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快戒吼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快戒吼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快戒吼

2017-10-18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很多妈妈的耐心似乎也呈现负增长趋势,一言不合就吼吼,动不动就火冒三丈,似乎只有这样,事情才能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可结果却恰恰相反,越吼效果越差,孩子也越不明白事情到底错在哪里,于是陷入了吼吼管教模式的恶性循环。

可究竟为什么吼孩子?原因可能多种多样,而这篇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让我们窥探到情绪爆发时自我的内心世界,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希望控制不住情绪的爸爸妈妈,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前几天,我带橙子上课外班。

课前老师点名,点到橙子时,老师的发音有点不太准,橙子没反应过来是在叫自己。老师又叫了一遍,橙子犹犹豫豫的,答应的声音很小。老师没听见,以为这个学生没来。

我正好做在橙子后面,拍拍他,让他赶紧举手告诉老师他来了。

直到老师点完名开始上课,橙子的手都没举起来。

我心里有些急,有些气,想:“这孩子怎么这么怂?连举个手大声说句话都不敢!”

越想越生气,又戳戳橙子:“你赶紧告诉老师。出勤情况要录入系统的!”话语中已经带了情绪。

直到老师让同学们做课前小练习,橙子才举起手。老师走过来问什么事。橙子小声和老师说了。老师说,好的,我知道了。

这孩子,太怂!

看着前排橙子小小的背影,我心里有些烦躁。气橙子的胆小,也气自己沉不住气,一点小事就急成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

我细细察觉自己的内心,想看清楚这急这气是从哪里来。

不用太费劲,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

幼儿园的中午,大家都在午睡。小女孩想尿尿,又不敢大声喊老师,就使劲憋着。

胆怯紧紧地掐住了小女孩的喉咙,直到尿了裤子,她就是喊不出一句:“老师,我要尿尿。”

那个小女孩就是我。

后来,小女孩上了学,变成小女生。

她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最怕的事就是被老师点名,每一次站起来当众发言,都紧张得如临大敌,脸红心跳。

再后来,小女生变成了大女生,走出校门开始工作。

表面上,当众说话已经不是问题,很多场合也能侃侃而谈,但只有她知道,那份胆怯还压在心底,只不过学会了掩饰,不轻易让别人发现而已。

这么多年,她一直不喜欢那个胆怯到尿了裤子的小女孩,一想起那件事就有种羞愧感。

或者说,她一直接受不了性格中胆怯、内向的那一面——它不好,我不应该这样。

三十多年后,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也不敢举手大声说话时,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心底那份对自己的气和急,还有羞愧感一下子涌了上来,所以才表现得不那么淡定。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几年前,我可能会很无辜、很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担心孩子太胆怯,所以才着急发火啊。还不是为了孩子好。”

当我学习了心理学,明白了客体关系理论,明白了什么是“投射”,我才察觉出:

我对孩子的急和气,是因为我把不喜欢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类似的情景触发了曾经的感受,就如压抑已久的岩浆找到了裂缝,喷涌而出。

在那一刻,我没有如实地看到孩子,而是我“以为”的孩子。

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我的问题。

表面上是对孩子发火,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孩子做得不妥,我们可以引导、教育,甚至批评、惩罚,但我们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大吼大叫?

明明知道只是一点小事,明明知道发火对孩子心理不好,就是控制不住,就是想把情绪发泄出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没把自己整明白。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就是纠结的、冲突的、压抑的。

你把自己被压抑、不认可的那一面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越压抑,越否认,越投射,情绪越强烈。

你嫌孩子胆怯害羞,是因为你接受不了自己的胆怯。

你因为孩子磨蹭大发雷霆,是因为你的焦虑不允许自己磨蹭,什么都要争先。

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我冷。孩子不冷,是你觉得冷。

爷爷奶奶总想让孩子多吃饭,吃成个小胖子才高兴,是因为他们自己饿怕了,有深深的匮乏感。

再讲一个我的故事。

从小到大,妈妈忙里忙外做家务的时候,我就变得小心翼翼。

如果她在忙,我闲着,妈妈的脸色就会越来越不好看,就会开始唠叨,家里的气氛会莫名变得很压抑,妈妈的情绪一触即发。

为了避免妈妈的唠叨和发火,每当妈妈忙的时候,我要么去搭把手,要么也找点事情做——反正不能闲着。

后来,结了婚,我发现,自己也变成了妈妈那样。

我在忙家务,老公要是闲着,我心里就来气,憋了一肚子火总想找个机会发泄出来,为此两个人闹过不少摩擦。

当然,他做家务时,我也会找点事做,因为会隐隐地担心被唠叨,给脸色看。

结果,我渐渐发现,老公干活我闲着的时候,他的反应却和我不一样——即使我什么也不干,老公也没什么情绪,脸色照常,居然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唱歌,很享受的样子。

我暗暗吃惊:原来也可以这样?

为什么同样是做家务,我同样闲待着,妈妈和老公却是不同的反应呢?

开始自我成长后,我渐渐想明白了。

妈妈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几个弟妹,姥爷常年不在家,她就要帮姥姥撑起这个家。自己多出一分力,姥姥就少辛苦一点,所以养成了为家庭辛苦操劳的习惯。

虽然有时也想偷懒、轻松一些,但她不允许自己懒,别人忙、自己闲着就是罪恶。

想懒惰的欲望虽然被压抑下去,但始终存在。多年后,当她为自己的小家忙忙碌碌,看到女儿“游手好闲”时,她就把当年那个想偷懒的自己投射到女儿身上。

她对那个想偷懒的自己有多压抑和否定,对女儿就有多强烈的情绪——愤怒、抱怨和委屈。

相比之下,老公没有这样的经历,他做家务是因为他想做,不想做的时候就先放一放。他允许自己有时会懒惰,允许偶尔的游手好闲。

所以,当我闲着时,他也觉得这是正常的,没有太多强烈的情绪。

 

这件事让我很有感触。

不仅是教育孩子,很多时候,你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你把自己的某一部分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这一部分,可能是你不喜欢的,可能是你想要而不可得的,也可能是你认为不好、不应该的。

你把这些不喜欢、不可得、不应该深深地压抑到内心深处,以为否定掉它们,它们就消失了。

其实不然,压抑得越深越久,它们就越在潜意识层面扎根越深。

更重要的是,它们会无时不刻影响着你的生活。

你会把它们投射到外界的人和事中。

那些人和事就像一把把钩子,钩出这些被压抑的情绪。

压抑得越多,钩子越多。

所以你会为一点小事勃然大怒,你会愤愤不平,你会看不惯很多人和事。

一个咨询师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

她曾经很反感一个人,觉得他特别八面玲珑,会看眉眼高低。但她发现,其他人好像并没有这种感觉,和他相处得挺好。

难道别人看不出来他是怎样的人吗?她一直很奇怪。

后来她才明白,之所以看那人不顺眼,是因为这个人钩出了她内心的不自信。

内心深处,她也想“会来事儿”,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圆融和谐,但自己性格偏内向,怎么也做不到理想中的样子。

她恨自己的“做不到”,就会把恨意投射到那些能做到的人身上,莫名地对那些人生出反感,还以为是“气场不和”。

其实,所有的“气场不和”“一见钟情”都有投射在里面。

 

回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并不是说孩子不该被教育,而是在发脾气的时候,问问自己:

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会发这么大火?

它带出了怎样的情绪?

是否在无意中把不喜欢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当你察觉到了自己的投射,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就会从情绪中跳脱出来,意识到有多少是自己的问题,有多少是孩子的问题。

看到这些,会帮助你就事论事地教育孩子,而不是毫无觉察地带着情绪大吼大叫。

是的,就事论事,而不是“推己及人”。

没有人是完美的,万事万物,包括人性,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有阴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是自然之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好有坏,有善有恶,这就是人。

成长,就是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

育儿先育己。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看到自己被压抑的一面,承认它,接纳它,让自我变得圆满融洽,这就是成长。

自我成长了,就会看到孩子本身,而不是你头脑中的孩子。

内心圆融了,目光也会变得平和,不再轻易被激起情绪的巨浪。

所以,下一次再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时,记得默念张德芬的一句话:

“亲爱的,外面没别人,只有你自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与“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快戒吼”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快戒吼”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注意事项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须正确应对
孩子的攀比心理须克服
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的诀窍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如何教育急性子的宝宝
几个妙招教你培养宝宝自信心
提高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好方法
从小培养宝宝学会宽容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浅析宝宝性格特点
家庭暴力的危害性你知道吗?
孩子的特质培养不容忽视
宝宝情感的需要不容忽视
哪些表现能看出孩子过分依赖父母
教宝宝学习画画的方法
孩子学芭蕾舞的好处与坏处分析
孩子的几种坏习惯不容忽视
温暖的孩子要怎么培养?
父母需重视的五种高危性格
正确教育性格固执孩子的小方法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让宝宝喜欢喝水的秘诀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让孩子远离强迫症,父母该做什么
孩子的心理问题应对有法
幼儿的心理问题有什么特征,该怎
宝宝的嫉妒心理须正确引导
儿童心理异常问题须重视
独生子女会有哪些心理偏异
应付逆反宝宝要有技巧
浅析宝宝的害羞心理
那些表现可以看出孩子受到压抑
孩子怕生的心理要怎么克服?
如何进行幼儿心理教育
宝宝有了坏情绪父母该怎么处理?
父母的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自尊
哪些外因导致儿童心理出现问题
引导宝宝走上探索之路的巧妙之法
如何稳定宝宝的情绪?
帮宝宝转变性格的几个妙招
哪些习惯能造就儿童的自信心
几个方法教你解决孩子顶嘴
独生子女存在哪些弱点
培养坚强孩子有技巧
哪些决定这宝宝的性格
怎么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孩子的“三分钟热度”要怎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