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

2017-09-28

“男孩女孩化”、“女孩汉子化”,这样的现象您身边有吗?很多人在男孩女孩的教育问题上有疑惑,是不是教育也要“男女有别”呢?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1

男孩怎么养?

适当“穷养”少攀比

“从来纨绔少伟男”,指的是:过多的物质享受可能导致男孩出现攀比心理,物质需求的无限度满足会让男孩缺乏坚强的意志和男子汉的担当。因此,男孩最好“穷养”,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搞特殊待遇,这样才能避免把孩子养成追求物质享受、奢侈浪费、不懂爱,也不懂感恩的纨绔子弟。

“穷养”不代表不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或漂亮衣服,更不能克扣孩子的正常需要,否则可能会把男孩养得缺乏自信和智慧。“穷养”的内涵是,不要不顾自身经济状况,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首先,应理性引导男孩认识到坐享其成是一种耻辱,并主动抵制这种行为。其次,要尊重性地“穷养”。比如男孩闹着要买玩具,家长不要随口呵斥或拖走,而要耐心引导。可以学学美国人,即便是富豪子女,也要外出打工赚钱,来买自己所需的东西。

学会放手促独立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在《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中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家长本身不墨守成规,家庭内部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如果家长没有创新精神,也应凡事想得开,心胸宽广,不过分管束孩子。”因此,家长不妨多给男孩独立空间,学会放手。

放手教育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需要父母在放手的同时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约束一言一行,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必需的宽容、理解和忍让,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压制男孩的反抗行为,而要反思和理解反抗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否则可能会阻碍男孩的心理发展。

挫折教育变坚强

一项大型调查显示,70%的未婚女性觉得男友“性格软弱”、“没有担当”,称他们为“奶嘴男”。这主要因为父母喜欢用爱把孩子包裹起来,帮他安排好一切,使男孩变得柔弱、拒绝成长,受一点委屈和打击就回避、退让或放弃,即“蛋壳心理”。

家长可以适度给男孩一些挫折教育,让“生鸡蛋”经过蒸煮,内心变得坚强。其一,可要求男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照料一盆花,每天浇水,定期施肥,让孩子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二,孩子往往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很强,做事有头无尾。家长可适时鼓励孩子,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其三,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帮孩子客观分析原因,引导其以正确心态面对挫折。如“这次虽然没得到名次,但比以前有进步”;“唱歌不行,可你数学不错,争取参加奥数竞赛”等。

言传身教靠父亲

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和那些一周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比,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具有进取精神和男子汉气概。

男孩的性别认同与父亲的榜样效应分不开。幼儿期的男孩需要从对妈妈的依恋中走出来,逐步接纳爸爸和其他人。此时父亲的疏远,会使男孩更加依恋母亲,他们长大后很难融入集体,被自卑心理包围。因此,父亲切不能缺席男孩的生活。

随着成长,父亲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假如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男孩也会理所应当地不做家务。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样的印象——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父亲要适时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让男孩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

探索好动别干涉

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喜欢探索。在爸妈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调皮捣蛋的臭小子。男孩调皮捣蛋的背后却意味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家长要合理利用这一特点,不干涉男孩的创造性活动,不要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保护。无论对孩子来说多难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树等,都该先让男孩去试一试,就算是最终放弃,也该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妈的阻止。特别闹腾的男孩不妨先随他去,让他跑够了、疯够了,能量释放完了,再陪他玩些安静的游戏,或画画、看书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还看
秋天出游,让孩子边玩边学!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猜你喜欢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
新手爸妈必学8个育儿技巧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游戏是培养宝宝感统能力的好方式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宝宝认生就是性格懦弱?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小儿睡眠时间表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宝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锻炼宝宝小手指的10游戏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家长“争宠”不利孩子成长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儿童礼仪教育全纪录
宝宝学步鞋怎么选?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咬人?(图)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有心父母让宝贝越爬越聪明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让孩子训练自控的好习惯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让孩子不在挑食的法宝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女性暴力”影响亲子教育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不同年龄宝宝怎样建立社交圈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宝宝口水少是好事吗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