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

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

2017-09-08

每个孩子都会出现不良行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适当惩罚孩子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那么,怎样惩罚孩子,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一旦惩罚过重,就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可是,惩罚得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所以惩罚一定要适当。

有个孩子喜欢拿着羽毛球拍敲打别的物品,搞得球拍很容易坏。爸爸告诉他:“半年以内不会给你买新球拍,希望你爱惜这个球拍! ”半年不到,球拍坏了,爸爸硬是没有给他买新球拍。

还有个孩子,上课的时候喜欢摆弄手机,老师把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剥夺了他三个月的手机使用权。三个月过去后,家长把手机还给孩子,并告诉他:“如果还犯规,将剥夺半年的手机使用权。 ”

惩罚必须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目的是激起孩子的羞愧感。所以要避免态度粗暴、生硬、讽刺、挖苦,更不能恶语中伤或体罚孩子。

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1

惩罚要高明

孩子做错事,有的时候是没能辨别事情的对和错,所以惩罚孩子具有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品行的作用。

高明的惩罚,不是简单地让孩子罚站、罚抄、取消当月零花钱、帮父母做家务等,而是对孩子的成长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惩罚孩子背唐诗、为家里做一件好事、孝顺一次爷爷奶奶、写一篇作文,以此激发孩子向善、向美、向上的心理。

惩罚要及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但是,如果当时情况不适合惩罚孩子,比如有客人、父母有急事、孩子生病等,父母就要暂时放一放。

此外,惩罚一定要兑现。一旦家长说了不做,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雷声大雨点小”,孩子的负罪心理也会随着父母的不重视而消失殆尽,收不到任何教育效果。

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罚

家长惩罚孩子,是根据错误的性质或所犯事情的大小选择惩罚方法,目的是让孩子不再犯错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有效的时间较短,不能持久。很多时候,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却没有明白事理,所以今后还有再犯的可能。

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在惩罚孩子前,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惩罚他。惩罚后,最好强化一次,确认一下孩子是否记住了自己错在哪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与“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还看
家长选择早教班5注意
好品味是最好的家教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离异孩子的教育要点
惩罚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猜你喜欢
宝宝“吃手”不一定是坏事
宝宝靠自我伤害来释放情绪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让宝宝内心充满同情心的方法
孩子眼中的世界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培养小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十注意”
教你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心理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父母的小动作能给宝宝安全感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用爱和智慧唤醒封闭的孩子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宝宝性格孤僻源自父母教养不当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0岁起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孩子的情商请别忽视六大要点
盲目批评会扼杀幼儿的天性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的毛病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