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

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

2017-09-15

开学季,幼儿园门口再次上演生离死别的情景大剧,“小演员”们个个声嘶力竭、涕泪横流,打死也不放开爸妈的手。

“妈妈你不要走!求求你不要把我放幼儿园!”

“我会乖乖听话,再也不调皮了,我们回家好不好?”

“我讨厌幼儿园,我就是不想去!”

“妈妈你陪我一起在这里,我害怕……”

无论是新生还是老生,开学入园都是一个槛。孩子一哭二闹三逃跑,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不懂得怎么说“再见”造成的。送孩子入园也是个技术活儿,方式不对可是会大大增加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哦。

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1

错误姿势一 偷偷溜走

睿睿是个很乖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并没有哭闹,很快就被园里的玩具吸引。睿睿妈趁孩子玩得开心没注意,悄悄溜走了。过了一会儿,睿睿发现妈妈不见了,开始四处寻找,没找到人就大哭起来:“妈妈呢?刚刚还在的,我妈妈呢?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呜呜呜……”

这样的离开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以为自己被遗弃了,心里变得更加焦灼,没有安全感。下次再来幼儿园,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孩子会寸步不离地守着家长,使得入园变得更加困难。

错误姿势二 连哄带骗

“妈妈不走,就在外面一直看着你。”

“我们去游乐园,不去幼儿园。”

“妈妈去趟厕所,马上就回来。”

欺瞒哄骗的方式不仅不能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失去对家长的信任,而且,有的孩子还会有样学样,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

错误姿势三 威逼利诱

“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再哭别的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

“今天你乖乖去幼儿园,就给你买布娃娃。”

不管威逼还是利诱,都是治标不治本。威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变得懦弱,没有主见。当以后真的遇到危险时,他就只会唯唯诺诺、慌张掉泪、言听计从;而利诱这招如果成功,无疑会助长孩子跟家长讲条件的风气,那么以后想让孩子听话,都需要抛出诱惑才行。

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2

错误姿势四 望子成龙

“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做个好榜样!”

“第一天要把班里的老师认熟,还要交几个好朋友。”

孩子离开家去幼儿园,本就有抵抗情绪,如果刚开学家长就提一些过高的要求,孩子会感到非常有压力,害怕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因而对去幼儿园就会更加抗拒。

错误姿势五 消极感染

“妈妈也舍不得你去幼儿园,妈妈也想你啊!”

“宝贝别哭了,妈妈听得难受……”

分离焦虑不单单只出现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表现得会比孩子更加焦虑,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孩子受欺负……这种消极的负面情绪会极大影响孩子的心绪,原本开开心心到了幼儿园门口,可能因为家长的一句话就退缩、抗拒了。

错误姿势六 一步三回头

跟妈妈分开后,依依哭了会儿便止住玩起了玩具。依依妈因为担心孩子,于是离开后又折了回去,躲在角落里默默观察孩子。这时,依依突然看到了妈妈,于是她冲出教室,抱着妈妈大哭起来。班里其他孩子受到感染,也跟着哭起来……

有的家长不放心,跟孩子道别后反复折回,悄悄从门窗后面观察孩子,这样做被发现后,孩子刚刚稳定的情绪就会被打破。有的孩子会用大声哭喊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有的则会跑出教室去找家长,这不仅会干扰老师正常的活动组织,还会使孩子整天心神不宁,影响班上其他孩子的情绪。

错误姿势七 心软妥协

小雨奶奶十分疼爱孙女,小雨在幼儿园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奶奶就抱着她一直安抚。老师走近要接过小雨,小雨死死抓住奶奶不松手,于是奶奶对老师说:“我来哄吧,她跟我待一会儿就好了。”看到孩子哭得嗓子哑了、小脸通红,奶奶心一软,带着小雨回家了,“明天再来吧,明天就会好的。”

有些家长认为入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今天送到幼儿园大门口,明天送到教室门口,后天再真正交到老师手上,其实这样只会纵容孩子,让他以为上幼儿园这件事是可以想办法逃避的,在尝到一次甜头后,下次他会闹得更凶。长此以往,孩子也容易养成逃避困难的毛病。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个慢慢放手、渐行渐远的过程。

孩子入园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家长应说到做到,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对他千依百顺。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乖乖入园呢?资深专家和园长建议家长朋友们这样做:

1.入园前全家人意见要统一,所有家庭成员态度一致,支持并鼓励孩子入园,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

2.入园前经常对孩子讲上幼儿园的好处,告诉孩子“到了幼儿园后爸爸妈妈会离开,你可以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

3.可以带上孩子喜欢的一件物品,让他在幼儿园有感情寄托。

4.送孩子入园后陪他玩一会儿,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物,比如积木、绘本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5.家长在离开时要正面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你在幼儿园里可以玩玩具,也可以和小朋友做游戏。有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帮忙,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你。等你吃过午饭、睡个觉起来,大概5点妈妈就来接你了。”

6.用轻松的语气和孩子道别,切忌频频回头、表现出不舍。

有的孩子入园时很乖,过了三四天却哭闹起来,有的孩子还会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在入园初期,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上幼儿园,经过20天左右的时间,孩子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只有放手,孩子才会飞得更高。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宝贝们一定能顺利入园,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一哭二闹三逃跑?送娃入园,可别这样说“再见””还看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要让孩子听话不要用“绝对”
别把孩子当“小屁孩”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猜你喜欢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婴儿从3个月起就有嫉妒心理
宝宝胆小是种病?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
孩子不合群父母要反思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宝宝胆子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测一测你家宝宝是什么性格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0-3岁宝宝的心理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