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_早教资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

2017-05-31

关于“为什么要给宝宝上早教”这个问题,大部分家长都表示不想让自己的宝宝输在起跑线上。这些都是家长的误区,如果抱着错误的观点和想法让孩子去早教中心,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1

误区1:早教就是早期的幼儿园

家长忙于工作,年纪太小幼儿园不收,便出现了一些托管性质的早教园。这样的早教中心日常管理与幼儿园无异,不过课程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强调快乐、自由地学习。一些9月1日之后出生的三周岁宝宝,往往会被送到这样的早教园,家长希望他们提前进入幼儿园状态。

纠正:

虽然都是玩,但早教中心并不是幼儿园。家长在潜意识中往往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了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值。他们将孩子的早期教育简单化为早期的智力开发。

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识字、计算,还有怎样做人、与人相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幼儿更加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

误区2:早教效果价钱说了算

现在众多早教中心收费并不低。一般的亲子课程一次课约100元,时间在一小时左右;而托管早教园一周五天,一学期收费6800元,民办幼儿园日托班收费也不过如此。收费不低主要由于早教课程需为不同孩子量身定制,并采用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方式等。而一些家长不看重价格高低, 他们有的认为越贵的早教中心,效果可能更好。

纠正:

对于这种观点,部分早教中心管理者认为,收费虽然是选择早教的参考标准之一,但综合考量更重要。选早教在关心其硬件配置的同时,还要留心他们的师资力量,以及品牌历史、知名度等。如果可能,不妨多询问参与早教的家长,通过反馈作出适当选择。另外,专家认为,早教园只是提供一些比较好的教育理念。其实早教也可以在家里进行,家长多花些心思与孩子沟通,并通过学习也可在行为习惯、音乐、认知等方面培养孩子。

误区3:早教是让孩子更聪明

在早教中心,一位家长咨询问题很简单,来这里会让孩子更聪明吗?只要有老师教着,孩子一定会很好。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在实际中也不少,很多家长更是直截了当的询问,早教中心能让孩子学会多少个单词,教不教唱歌、舞蹈这些内容,似乎把教育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早教中心上。

纠正:

对于早教的效果,家长往往会存在误区,例如教学的内容,并不是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能力和性格。至于会不会让孩子更聪明这个问题,早期教育绝不是神童教育,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为将来打下基础,这是家庭早教之目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还看
亲子阅读≠陪读三大误区要注意
帮孩子选择合适的英文书
10部小宝宝绝对会爱的英文原版
给孩子讲家庭故事,有助培养交际
伤害孩子身心动画片四大罪状
猜你喜欢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