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

2017-09-28

“男孩女孩化”、“女孩汉子化”,这样的现象您身边有吗?很多人在男孩女孩的教育问题上有疑惑,是不是教育也要“男女有别”呢?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1

男孩怎么养?

适当“穷养”少攀比

“从来纨绔少伟男”,指的是:过多的物质享受可能导致男孩出现攀比心理,物质需求的无限度满足会让男孩缺乏坚强的意志和男子汉的担当。因此,男孩最好“穷养”,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搞特殊待遇,这样才能避免把孩子养成追求物质享受、奢侈浪费、不懂爱,也不懂感恩的纨绔子弟。

“穷养”不代表不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或漂亮衣服,更不能克扣孩子的正常需要,否则可能会把男孩养得缺乏自信和智慧。“穷养”的内涵是,不要不顾自身经济状况,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首先,应理性引导男孩认识到坐享其成是一种耻辱,并主动抵制这种行为。其次,要尊重性地“穷养”。比如男孩闹着要买玩具,家长不要随口呵斥或拖走,而要耐心引导。可以学学美国人,即便是富豪子女,也要外出打工赚钱,来买自己所需的东西。

学会放手促独立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在《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中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家长本身不墨守成规,家庭内部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如果家长没有创新精神,也应凡事想得开,心胸宽广,不过分管束孩子。”因此,家长不妨多给男孩独立空间,学会放手。

放手教育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需要父母在放手的同时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约束一言一行,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必需的宽容、理解和忍让,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压制男孩的反抗行为,而要反思和理解反抗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否则可能会阻碍男孩的心理发展。

挫折教育变坚强

一项大型调查显示,70%的未婚女性觉得男友“性格软弱”、“没有担当”,称他们为“奶嘴男”。这主要因为父母喜欢用爱把孩子包裹起来,帮他安排好一切,使男孩变得柔弱、拒绝成长,受一点委屈和打击就回避、退让或放弃,即“蛋壳心理”。

家长可以适度给男孩一些挫折教育,让“生鸡蛋”经过蒸煮,内心变得坚强。其一,可要求男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照料一盆花,每天浇水,定期施肥,让孩子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二,孩子往往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很强,做事有头无尾。家长可适时鼓励孩子,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其三,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帮孩子客观分析原因,引导其以正确心态面对挫折。如“这次虽然没得到名次,但比以前有进步”;“唱歌不行,可你数学不错,争取参加奥数竞赛”等。

言传身教靠父亲

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和那些一周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比,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具有进取精神和男子汉气概。

男孩的性别认同与父亲的榜样效应分不开。幼儿期的男孩需要从对妈妈的依恋中走出来,逐步接纳爸爸和其他人。此时父亲的疏远,会使男孩更加依恋母亲,他们长大后很难融入集体,被自卑心理包围。因此,父亲切不能缺席男孩的生活。

随着成长,父亲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假如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男孩也会理所应当地不做家务。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样的印象——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父亲要适时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让男孩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

探索好动别干涉

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喜欢探索。在爸妈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调皮捣蛋的臭小子。男孩调皮捣蛋的背后却意味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家长要合理利用这一特点,不干涉男孩的创造性活动,不要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保护。无论对孩子来说多难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树等,都该先让男孩去试一试,就算是最终放弃,也该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妈的阻止。特别闹腾的男孩不妨先随他去,让他跑够了、疯够了,能量释放完了,再陪他玩些安静的游戏,或画画、看书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这么养”还看
家长选择早教班5注意
好品味是最好的家教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离异孩子的教育要点
惩罚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猜你喜欢
教育指导:西方家庭教育中的特殊
教育指导: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
教育指导:7大早教法让宝宝高人
教育指导: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素养
教育指导:过度学习可能使孩子厌
教育指导:游戏是一种认知和学习
教育指导:早教的重要性
教育指导:学龄前儿童不宜玩的游
家里可以执行大红花激励制度
教育指导:“生活式早教”
教育指导:3到6岁儿童可以看哪
教育指导:宝宝音乐早教
适合宝宝阅读的书本
教育指导: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吓
教育指导:切莫剥夺孩子的主体体
教育指导:幼儿早期教育应掌握三
教育指导:别老担心孩子“输在起
教育指导: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
教育指导:体验成功可增强孩子自
教育指导:各国对学龄前儿童进行
教育指导:正确认识早期教育
教育指导:孩子的绘画能力如何培
教育指导:婴儿爬行运动处方
教育指导:千万别给孩子贴标签
教育指导:孩子早教原则
适合宝宝的绘本
经验指导:孩子早教不要局限在早
教育指导:怎么陪孩子阅读原版绘
教育指导:如何对待“暴力”宝宝
教育指导:宝宝早期教育究竟学什
教育指导:骗孩子需要你拥有教育
教育指导: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
教育指导:孩子学习有困难怎么办
早期教育阅读《你害怕什么?》
经验指导:把早期识字等同于早期
经验指导: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教育指导: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
早期教育宜选择哪些书籍?
教育指导:婴幼儿早期教育
教育指导:“书籍”是孩子的最佳
教育指导:破坏掉孩子专注力的五
教育指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
教育指导: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更
早期教育能构建宝宝的潜意识板块
教育指导:培养宝宝独立性
教育指导:做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教育指导:幼儿早期教育能力胜于
教育指导: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教育指导:纠正孩子的错误习惯?
教育指导:父母越强迫当心小孩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