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

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

2017-09-08

现在市场上各种高大上的教育理念,蒙特梭利、瑞吉欧、华德福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吧。但我始终有一个观点,最好的早教一定是在家里。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实践分享,可以让更多的父母了解,如何将那些高高在上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

制定一个主题

去公园前提前制定一个主题,不仅益智,还能让孩子产生期待。我通常会提前一周左右时间确定一个主题,结合当下小D的发展兴趣。我们尝试过的主题分享给大家。

1~2岁-二维到三维扩展

1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已经可以认识不少物体了,动物肯定是很大一个品类。但很可惜的是,大部分孩子对于动物的认识都是从绘本而来。

因此,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最简单的主题就是“配对游戏”,去寻找他们在绘本里见到过的动物。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游戏,它要求孩子调用之前的知识记忆,还要去学会配对,并且开始对“二维”和“三维”建立联系,这些都是今后特别重要的学习技能。

18个月+~3岁-抽象概念运用

孩子1岁半以后,可以开始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主题,比如颜色、动物叫声、动物的耳朵形状等。大部分这些主题都是比较抽象的,同样的很多都是从绘本上看到的。

设定这样的主题,就是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来验证书本知识,同时也是强化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这个验证能力特别重要,孩子的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的养成就是要让孩子有“眼见为实”的实践精神。

要让这次公园之行更有意义,我这里分享一个提前预热的小心得。拿颜色主题举例,我在周中就会开始和小D说,“周末我们要去公园,我们去看看可以发现哪些颜色?你觉得青蛙是什么颜色?熊呢?猴子和熊会是一个颜色吗?”

然后,我们就会读一些关于颜色、关于动物的绘本作为预热,那一周我读的时候都会加一句,“嗯,我们周末去了公园记得去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1

3岁+-科学启蒙

3岁以后的主题选择就会更广了,比如动物的皮毛,“哪些动物有羽毛?哪些动物有皮毛?”;比如动物分类,“哪些动物是哺乳类?哪些是鸟类?哪些又是爬行类?”

当然,这些主题的设定需要父母和孩子开始一定的科普启蒙,而科普绘本的引进从3岁开始是很适宜的,可以边看书边去动物园观察验证,这就是最好的一个学习方式。

美国5岁幼儿园入学考试题目之一,哪些是哺乳动物?哪些是爬行类动物?有啥稀奇,多去几次动物园就知道了,根本不用背,关键就看父母平时是否有心。

过程高于结果,父母多提问

虽然制定了主题,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过程高于结果。因为我知道有一类父母一旦有了主题,就容易变得结果为导向,觉得今天去动物园就是去教颜色,那我就一定要做到。恰恰相反,过程才是关键,过程中父母有技巧的提问最关键。

1~2岁-父母主导式提问

这个阶段基本上都是通过父母主导来让孩子进行观察,因此父母如何把观察过程、自己的思考方式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关键。因为这些语言就会成为孩子今后这样观察、这样思考的方式。

首先,不要着急说,用手指着要孩子看的动物。小月龄的孩子基本上都不会观察,很多时候我们在说鸭子,她可能早就眼睛在看周围的行人了。所以要确保孩子和我们都在看一样的东西,这是教会孩子观察的第一步,也是培养专注力的开始。

之后,可以复述一句她熟悉绘本里的描述来建立联系,比如小D爱看艾瑞卡尔的很多绘本,第一次她看到企鹅时,我就会说一句书里的原话说,“Imapenguin.Icanturnmyhead”,这其实就是在演示给孩子看如何调用已有的知识库。

最后,我才开始描述,“你看,这就是书里的那个企鹅,看看它会转头吗?企鹅是黑白的,它的背是黑色,肚子是白色的。它走路是一摆一摆的”。

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2

18个月~3岁+-互动式提问

一般过了18个月后,很多孩子可以开始沟通了。这时,父母更像是孩子的陪伴者,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互动提问,而不再是一味地由我们主导。

“妈妈,你看,这是一只猫!”

“是啊,这是一只白色的猫咪。你看这只猫咪好大,啊,它在挠痒痒呢!”-我通常不会着急提问,比如问,猫咪是什么颜色的?太过于着急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在考她,而不是真心在和她分享看到的喜悦。

“小D记得《大棕熊》里的猫咪是什么颜色吗?”-提问来引导她和过去知识联系

“紫色的!”

“对哦,那里的猫咪是紫色的,这里这么多猫咪,我们找找有没有紫色的”-提问来引导她观察验证,在寻找的过程中也就可以让孩子去发现其他颜色、猫咪大小等

小D2岁半前,我没告诉她“自然界没有紫色的猫”,而是告诉她,“看来这里没有紫色的猫,但我们回家可以告诉书上的紫色猫咪,小D今天还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猫”。这样就留下伏笔,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可以延伸到家庭,回家的复述本身也是强化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的拓展。

在小D接近3岁的时候,因为经常来看猫咪,我就会问,“为什么我们来了那么多次,都没找到紫色的猫咪呢?我们一起去问问工作人员吧”,我这样的提问就是在引导小D如何质疑,同时也在演示,如何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小D对于颜色掌握不牢固,我不想因为额外信息让她更加疑惑。这是一个好的老师需要具备的技能,父母们其实也可以学习一下,就是帮助孩子拆解知识点。“饭需要一口一口地吃,学习也是一样的”。

提问、考察、分享、反思,这才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具备的核心能力,而不仅仅是答案

3岁+—孩子主导式提问

3岁后的孩子语言表达丰富了,他们就是一部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因此,在公园里完全可以让孩子进行主导。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父母不需要每次都能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孩子如何自己找到答案,这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学习”。学习不是背诵,而是学会思考和调研。

对于我们知道的问题,可以简要地告诉孩子答案,但记得和孩子说,“这是妈妈知道的全部了,也许还有更多答案,我们可以一起去了解一下。”这样做,我们不仅鼓励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权威也是可以被挑战的,答案并总是唯一或者一成不变的。

对于我们不知道的问题,可以诚实地告诉孩子,“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我们可以在公园里去找答案,比如我上文提到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公园里的一些知识讲解牌。如果还是没有找到答案,那回家后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书店、图书馆去找相关的书籍,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寻求互联网。

你看,这样的延伸,逛动物园不仅仅是逛动物园本身了,这就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调研小项目”,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问出好问题,同时更关键的是学会如何去找答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与“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好”还看
隔代教育的双赢之法?
细数那些不靠谱的教育孩子方式
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孩子的品质要如何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字真言”
猜你喜欢
为什么宝宝左右不分?
不要让宝宝太乖哦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原因
宝宝会爬后“危险”也来了
哄小儿入睡的7大错误做法
4个标准判断宝宝睡商高低
怎样对待宝宝不同的哭声
理解孩子学习走路的暴躁
教你轻松学会帮宝宝做抚触
怎样让宝宝成为小小社交家
父母应教会宝宝自己玩耍
如何有效的刺激宝宝的视觉神经发
培养孩子精细动作的游戏
拥抱会让宝宝未来更聪明
宝宝小动作导致牙齿不整齐
让宝宝在水中做自由运动
公平意识从小培养
宝宝吃手,找原因巧去除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睡眠习惯
培养一个与人友善的孩子
满地乱扔的玩具“会说话”
注意力训练从零岁开始
哪些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培养亲子感情多抱抱宝宝
宝宝不爱吃饭与家长行为有关
宝宝喜欢撕纸怎么办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训练宝宝忍耐力需掌握情绪技能
宝宝爱捡脏东西吃怎么办?
宝宝学走路的错误观念
诚实品质,从小培养
六种好性格影响人一生
鼓励宝宝独立
2岁宝宝早教的8大训练方法
宝宝爱咬人家长别担心
不要阻止宝宝“乱扔东西”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
让磨床宝宝迅速起床的小妙招
别阻止婴儿吃“手抓饭”
应对孩子哭闹的三个误区
儿童6种性格要早抓
哄宝宝开怀大笑的方法
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哭”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各年龄段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宝宝脚丫的特点
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
宝宝睡觉磨牙六大原因及对策
逗孩子笑外国爸爸有法宝
“脾气坏”的孩长大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