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

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

2017-07-18

前不久,朋友小M为她2岁的女儿办了一个温馨的生日派对。

“粗线条”的朋友小K收到邀请后,没心没肺地说了一句:“你家小妞才2岁,过什么生日?就算你给她过了,她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你这不是瞎折腾吗?”

小M不甘示弱,直接就怼了回去:“就你省事!你家小鱼4岁了,你也不给他过生日,你都不知道孩子多渴望你给他过一次生日呢!”

的确,小鱼很希望有一次专属于自己的生日派对!朵朵今年生日邀请了小鱼来做客,朵朵吹完蜡烛后,小鱼要我们再次把蜡烛点亮,自己来吹一次。

但很让人不解的是,粗心的小鱼妈竟然还没get到孩子的心思,坚持认为孩子还小,记不住这些仪式,没有必要搞这么多有的没的。

其实,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

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1

1、每个孩子都会本能地渴望仪式感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春节,我妈都会给我们买新衣服。

有一年除夕,全家人都在厨房里面忙里忙外,我妈却在房间里用电吹风吹一对袜子。我问:“这不是弟弟的新袜子吗?为什么要吹干?他不是还有很多袜子吗?”

我妈笑着回了一句:“那些袜子是旧的,过年他想穿这双新的。”

就这一个细节,我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

印象中我妈并不会对我和弟弟有求必应,但是当弟弟向她提出要穿新袜子时,她很快就能理解了:这是一个孩子对仪式感的渴望,他希望自己在新年的第一天,全身上下穿的都是新的,就连袜子也不例外。

是的,每个孩子都会本能地期待生活中的仪式,这些小小的仪式,会让那天变得和其他日子都不一样。也许远远还没到这一天,孩子就已经在掰着手指头算中间还差多少天了。

我们说,生活总得有个盼头,这些小小的仪式,就是孩子心中的一个盼头。如果没有这些仪式,每一天都过成一个样,那还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2

2、仪式就是一个个节点,串起人生的回忆

仪式就是人生的一个个节点,串起了我们人生的回忆。

孩子长大后,他也许会忘记3、4岁的时候,自己经历过了什么,但是他却可能会记得那年的生日,那年的儿童节,那年的春节,妈妈是怎样陪他过的。

仪式感,能强化孩子对这些特殊时刻的幸福记忆。一个内心充满幸福的孩子,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而对大人来说,仪式感也非常重要。

黄磊在最近的一期《奇葩说》说:“如果有一天,那个男的跟我女儿说‘没有婚礼’,我就会跟我女儿说‘不要嫁给他’!”

朵妈一个表姐结婚时就没有办婚礼,两口子跟双方的亲戚吃了一顿饭就完事了。

表姐说:“每次想到自己连婚礼都没有,就会觉得这婚结得太草率了,有几次吵架,我都提到了这件事——‘不跟你过了,我自己过,反正当时嫁给你,连婚礼都没有!’”

其实当初表姐夫没给表姐办婚礼,表姐并没有异议,但是时间长了,表姐却发现没办婚礼这件事,成了她心中的一根刺。现在再想要来补办,却总感觉味道和当初不一样了!

是的,成人也需要仪式感。

这些专属的仪式感,会提醒他们感恩和珍惜彼此,即使生活中免不了有磕磕绊绊,但是也要用爱和耐心来包容。

3、仪式感可以很小,但却很珍贵

仪式不仅仅应该存在那些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如果我们的每一天都有一些小小的仪式,那么我们的日子也会过得更精致,更有意思。

也是在最近的这期《奇葩说》中,罗振宇提到了他和妻子每天的一个小仪式:“我们俩约定好,每天不管谁先起床,早起的那个人,要帮对方挤牙膏。”

于是,每天晚一点起床的那个人,都能看到对方为自己挤好的牙膏,这个小小的举动,每天都在提醒夫妻双方——“我们是相互爱着的”,这是多么朴实的浪漫!

就像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一样,每天都讲一个故事,慢慢地,这种行为会成为每天的一个仪式。每到了这个时刻,我们和孩子就会停下手中的杂事,把时间花在讲故事这件事上,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们。

说白了,仪式就是我们对某个时刻、某件事情的重视。在仪式进行的时候,我们会暗示自己,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态度更认真,告诉自己,把注意力全放在对方身上,好好地享受这个时刻,其他事情暂时先放一放。

仪式感,可以很小:

可以是睡前的一句“晚安”;

起床时的一个亲吻;

回到家时的一个拥抱;

节日、生日时的一张合照……

如果把这些细节当做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点缀,成为我们心中的小确幸。

仪式感并不需要大费周章,也不需要用钱堆出来,走心就好,温暖就好。

在一个有仪式感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能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视。他对自我的认同感会更强,幸福感会更强,对家庭的归属感也会更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很多人养孩子 输在缺少仪式感”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新生儿穿衣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宝宝性别教育从什么开始
选什么曲子给孩子音乐浴
小小破坏王该任其捣乱吗?
宝宝智力开发不能过度
父亲全身湿透“为儿撑伞”父爱如
如何保持宝宝爱画画的兴趣
上班族父母应避开这些育儿误区!
教育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
父母的裸体,孩子能看吗?
父母如何给0岁宝宝示爱
国外怎样培养孩子吃苦能力?
怎样才能成为“好父母”与“好孩
让宝宝酣然入睡绝招大全
教育孩子以快乐为原则
妈妈们请管好自己的化妆品
警惕给宝宝买书大有学问
宝贝涂鸦的教育建议
别纵容孩子用奶瓶喝水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杨澜刻意让孩子读公立学校
宝宝喝水有学问
育儿易犯的17个错误
家长必知:孩子最渴望的10件礼
音乐开启宝宝的听觉艺术
了解孩子“交往”的规律
爱吃爱玩的小小旅游家
“80后”是怎样做妈妈的?
宝宝一天喝多少水
两岁宝宝最适合学画画
24个月幼儿的早教培养
小宝贝每天应该睡多久?
争执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
远离“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宝宝防秋燥多吃哪些蔬菜?
好奇就是兴趣吗?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22个月幼儿行为发展小游戏
警惕早期阅读不宜字多图少
如何开发宝宝的音乐智能?
给宝宝补营养的10大误解
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母亲仿效鹰爸逼儿子脱衣站军姿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别让“聪明”束缚了孩子
霍思燕晒爱子萌照嗯哼洗衣模样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