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

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

2017-08-24

青春期是男孩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自己去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是另一种心理状态。因此,父母不必为男孩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不安,也不要对男孩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此时,父母应当适当地进行反思。因为男孩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的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男孩的控制欲望适当减弱,那么男孩的叛逆心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减轻。

作为父母,要理解男孩的叛逆心理,懂得男孩有一定程度的叛逆是非常正常的,是男孩走向成熟和独立的必经阶段。如果父母尊重男孩的想法,给他充分的独立空间,那么男孩的叛逆心理就会减轻;相反,如果父母不尊重男孩或者横加干涉,那么男孩的叛逆心理会变得更加强烈。

一位单身妈妈离婚后和儿子相依为命。

生活的重担让母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她希望儿子是最优秀的,对儿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儿子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玩游戏的时间,也没有和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时间,儿子感到越来越孤单。母亲不仅如此,还总爱拿他和亲戚、邻居的儿子作比较。倘若他不如其他男孩,就会冷言冷语,甚至动手。母亲的粗暴让儿子饱受皮肉之苦。

最近,母亲发现儿子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很极端,还常常出现 对立情绪。他变得急躁易怒、学习被动、没有了激情,成绩也一滑再滑。儿子有一个小日记本,他从小学时就开始记日记。为找原因,母亲开始偷看儿子的日记。儿子似乎也觉察到了。

终于有一天,当母亲刚打开儿子的抽屉时,发现背后正站着怒气冲冲的儿子,母亲一脸尴尬,儿子夺过日记本撕了个粉碎。

看着母亲一脸震惊,儿子一言不发。他知道母亲独自抚养自己的艰辛,只是一直以来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今天他终于做出了无声的反抗。做出这样的举动之后,他没有愧疚,反而觉得很轻松。

作为单身母亲,要走出失败的婚姻,还要承担起对儿子的生活和教育重担,确实很不容易。对儿子的要求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儿子的教育过于封闭和严厉,让正在成长的儿子感受到的却是沉重的压力。发生冲突之后,母亲必然也会受到伤害,因为儿子的公然反抗沉重地打击了她。

而儿子呢,父母婚姻的结束,家庭的破裂,与同龄人相比他已经承受了很多,再加上母亲严厉的爱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无疑让男孩的生活和心灵雪上加霜。男孩为了不违背内心的声音,他做出了反抗,但是又伤害了辛劳的母亲。矛盾后的爆发,清醒之后的懊悔,从这些方面来看,发生了冲突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对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家长首先要给予男孩充分的尊重,其次要和男孩多沟通、多交流,多听听男孩的想法。因为男孩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爱。冲突可以避免也可以升级,关键在于我们家长所采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后再去面对会比怒气冲冲时处理问题要理智得多。

所以,家长与其偷偷地翻看儿子日记,不如坦诚地和儿子交谈;与其花费更多的时间不住地叮嘱他学习,不如给他多一些温暖和拥抱。要知道,感受到家长疼爱的男孩会更愿意投入学习中。

爱的深沉、博大要求父母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爱而不伤害。作为家长,在教育中应避免让爱转变成伤害,要做到真正地关爱男孩,让他健康成长。

总之,青春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父母不能只凭一套严格的控制手法就想让青春期的男孩健康成长,而应该让他们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生命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最终成为他自己。

避免与青春期的男孩发生冲突

1.作为父母,要理解男孩的叛逆心理,懂得男孩有一定程度的叛逆是非常正常的,是男孩走向成熟和独立的必经阶段。如果父母尊重男孩的想法,给他充分的独立空间,那么男孩的叛逆心理就会减轻;相反,如果父母不尊重男孩或者横加干涉,那么后果就是男孩的叛逆心理会变得更加强烈。

2.家长与其偷偷地翻看儿子日记,不如坦诚地和儿子交谈;与其花费更多的时间不住地叮嘱他学习,不如给他多一些温暖和拥抱。要知道,感受到家长疼爱的男孩会更愿意投入学习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与“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怎么跟青春期的儿子相处”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常打孩子阻碍儿童智商发展
五种“特色妈妈”千万不要做!
越早会撒谎执行力越强
家庭游戏中的感统训练
全职奶爸“炮轰”天价早教!
完美父母容易教出自卑孩子
父母是孩子未来的设计师
切忌:这些育儿“高频率语句”
中国孩子最常见的13种烦恼
奶爸心声:BB的天赋就是玩
咀嚼训练游戏:吃硬东西
80后父母多陷养育焦虑
3岁男孩只喜欢妈妈正常吗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教育孩子的2大难点
教育孩子也得学点辩证法
镜子镜子谁是最可爱的宝宝?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一父亲的独门育儿经
宝宝双语教育的4大误区
国外大亨对孩子的“苛求”
让宝宝更好的独坐和扶站
注意!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
教育孩子的6种错误态度
孩子学习艺术的4大误区
情绪管理优质父母的第一堂课
“穷养儿,富养女”OUT了吗?
人前教子不利孩子自尊心
让孩子“窒息”的三种爱
智力,在宝宝的指尖上跳舞
要温和对待孩子大声尖叫
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
周末请让你的孩子喘口气儿
当着孩子面能不能吵架?
“太吵”的玩具让孩子变笨
看看你的宝宝是不是超常儿童?
解读儿童学习动力消退的原因
学才艺,好奇和热情最重要
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德国人的传统:继承父辈玩具
激励让孩子更优秀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冷嘲热讽比打孩子更暴力
育儿课堂:少夸孩子你真棒
李开复:“给家长的育儿妙方”
新生儿太听话有可能智力低下
新生儿该多抱还是多躺躺?
别陷入这3个早教误区
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几个细节
切勿盲目跟风早教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