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

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

2017-11-13

有教育专家说过这么一句话:

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

尽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

但是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来看看我们平时都是怎么陪伴孩子的呢?

带孩子去游乐场所,让孩子自己去玩,

自己找朋友玩,或和自己玩,

而父母盯着手机专心致致,

一副全然忘了孩子的样子。

参加某些亲子活动,

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

或让孩子独自研究什么新奇小项目,

而父母则忙于接电话,

安排工作什么的,忙得让孩子不敢打扰。

在孩子的纠缠恳求下,

终于答应陪着看部动画片,

孩子兴奋又开心,但看不到十分钟,

父母要么不耐烦,要么玩手机,

甚至有一些爸爸还在孩子身旁睡着了;

睡前,孩子一再要求父母讲个故事,

父母会大吼埋怨:都忙了一天,

哪有力气给你讲故事,赶紧睡觉去吧;

即使陪着孩子做作业,也是充满火药味……

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1

曾有位妈妈在微信向我诉苦,

她说她5岁的儿子很调皮,

爱耍赖,爱发脾气,霸道不讲道理,

比留守儿童问题都多。

但父母明明就陪在他身边,

从没离开他半步,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才五岁就拥有专属自己的ipad,

爷爷奶奶也当他是手心的宝,

疼得不要不要的,

他应该是个很幸福的孩子才对,

但为何孩子还这样让人头疼?

我问:“那你和孩子爸爸,

平时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呢?”

妈妈说:“小孩子啥也不懂,给他玩具,

给他好吃好喝好玩,有老人看着,

就可以啦,还要怎么相处呢?

我们要上班,回到家也挺累的,

孩子可以在父母身边玩,

他就应该心满意足了呀。”

我顿然明白她儿子为什么会如此了。

这孩子的坏脾气,

爱耍赖,霸道不讲道理,

都只是为了引起父母关注而已。

孩子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真正意义的陪伴,

所以孩子即使天天在父母身边,

但依然是孤独的。

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很多孩子看似笑靥如花,幸福快乐,

没有留守的伤痛,也没有物质的匮乏,

但却无比“孤独”,无比“焦躁”,

因为虽然父母在身边,

但依然缺陪伴,缺关注,缺爱。

我们的陪伴,仅是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满足了孩子的吃喝,

驱赶了孩子的黏扰及依赖。

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陪伴。

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

不是物质满足,更不是说教和监督。

陪伴是什么?

陪伴,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陪伴,是真诚的接纳和欣赏;

陪伴,是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陪伴,是建立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用心倾听孩子的快乐、悲伤、苦恼困惑……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

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但一定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认同。

所以,一个孩子,

不会在意自己的父母光芒有多耀眼,

赚钱有多少,

更多会在乎父母给了自己多少陪伴和快乐。

只会铭记:

父母送自己上学的那条平凡之路;

与父母旅途上所有的美景美食;

病痛时,父母在身边的点滴照顾;

开心时,父母在身旁的快乐同享;

成就时,父母因此露出的骄傲笑容。

这些,才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幸福。

失去这些幸福,

孩子更容易郁郁寡欢、自暴自弃,

以致人生留下缺憾无以弥补。

 

哈佛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建议,

在以下这些关键时间,父母应该放下手机,放下工作,跟孩子好好相处:

1.在去学校的路上

2.接孩子放学的时候

3.孩子从学校回到家的时候

4.当家长下班回到家时

5.晚饭时间

6.睡前时间

那么,要怎么陪伴?

1.不要指责和催促

有些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叨叨孩子衣服乱丢,

玩具乱扔,学习不积极。

也有父母总是很焦虑,

看不得孩子清闲一小会,

看了不到半小时的电视,就河东狮吼:

你怎么还不去学习啊。

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

把这些挑剔和责骂的时间,

用来和孩子轻松愉快地玩或交流,

或看电视或看书,

这样陪伴的时间不就有了吗?

2.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一些事情

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童年伙伴,

内心其实是有些孤独的。

所以,孩子真的很喜欢与父母一起,

无论做什么,只要和父母一起,

孩子就是快乐的。

建议父母可利用共处时间,

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

如共同阅读一本书,

烘焙食物,制作手工,画画,下厨等等,

尽管有时孩子会帮倒忙,

但孩子很享受这些亲子时光,不是吗?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相处时光,

一起学习人生道理,

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人际交往。

3.多些鼓励和耐心

现在社会压力大,

很多父母基本都是从周一忙到周五。

下班后或周末或假期,

是父母和孩子难得的亲子互动时间,

所以请把烦恼丢开,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笑容,

用心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

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

比如想去哪玩,想吃什么,想要看什么电视;

也让孩子帮忙做点家务,

这些无压力的相处,都会是不错的亲子互动。

4.真诚用心地倾听

很多孩子会利用晚上时间,

向父母诉说幼儿园或学校的新鲜事,

也会向父母提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

面对孩子求知的眼神,家长切忌敷衍,

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

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5.别忘了陪伴孩子看电视。

孩子独自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这是很多家庭常见的现象。

当父母闲下来,

别忘了陪伴孩子一起看看电视,

并适时引导孩子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

引导得当,将是孩子兴趣发展的关键,

比如《粉红猪小妹》,对孩子的成长,

是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而在看电视过程中及时给孩子解答某些疑问,

也会是孩子很好的记忆方式和教育方式。

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5

当我们的孩子长到10岁、15岁、18岁,

你会发现,他们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

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

不会时刻依在你怀里撒娇求抱抱;

不再“无理取闹”引你关注;

不再需要你讲故事陪他入眠;

不再需要你牵着他的小手送到学校……

你终会发现,在孩子身上,

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

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回来。

多花时间专注陪孩子吧,

再多的物质与金钱,

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

别再用工作忙当借口,

别再用金钱物质搪塞,别再看手机入迷……

孩子的成长,仅有一次,

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

请珍惜陪孩子成长的每一刻,

不要让“陪伴”两字,成了你日后的憾,

成了孩子长大后的伤。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你给孩子的陪伴,竟然90%都是“假的””还看
有意识打造宝宝的男子汉气概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家长选择早教班5注意
好品味是最好的家教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猜你喜欢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孩子“小气”怎么办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