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男孩篇)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男孩篇)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男孩篇)

2017-08-17

要教育男孩,首先要尊重男孩,在与男孩交流时要平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男孩的想法。这种平等的关系会使男孩愿意同父母交流,并愿意接受父母的说教,这也是做好子女教育的首要条件。要想做到这些,家长在对男孩的教育上要尽可能地多一些人性化,从他容易接受的事和有关的问题出发,给他提一些建议,让他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男孩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和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且只有那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爱的男孩,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爱别人。所以,家长不要忽视男孩的平等观,爱他就要让他知道你很尊重他。我们做父母的应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儿子交谈,而不要总给儿子高高在上的压迫感。

我国一位著名学者访澳归来,那里的许多人和事仍历历在目,如一些家长蹲着同男孩谈话,和男孩在一个水平高度上面对面地谈话,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他住的朋友家。一个周末,他们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来吃晚饭,当这个两岁多的男孩吃饱了,要下地去玩时,男孩的母亲也立即离开餐桌,蹲下来面对着男孩说:你是不是要坐到离餐桌远一点儿的地毯上去画画?男孩听后高兴地坐到那边独自玩去了。当时,他对这位妈妈蹲下来对男孩说话的举动虽然很诧异,但他以为这只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

又一个周末,学校的一位秘书尼蒂请他到她家做客,他又一次见到这动人的情景。尼蒂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当他们准备乘车一同去超级市场时,4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了,尼蒂这时就在车门口蹲下来,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与他脸对脸,目光正视着男孩,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是重要的,对吗?罗艾姆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然后钻进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他们一起去公园玩。当罗艾姆同姐姐跑跑跳跳,要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时,不小心绊了一跤,眼泪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就要流出来了。这时,尼蒂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已经长成一个大男孩了,绊一下是没关系的,对吗?这时,这位学者也学着尼蒂在一旁蹲下来,面对着罗艾姆说:是的,你是个大男孩了,对吗?罗艾姆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很自豪地玩去了。

这时,学者禁不住同尼蒂谈起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尼蒂说:与男孩说话当然要蹲下来呀!他们年龄小,还没有长高,大人只有蹲下来,才能平视着他们说话。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同我说话的。我们认为,男孩也是独立的人,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可是,在我们国内,却常常可以看到父母站在那里,大声呵斥男孩:过来!别摸!去!去!去!别烦我!等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言、语调。很多家长之所以与男孩交流的效果不好,正是因为家长与男孩在交谈时,往往以长者自居,对男孩缺乏应有的尊重。大多数父母总喜欢把男孩当做小豆包,没有在情感上给他们公平的待遇。殊不知,男孩虽小,但早已有了自己的思维与尊严,他们渴望与大人平起平坐,渴望大人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个体来看待。

其实,父母是否蹲下来与男孩说话,只是一种方式问题,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心中,是否把男孩真正当做和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也影响着家长能否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与教育男孩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做父母的该反思一下:你是否也会蹲下身来与你的儿子交谈?你有没有发觉你的儿子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如果你发现你的儿子总是不愿与你交流,那么你就该反省一下自己了。

蹲下来和儿子说话

1.在中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父母站在那里大声呵斥孩子:过来!别摸!去!去!去!别烦我!这种居高临下、命令式的方式正是很多家长与孩子交流效果不好的原因。

2.男孩虽小,但已有自己的思维与尊严,他们渴望大人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家长不要忽视男孩的这种平等观,应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儿子交谈,而不要总给儿子高高在上的压迫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男孩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男孩篇)”还看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你知道吗?男孩的安全感来自于妈
猜你喜欢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