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

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

2017-08-17

女孩子喜欢的小东西很多,其中令她非常着迷的也不少。但是,当女孩对某个东西或某件事着迷的程度非比寻常的时候,就说明女孩可能有心理问题了。

比如她不停地洗手还觉得不干净;经常检查书包,总觉得少带了什么东西..这些行为可能预示着你的女儿有强迫症的倾向。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和行为的存在。虽然自己也意识到这些观念、意向、行为是不必要的或毫无意义的,但是又无法控制自己。强迫症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冲突疾病。

一位母亲同样向心理专家道出了自己对女儿的担忧:

我的女儿冰冰,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五年级就获得了全国六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优秀奖。对此,我们对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我们希望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要求自己每天的所有时间、所有精力都必须用来思考和学习,就连走路、上厕所和洗澡的时间都很少浪费。

六年级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学习成绩反而开始下降,后来我们发现她经常反复检查作业,时间越来越长,这到底是个性问题还是心理疾病?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冰冰是得了心理强迫症。如果家长长期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只要有毅力,只要意志坚强,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等这样的成功理论作为教育导向的话,就会使孩子形成一种长期存在的心理压力。

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超过他人为唯一的快乐和目的,其他应有的爱好、游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也产生了偏差。

强迫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较多见,表现为反复记数,反复检查、核对作业、信件等是否有误,反复询问某一件事,反复洗手等动作。有些孩子不仅自我强迫,而且还让其父母参与,如果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则暴躁不安,甚至冲动伤人,迫使父母就范,以配合其强迫动作。

多数专家认为,精神因素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因,患者在生活中遇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过世等精神刺激,引起孩子内心恐慌,使孩子忧心忡忡、胆战心惊,内心恐慌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系列的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本身并不可怕,但许多人对这一现象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强迫行为产生紧张情绪,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强迫行为的纠正。当发现孩子出现强迫行为时,家长应该及时地教给孩子应对的策略。

如当孩子不由自主地想去洗手时,可以让孩子做深呼吸放松:用鼻子缓缓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同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数1、2、3..这样可以平缓孩子的紧张情绪。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孩子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观念时,家长绝不能采取强制的措施去制止,因为家长的强制做法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

如当孩子强迫自己不停地去检查门是否锁好时,家长最好不要在旁边说诸如不要担心或不用去检查之类的话,因为孩子的强迫行为是她所不能控制的,如果采取强制措施,就会强化孩子内心的矛盾,增加她的心理压力。

对于孩子的强迫行为,可以采取厌恶疗法,比如在孩子手腕上套上橡皮圈,一旦孩子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就立即拉动手腕上的橡皮圈。

刚开始时需要拉动的次数可能要多一些,一段时间后,如果拉动橡皮圈的次数减到三五次就能抑制强迫现象了,这时,可以去掉橡皮圈。以后只要有强迫现象出现,孩子会就立即想起手腕上橡皮圈所引起的疼痛,因此,强迫现象就会逐渐地减弱。

此外,需要家长感情的积极投入。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是成人和非成人的矛盾时期,她以为自己有一定能力可以不受父母的管制,而客观上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全自立,所以她在培养自己的独立办事能力,不要求父母的管制是她潜意识里的想法。

有些女孩自己能做的事,父母要给予肯定并表现出对她的信心,但是有些事情她自己不能做的,父母就要用感情感化她并加以科学引导。

对于女儿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其中,但是要让女儿做大,自己做小。培养她自愿做事的愿望,也可以帮助女儿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当女儿的不积极的行为不借助父母、自己为所欲为时,不要给予她过大的压力,小范围地容许在可以管辖的范围内,然后走近女儿,让孩子主动要求父母的参与,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现在的问题。

针对女孩的强迫症表现,父母需要真正地参与进来,而不是苛刻地批评和责备,不然会形成不良的对抗,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损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怎么缓解女孩的强迫症?”还看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你知道吗?男孩的安全感来自于妈
猜你喜欢
困惑:宝宝“偏心”为哪般?
2岁前是改善儿童贫血的关键时期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策略
如何让“夜哭郎”变成安睡宝
给婴儿拍艺术照危害多
婴儿每天“散步”好处多
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各年龄段宝宝必须学做的事
让孩子注重打扮究竟好不好?
脾气坏的孩子智商更高?
这几个习惯不是宝宝坏习惯
别看扁捣蛋孩子暗藏7大潜能
怎样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让BB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宝宝为什么拉扯头发
处理宝宝发脾气的方法
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
不良走路姿势影响大脑健康
12招应对宝宝餐桌小麻烦
怎样纠正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22条礼貌礼
孩子哭泣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七种游戏培养l~2岁宝宝的观察
宝宝爱生气妈妈巧应对
0-3岁宝宝,可以给的10种奖
避免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处理宝宝发脾气置之不理最有效
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
1岁注意培养孩子行动的意欲
最有利孩子成长的7大早教法
宝宝5个动作显示无聊
模仿是宝宝最初的学习
一岁宝宝可以有的8大“坏”习惯
通过交往促进孩子行为发展
多动症的儿童大脑更辛苦
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
9良策让宝贝不再贪求玩具
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
科学拥抱宝宝的学问
家长请淡定别当众骂孩子
怎样炼就孩子坚强的意志
宝宝为何口水泛滥
八招教你预防宝宝发脾气
如何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让宝宝展开笑脸的十种方法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
怎样“调教”急性子宝宝?
会爬的宝宝才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