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妈妈给自己放假,对家庭教育很重要
2017-10-24
一个完全把自己完全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妈妈尝试给自己放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手”、懂得适当“交棒”给爸爸。
每周六的上午,我带孩子去参加兴趣班,总会看见这样一位爸爸,这位爸爸独自坐在小小班(3-4岁)教室的门外。
要么把电脑放在腿上,忙一会自己的工作,要么带一本书来,一个人安静的看书。
每每儿子下课出来,他总是牵起儿子的手问:“一会你想去哪玩啊?我们去骑单车?滑轮?还是踢球?”
班上有个妈妈好奇,问他:“怎么总是见你一个人接送孩子啊,他妈妈呢?”
爸爸回答:“我们家有个传统,就是每周给孩子妈妈放一天假。她跟朋友去聚会,我带孩子出去玩。”
同班几个妈妈听完爆赞:“天啊,你这爸爸也太好了!觉悟太高了”,“瞧瞧,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爸爸”……
这位爸爸腼腆笑着答:“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好,但这确实是我们家自己长期的‘实战经验’得来的……如果家里有一个人长期为主带孩子,那么建议每周至少要给她们放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假。”
这个爸爸给我们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
孩子半岁那年,本来帮着一起照顾孩子的外婆,因老家有事不得不回去。
一时没有人可以再过来帮忙,养孩子的重任就瞬间落在妻子身上。
“她本来自己有工作,可为了孩子,就先辞了工作。
一开始还算好,可没多久我发现本来为人处世特温和、圆融、得体的一人,却也经常情绪失控、气急败坏。
好几次我下班回家,都明显感觉她在强忍着、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和烦躁。”
大概是因为这位爸爸家里没有老人帮忙,自己参与分担的家务事也多。
对于带孩子的繁琐和凌乱,他懂:
“我发现带孩子、尤其照顾小宝宝,真的特别琐碎具体。
你刚收拾好的房间,他转眼就能给你弄乱;
你试着跟他沟通,他完全不懂你在哪一国;
他只要醒着,就精力特别旺盛;
还特别不愿意自己玩,分分钟都要人陪着。
要是再遇上生病或者夜里不睡……
所以,真不奇怪我老婆原先那么好的脾气,那时也常常崩溃”。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位爸爸开始反思:
与其周末总是两个人一起带孩子,倒还不如自己多担当一些。把老婆解放出来,争取每周给她一天假。
“真的,长期带孩子的人神经崩得太紧了。
且一直处于高压、高强度、高焦虑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这位爸爸强调原因。
所以他励她一定要有休息,而且是“彻底的休息”。
“不是在家歇着、帮着看着,而是要‘抽离’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看场电影、换个心情……
毕竟她的心情好了,孩子才能真正得到快乐嘛。”
如今,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了,妈妈也重回职场了。
但家里却依然延续了这个“传统”。
“其实你看着她每周能有一天,从工作和家务中解脱出来,把自己打扮的神采奕奕的出门、再开开心的回来,作为丈夫也挺有成就感。”
这位爸爸继续说道:“况且,有时我遇到周末加班或者连续出差几天,都是他妈妈在后方全力担当和支持。”
懂得给妈妈适当放假的爸爸,不过是懂得:
妈妈的好心情,才能带出快乐的孩子,更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础;
爸爸主动关怀,也能得到更多体贴,更是一家人合力向上的关键。
美国知名作家琼·安德森也曾写过一本《好女人,翘家去》的书,倡议作为妈妈,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假期。
哪怕只是从小的片刻开始,也需要暂停工作和家务,真正留点时间给自己。
因为,天生的母性、社会的期待,很容易让新手妈妈在进入这个角色后,不自觉的陷入一种“无我”模式,对孩子投入过度的、无止尽的爱……
而这样无论对妈妈、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是一件太过恐怖的事情。
我想起我身边的一位宝妈,这位妈妈一直性格要强。
生了孩子后,为了努力平衡家庭和事业,她几乎是倾尽全力。
从生了女儿还在做月子起,就每天用小笔记本记录孩子的喝奶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孩子洗澡、听音乐、擦拭肚脐;而自己只是潦草的扒饭、冲澡、小睡一下。
产假结束后,她每天一下班又进入另一种“紧张状态”。
她坚持要求奶奶做育儿笔记,一下班就严格查看。之后自己继续按照日程表,不辞辛劳的给孩子讲故事、做辅食、上早教……
可据我所知,她五岁的女儿如今并不“领情”。经常在家大哭大闹、调皮叛逆。
还曾说“我最讨厌的是妈妈”。
为什么?
因为一个完全把自己完全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
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妈妈懂得给自己放假,爸爸懂得给妈妈放假。
其实就是希望她在工作和孩子之余,也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兴趣爱好;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聚焦于孩子,让孩子无辜承担着莫大压力。
一个好的妈妈,也永远是一个好的自己。
其实现在,妈妈们每年有一两次约上闺蜜的“翘家度假”,已成为一种既时尚、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好多朋友都有过这类的经历:
找一个忙里偷闲的周末,不带孩子、不带老公,穿上压箱底的大长裙和高跟鞋,去某个角落来一场致青春式的行走、嬉闹和夜聊……
摆脱固化的生活模式,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刷新和补给。
同时,也能让亲子关系在短暂分离中,既更加亲密又相互独立。
如今,大部分的传统家庭依然以妈妈带孩子为主。
而妈妈尝试给自己放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手”,懂得适当“交棒”给爸爸。
我朋友的一位姐姐,两个儿子的二胎妈妈,去年因为一次难得的晋升机会,不得已每周末需要抽身三小时,去参加一期职业培训。
爸爸和哥哥体恤妈妈这些年为家庭的付出,决定全力支持。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每周她缺席的那个下午,家中三个男人一台戏,且还上映的很精彩。
哥哥点菜、爸爸做饭;
哥哥读书、弟弟听书;
哥哥擦桌子、爸爸洗尿布;
弟弟玩玩具、哥哥总调度……
他们在分工和互动中,相互学着照顾、妥协、等待和理解。
其实,一段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伴侣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永远是个嘤嘤待哺的孩子;而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既有所成长又相互成就。
而每一次成长的惊喜,就藏在爸爸给妈妈的假期里。
上一篇:邓超:爸爸越有趣,孩子越幸福
下一篇:“平和教育法”淡定应对花式捣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