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2017-11-08

很多时候,家长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食物当成育儿工具,控制、诱惑、处罚……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扭曲而不健康,对孩子影响深远。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能够与健康的食物做朋友,远离不健康的食物。可是,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长辈将食物作为工具的做法一不留神就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陷入误区里。

常见误区1:食物当奖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去吃XX。”

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说:“宝宝乖,我们就吃一个冰激凌。”“宝宝今天睡觉好,奖励一个棒棒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用来奖励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这些食物一般的特征是:高热量、没有太多营养、口感比较好,平时吃不到的。

这些食物由于平时稀缺,再加上积极的奖励,其实已经在宝宝的心理层面建立了关联——

他会觉得被奖励的食物是特别好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是父母无意中给宝宝造成了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关联。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1

常见误区2:食物当慰藉

“把这颗糖吃掉,会让你心情好一点。”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时,或者哭闹时,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来哄孩子,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人在心情不好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反应,本来就会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进一步强化,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恰当关联。

孩子上小学或者成人之后,可能会出现遇到挫折或压力通过吃不健康的东西来缓解压力。这种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时候不恰当的关联所引起的。

现在有很多人失恋了或者工作压力大时,就开始暴饮暴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压力,比如炸鸡、巧克力、热可可、蛋糕等。(原来院君的暴饮暴食是从小埋下的隐患……)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长大以后也会偏爱这种食物。哪怕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也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抚慰。

常见误区3:把食物变成愧疚

“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吃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

还有很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会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饭吃,不能浪费粮食,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有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分量确实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

现在都倡导吃到七分饱,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缺乏对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时候虽然已经饱了,但是如果不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觉吃饱了,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这一盘东西你必须得吃完!”

于是,我们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这也是造成一些饮食障碍的原因。

因此,从小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让孩子与食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非常重要。建立吃饭的控制感,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须得吃完。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放到碗里的东西必须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点,如果不够吃,可以多来几次,直到你自己觉得够了为止。”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2

常见误区4:食物当处罚

“把蔬菜都吃光,否则别玩游戏。”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把食物当做处罚。我们发现,把食物当作奖励时,奖励给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当作处罚时,处罚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奖励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激凌……

惩罚健康食物:胡萝卜、苹果、大白菜……

如此一来,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恶劣了。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强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里非常抵触。此时,跟食物相关联的是孩子的负面情绪。

基本上可以预料,如果以后没有人强迫,孩子是绝对不会吃曾经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为这个食物在他的心里已经象征着处罚与痛苦了。

甚至,他会将这种厌恶情绪泛化,如果一盘菜里有某种食物,或者像某种食物都会觉得厌恶,而且会非常敏感。

这其实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讨厌某种事物,这种厌恶的泛化比积极的泛化会更快,而且影响更大。

人有独特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能够把事物的概念、意义、功能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把健康食物与积极的情绪、情感、乃至积极的认同,转移到吃健康食物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希望能够培养宝宝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或者说希望宝宝能够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关联,而不是让不健康的食物与好的情绪情感关联,或者让健康的食物与不好的情绪情感关联。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还看
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学英语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猜你喜欢
了解孩子“交往”的规律
警惕早期阅读不宜字多图少
小宝贝每天应该睡多久?
让宝宝酣然入睡绝招大全
上班族父母应避开这些育儿误区!
家长必知:孩子最渴望的10件礼
妈妈们请管好自己的化妆品
警惕给宝宝买书大有学问
宝宝一天喝多少水
远离“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给宝宝补营养的10大误解
音乐开启宝宝的听觉艺术
争执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小小破坏王该任其捣乱吗?
家有淘小子家长别掉以轻心
宝宝智力开发不能过度
选什么曲子给孩子音乐浴
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孩子爱摔东西家长怎么教?
父亲全身湿透“为儿撑伞”父爱如
育儿易犯的17个错误
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
父母的裸体,孩子能看吗?
好奇就是兴趣吗?
纠正宝宝坏习惯的60秒法则
教育孩子以快乐为原则
宝宝防秋燥多吃哪些蔬菜?
用微笑化解孩子的小脾气
如何保持宝宝爱画画的兴趣
霍思燕晒爱子萌照嗯哼洗衣模样认
母亲仿效鹰爸逼儿子脱衣站军姿
别纵容孩子用奶瓶喝水
如何开发宝宝的音乐智能?
1岁以上宝宝仍吃手,6招解决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6大攻略
宝宝性别教育从什么开始
两岁宝宝最适合学画画
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与“好孩
别让“聪明”束缚了孩子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好方法改变宝宝吸吮手指习惯
宝贝涂鸦的教育建议
新生儿穿衣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家长八大不当行为快快NG!
国外怎样培养孩子吃苦能力?
音乐教育让宝宝更乖巧
父母杜绝7种行为育孝顺孩子
宝宝喝水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