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常说4个积极暗示让孩子更优秀!
2017-09-28
有些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有很多坏习惯,有太多这样那样的毛病。当你出现这种心理时,一定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给孩子的心理暗示是否积极?只有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才能够刺激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华沙,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个小姑娘的手,看了看说:“你将会世界闻名!”预言应验了,这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你或许听过这个故事,但未必会去想其中的道理。其实,世上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是女巫给了居里夫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一种“成功”的信念。
那么,面对我们的孩子,家长又该怎样给予积极的暗示,以培养优秀的宝宝呢?
积极和消极心理暗示的不同点
案例:两个孩子在公园玩儿,追赶中不小心摔倒了。一位妈妈“哎呦”一声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让妈妈看看摔哪了,摔疼了吧?”本来没事的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摔疼了。”要妈妈千方百计哄才停住哭声。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这位孩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又继续奔跑着玩去了。
案例分析:面对孩子摔倒,我们呢可以从这两位妈妈身上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前一位妈妈紧张不安的态度在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疼痛的,从而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觉,使孩子变得娇气,这是消极的暗示,这反倒助长了孩子的懦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从小就不敢面对挫折。
另一位妈妈淡然平静的态度却暗示着孩子,摔跤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应该勇敢地爬起来,这是积极的暗示。孩子从小在妈妈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遇到挫折也懂得勇敢的面对,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更加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增加力量、勇气、信心,从而使行为结果更加完善;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人失去力量、气馁、抑郁,导致行为结果更加不尽人意。
积父母该怎样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悄悄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对于培养孩子规范的举止、优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借助神态表情肯定孩子
小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猜谜语,妈妈们则在一旁聊天。一个小朋友说了一个谜语,小小猜出来了,张张嘴却没有说话,小小望向妈妈,妈妈也微笑着看小小,眼神里是满是鼓励。小小不好意思地冲妈妈笑笑,说出了谜底。妈妈还望着小小笑,小小从妈妈眼里读到了赞赏和肯定。
2.学会对别人说“我的孩子真行”
乐乐和妈妈在幼儿园门口和另一个小朋友的妈妈说话,小朋友的妈妈问:“你们乐乐在家吃饭好吗?爱吃蔬菜吗?”乐乐紧张地望着妈妈,只听妈妈说:“乐乐知道蔬菜有营养,即使碰到不喜欢也愿意吃一点。”晚饭,本来不爱吃蔬菜的乐乐竟然没用妈妈唠叨,大口大口地吃着蔬菜。
例如,你可以告诉别人:“我家孩子今天又得了一朵小红花了”“我家孩子很懂得孝敬老人,有好吃的总是让爷爷奶奶先吃”等等。尽管这些话不是直接对孩子说的,但孩子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他们就会在父母的这种积极的暗示下,将父母的话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来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正如乐乐,虽然平时不爱吃蔬菜,但妈妈不但给他留足了面子,让乐乐对妈妈充满信任,也愿意实现妈妈的期望。
3.父母的行为举止要树典范
旦旦和妈妈坐公交车,到了一站,上了一位老大爷,妈妈赶紧站起来给老人让座。旦旦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会儿,想了想,对妈妈说:“妈妈你坐,你抱着我。”
4.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期待
叮叮3岁,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非常果断地说:“当博士。”有一天,他拿起经常坐的一个小凳子,把它放在头上,兴奋地高喊:“妈妈,您看我像博士吗?”妈妈一边说着像,一边给叮叮拍下了照片。从那以后,他走路的姿势也变得斯文起来,仿佛真当上了博士。
妈妈对叮叮幼稚的行为不仅没有打击,反而用拍照的方式给了叮叮信心,让叮叮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支持,对自己的期待。所以,叮叮就会努力朝着妈妈期待的方向前进。
上一篇: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培养孩子独立能
下一篇:幼儿园的“五忌”和“五要”!转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