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

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

2017-08-17

1.有心

  有心的父母,知道孩子从小婴儿起,很多不经意的动作就是在玩了。为了让孩子玩得更好,可能会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关注。比如知道了孩子往地上扔东西玩的意义,就会很乐意地帮他捡起来让他再扔;也许孩子还会在某一时间段里“陷”进某种玩法,比如藏猫猫,有心的父母则会乐此不疲地陪着他玩一遍又一遍。 有心的父母还知道,玩就像个万花筒,随时都可以变化,所以具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在孩子兴趣转移时,不会强行让他接着玩,而是善于用各种新鲜的招数来吸引宝宝,比如用废包装箱,几块地垫拼搭起来,把棉被卷成筒,完成“寻宝”任务等花样使孩子爬着玩的乐趣大增。

2.童心

 回想我们自己的童年,没有那么多的玩具,没有那么好的物质条件,几片树叶,一根铁丝,一打烟盒,几个玻璃球……都能让我们玩出那么多的花样。为什么现在好像不带玩具出门宝宝就没得玩呢?!寻找一下自己的童心吧!有了童心,我们就能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孩子喜欢怎么玩。有了童心,我们也会跟他玩得更投入。有了童心,我们就不会再只关注有没有给他买新玩具,而是能把生活中的任何物品变成玩具有创意地玩。虽然我们不能再回到自己小时候那种充满野趣的童年,但是相信,只要童心在,依然可以让孩子玩得够尽兴。

3.耐心

 这里的耐心,不是指耐心地教孩子怎么玩,而是说有时候我们可能更需要耐心地站在一边看孩子自己玩,不必给予孩子大量的言语指导。比如,我们经常会“耐心”地告诉孩子该怎么拍球、怎么跳绳、怎么转呼啦圈,甚至是怎么玩玩具,总觉得这样他能更快掌握其中的技巧,能玩得更好。但实际上,很多种玩,要依赖于“实感体验”,也就是说,耐心的语言指导是教不会的,必须由他自己在实践中掌握技巧才行,比如接球、拍球。而且,在教的过程中,孩子还可能完全失去了玩这种游戏的兴趣。“教”得越多,孩子可能就会变得什么都不爱玩。耐心等待,孩子就能在自己玩中体会到更多探索的乐趣。孩子在玩耍中能自己探索的程度越大,就会玩得越带劲。

  另外,耐心还指我们对小淘气们的宽容。在我们关于“宝宝们的淘气事儿”的征集中,翻垃圾桶,把手机扔进鱼缸,把床单剪了窟窿的小家伙很多,面对孩子的这种淘气的玩法,我们大可不必用怒吼和说教来建立规则,耐心地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干,然后帮他找到一种替代玩法也许效果更好。也许在这些淘气事儿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小小爱迪生的发明之梦呢!

4.用心

我们要用心陪伴孩子玩,用心给孩子营造一个能玩得尽兴的环境。比如我们可能需要想想,给孩子买的玩具,他为什么不爱玩?是太简单了还是太复杂了?是不是该和他一起玩,他才能体会到其中“变化”的乐趣?用心的父母,一定会适时地帮助孩子玩得更好,而不是做旁观者或指导者,而应该是自由玩耍舞台的搭建者、孩子兴趣的调动者和实时调试者。

但是,也千万别把“用心”变成“别有用心”。因为,一旦玩有了功利性,孩子可能就不会再玩得那么痛快了。我们可以了解某些玩法背后的意义,但是不必照搬和强行让孩子玩。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兴趣玩、自由地玩,其实对他的帮助会更大。

有心的话,我们还能从孩子的玩中找到帮助他成长的很多机会,比如帮助他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优势是什么等等。

心理治疗大师李维榕说过:“不会玩的人,是不懂自由的人。”而且,应该“把‘玩’的哲理融入工作及生活的艺术中去”。的确,“好玩”的父母,通常在生活中就是好奇心强、热爱生活和有着无穷无尽创造力的人。如此“好玩”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不仅也爱玩、会玩,还会更加幽默、乐观和豁达。

希望我们都能变成玩家,和孩子尽情地玩过童年,一起玩着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做“好玩”父母,要有4颗心”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给孩子添点耐性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发展儿童同情心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