮演爱玩的宝宝……大家并未觉得自己是男生就一定要扮演爸爸,因为好玩,所有角色都想试试。

很多如今已为人父的男生小时候在游戏中扮演过护士、妈妈、外婆等女性角色,也有已为人母的女生小时候在游戏中扮演过长胡子的老师、爸爸等男性角色,所以爸妈们不用过于紧张。

事实上,美国遗传学家MichaelBailey认为,性向与后天选择没有任何关系,有证据证明性向受基因控制。童年时即使男孩儿扮演哺乳的妈妈,也不影响他们成年后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过家家游戏中性别角色错位,还能培养孩子更多的同理心。

父母该有意地让孩子玩过家家游戏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玩伴玩耍,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只要孩子有兴趣便可以玩。孩子们常常能从中得到不少快乐。

一位妈妈说,有一天晚上她跟女儿玩打针的角色扮演游戏,妈妈扮演一位肚子疼的病人。当她扮演病人痛得不够逼真时,女儿不高兴了,痛得滚地的场景重复扮演了4次,女儿才满意地“接见”了她这位病人。不过,她因为女儿的执着和认真很欣慰,母女俩也从玩耍中得到了不少快乐。那段时间她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玩,足足持续了半个月。有时候女儿扮演病人。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依赖于兴趣与活动,而不是兴趣与活动依赖于思维。过家家是孩子们在恰好的年龄恰好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兴趣和行为。

所以,从没玩过家家的孩子,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吃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常玩的小游戏,想不到好处这么多”相关文章
学会这样玩的孩子,情商都很高
3款小游戏,提高宝宝追视能力
适合0~2岁孩子的亲子游戏
玩具“奥斯卡”单品:银辉“变色
9种小游戏,宝宝越玩越聪明
看过“宝宝常玩的小游戏,想不到好处这么多”还看
20个陪孩子过暑期点子
奥运项目宝宝几岁参好?
改善幼儿饮食问题
修杰楷父女:高颜值
玩具≠快乐培养正确育儿观
猜你喜欢
教育指导:四岁,正式开始英语启
教育指导: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素养
教育指导:体验成功可增强孩子自
教育指导:什么才是最适合宝宝的
教育指导:宝宝早期教育究竟学什
教育指导:教你怎么带孩子及早教
教育指导:各国对学龄前儿童进行
教育指导:学龄前儿童数学教育
教育指导:切勿错过孩子大脑的成
教育指导:如何对婴儿进行早期教
教育指导:孩子学习有困难怎么办
教育指导: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
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
教育指导:婴幼儿早期教育
教育指导:你的BB是天才吗?
教育指导: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吓
教育指导:早期教育怎么教
教育指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
教育指导: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更
教育指导: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
教育指导: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
教育指导: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
教育指导:宝宝交朋友的3大秘诀
教育指导:学龄前儿童不宜玩的游
教育指导:“书籍”是孩子的最佳
教育指导:7大早教法让宝宝高人
教育指导:破坏掉孩子专注力的五
教育指导: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好处
教育指导:幼儿早期行为规范的引
教育指导:3岁宝宝叛逆怎么办?
教育指导:错过早期教育,也能诱
教育指导: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
教育指导:早期教育须注意四个误
教育指导:游戏是一种认知和学习
教育指导:儿童学习游泳的好处
教育指导:学前教育的最大误解
教育指导:正确认识早期教育
教育指导:让宝宝走出过分依赖的
教育指导:做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教育指导:婴儿爬行运动处方
教育指导:幼儿早期教育方法上的
教育指导:纠正孩子的错误习惯?
教育指导: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学校
教育指导:千万别给孩子贴标签
教育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的六
教育指导:过度学习可能使孩子厌
教育指导:0-3岁早期教育
教育指导:如何拓展宝宝的社交能
教育指导:“生活式早教”
教育指导:西方家庭教育中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