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2017-11-02

上周五老家有事,我爸叫我弟请假回去。

中午时分,弟弟说车间主任不准假,今天晚班9点才能走,但那会已经没有回乡下的班车,但事出紧急必须回去,我弟就一句“请不到假”,一副无奈何。

后来不知怎么他按时回到家,原来是我爸电话给一个亲戚兼我弟同事,让他带着弟弟一起到车间主任那说明情况,最后得到假。

忍不住唠叨我爸,明明可以让弟弟自己想办法解决,他每次都大包大揽忙前忙后东奔西走,这样下去,弟弟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懂事?

应该让他自己想办法请假,我爸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他还小。

是,还小,30好几的人,没有一点独立办事能力,作为父母能操心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后如何办?

同样是请假,同样需要麻烦亲戚,完全可以由弟弟自己邀请他去说明情况,即便他想不出此方法,作为父母应该是教他方法,而不是代劳。

养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

但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却不这么认为,青春期不许早恋,上大学孩子想学文父母偏说理科好,进入社会孩子想做这个父母让做那个;

好不容易有个合适对象挑三拣四考察祖宗八代,子女成家后想何时来就随时登门介入子女家庭生活。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个弟弟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成熟没主见。

这里面有他自身的不足,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父母不懂得放手,永远把他拴在自己视线和能力范围之内,所以弟弟永远什么都做不好。

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1

父母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总认为对孩子的事包办和干预是因为他们“不懂事”“还小”,殊不知,这样下去即便年过三十也无法真正成熟,更别提顺利融入社会,挑起家庭重担。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把对孩子的爱藏在心底,放手,让他走,成长是孩子份内的事,让我们彼此相爱,又彼此独立。

有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她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儿子快40岁,独生子,大专毕业就没认真上班过,进厂嫌晚班累、当保安嫌工资低、跑出租嫌来钱慢,几年下来手上空空如也,赚的还不够自己花,怎么办?

只能吃住靠父母,很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就这样的情况,还将一辈子的积蓄全拿出来给儿子买一套两居室,帮他张罗对象,最终将媳妇娶进门。

原以为这下该安心过日子,谁知即便结婚生子他仍不长进,起初儿媳在超市上班,工资不高,勉强还能生活,时间久了也不愿出去上班。

老太太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给儿子家送饭,一来二去年纪越来越大,做饭送饭不知哪天是头,于是问我朋友,这样下去怎么办?

朋友也好奇,问老太太,如果不送饭,会怎么样?

老太太说,那他们会叫外卖吃快餐,糊弄一顿是一顿,但是这样没营养孩子可怎么办?

原来在儿子结婚之前,经常玩游戏废寝忘食,老太太就将饭菜送到房间电脑桌前。

这种奇怪的父母子女关系看似儿子没出息不争气,追根溯源,还是父母愿意让他“啃老”所致,啃到父母年迈不能动弹才惊觉再没资本和能力让孩子啃下去。真的是孩子不愿意独立吗?

不是。别说成年子女,哪怕蹒跚学步的孩子,套着学步带也会时时想挣脱父母怀抱。

这是一种本能,走向自主独立的本能,但父母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阻挠孩子想走远的心。

那些正在啃老的子女,与其说孩子不愿意“断奶”,不如说是父母一直没有主动剪断“脐带”。

父母不懂得放手和退出,只会加剧孩子自身能力的退化,让孩子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和实现自身价值。

父母的初衷是爱,而最后的结果是“害”。

你想让孩子避免走弯路,却不知这些你替他避开的弯路,会以另一种形式在未来的某一处等着他,那时只会比现在更艰难。

孩子已经长大,总要经历这个困难的过程,越早独立行走越容易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价值。

父母懂得得体退出永远不嫌晚,孩子已长大,世界在变化,只有走在路上,他才会明白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好比一棵树,想要长成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必须要有自己独享的土壤和空间。

父母这棵大树如果一直帮孩子遮风挡雨,小树虽然可以少受风霜雨雪,但一定会缺少阳光照耀,怎能长得结实挺壮。

父母不顾孩子感受执意照顾到底,说是爱,其实是“枷锁”。

看过一个访谈节目,金星问孟非,“假如你的女儿,谈了一个男朋友,你一点都不喜欢他,怎么办?”

孟非说:“少来往。”

他说的很淡定,他没有说会和女儿交流一下对方如何不好,他的态度是虽然不认可孩子的选择,但是尊重她的选择。

然后接下来的节目他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任何一个家庭,当父母之爱凌架于一切关系之上,这个家和孩子离完蛋不远了。

父母爱孩子,支配孩子,孩子想发展,因为角度不同,会让家庭关系失去平衡,总有一方会受到伤害。

父母之于孩子,界限感尤其重要,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懂得进退比满腔毫无克制的爱更重要。

希望所有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周密的照顾,与他同行,当孩子长大,放手分离,做一场智慧的远行,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看一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明白得体退出的父母,孩子更优秀”还看
姜片煮水给孩子泡脚治鼻塞
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
孩子感冒急需个性化护理
宝宝转奶的原则和方法
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
猜你喜欢
巧用老道理教出懂事宝宝
优秀宝宝应有的四心理基础
妈妈“懒”一点宝宝更独立
四招拓展孩子的词汇量
优秀宝宝需具备的四种能力
激发女宝宝潜能的6个方法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法
成长需要的几种“维生素”
聪明妈妈也会犯的3个错误
“不答应我就打你!”
激励孩子,怎样说才有效?
六种个性宝宝的教育经验谈
增进亲子关系的五关键时刻
父母最不该说的7句话
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
小测试,测测宝宝的虚荣心
教育孩子最易犯的七误区
懒妈妈带出聪明能干的宝宝
你的宝宝是“小气鬼”吗?
0-3岁宝宝的情商培养
亲子关系的五种类型
专家:要给孩子看得见的爱
莫唠叨男孩多倾听女孩
交往能力决定生存能力?
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好方法
父母4种风格决定孩子能力
宝宝黏人何时拒绝
四类型父母最受孩子喜欢
让孩子听话的九个秘诀
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五方法
和宝宝说话的四大技巧
博士妈妈的育女心经
希腊家庭育儿不宠溺(上)
培养宝宝勇敢品质的方法
教孩子不动怒的“三法宝”
三岁学外语宝宝有四大优势
最让孩子没安全感的4句话
教育孩子巧用“三心”
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几个技巧
聪明家长九招改善亲子关系
0-3岁是适应社会的关键期
为什么宝宝喜欢按按钮?
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
“好孩子”该怎样夸?
教养女孩的八点实用技巧
不要扼杀宝宝的“自恋”
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
男孩女孩都要“穷养”?
家长要常记孩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