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

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

2015-07-01

到了一定的时间,宝宝会特别执着于“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为什么我不能穿裙子?”“妈妈,我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会让家长非常尴尬,不知道如何作答。其实,这些意味着宝宝性别敏感期的来临,别慌张,帮助宝宝顺利度过性别敏感期有妙招。

现象描述

3岁左右的小朋友会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除此之外,TA们还会关心为什么“妞妞能扎小辫?”“妈妈的乳房为什么比爸爸大?”“怎么涛涛是站着小便的?”诸如此类。同时,3-4岁的小朋友对异性开始表现出好感,TA们乐于和异性小朋友交往,也更愿意在异性小朋友面前表现出美好的一面。甚至有时候会在公众场合做出一些令人尴尬的举动,比如掀起妈妈衣服要求吃奶,或者大声问“你怎么没有小鸡鸡?”之类的问题。

这些表现都说明孩子的性别敏感期到了,而家长此时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决定着孩子能否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

小编解读

性别认同是宝宝从出生就开始的学习过程,性别意识也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宝宝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地探索并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而且一生都在持续地学习。

3岁左右的宝宝到了性别角色敏感期,这个阶段里的宝宝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体和功能差异产生疑问,并积极模仿同性别的成年人的行为,做符合该性别的事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对宝宝以后的社会角色定位,家庭角色定位都非常重要。

孩子在生理上的性别认识一般容易掌握,但是TA们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角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别和性别角色认同。但是,生理上的性别和心理上的性别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孩子非常痛苦,家长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很好的认识性别和理解性别角色。

小编支招

虽然现在性教育的观点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家长不经意间传递了错误的观念给宝宝。比如,当宝宝当众问“妹妹怎么没有小鸡鸡?”类似的问题,很多家长会很不好意思,然后会对宝宝说“丢死人了,以后不可以问这个问题。”事实上,孩子对性的羞耻感和罪恶感正是由此产生;在比如,当小朋友把喜欢的玩具,好吃的东西留给异性小朋友的时候,很多家长以此为乐,打趣或者嘲笑孩子,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家长的嘲笑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不利于TA们和异性的正常交往。

事实上,孩子性别敏感期的种种表现,仅仅是由于好奇,和TA们认识自己的眼睛、手臂没有任何区别,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只需要坦然对待宝宝的提问就好了。

在性别敏感期阶段,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比如爸爸工作累了时,妈妈和女儿一起安慰爸爸,体现女性的温柔和理解;爸爸和儿子一起完成繁重的劳动,体现男性的坚强和力量,正是父母自身对性别角色的认同以及性格特征,给孩子带来终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切忌不可发出类似“做女人真麻烦”“做男人真累”的抱怨,或者由于孩子的性别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把女孩当做男孩养,男孩当做女孩养。父母应当为孩子树立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让孩子明白性别有差别,但是没有优劣之分。

嘉宾支招

陈红艳:处于性别敏感期的宝宝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体和功能差异产生疑问,并积极模仿同性别的成年人行为,做符合该性别的事情。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对宝宝以后的社会角色定位、家庭角色定位都非常重要。

妈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如实、清晰地回答宝宝的性问题,对宝宝要看一看、摸一摸的要求尽量满足,并趁此机会和宝宝讲解。

其次,要帮助宝宝获得正确的性别角色。可以根据宝宝的性别,在玩具、服饰、活动等方面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避免宝宝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错误自认”。

再次,同性别的家庭成员要和宝宝多亲近。同性别的家庭成员是宝宝获得与性别相适应的心理和行为最初的、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如果父女情深,应多引导宝宝去理解母亲;当母子亲密时,应多鼓励宝宝去接近父亲。

(成长阶梯:宝宝发育指标评测)

早教方案

给宝宝穿衣服

准备两个宝宝的照片,或者画两个宝宝,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从贴画或者画报中,剪下一些典型的男宝宝和女宝宝的衣服、鞋子、发饰等。

让宝宝选择女宝宝的衣服,将宝宝打扮漂亮;让宝宝选择男宝宝的衣服,将宝宝打扮帅气。

早教关键词:性别敏感期(3-4岁)

性别敏感期是宝宝3-4的重要敏感期。当孩子的性别观念产生以后,会对人的身体,特别是异性的身体表现出兴趣。家长如果吞吞吐吐或者躲躲藏藏,则会让孩子愈发好奇;如果用坦然的态度来面对,那么孩子的这一敏感期很快就会顺利度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我从哪里来?--性别敏感期”还看
不一定每个家长早教过程中都会陷
把孩子交给早教机构你就没有责任
14个早教区域家长注意到了吗
宝宝玩玩具爸妈参与其中会更有乐
困扰宝宝到底应不应该上早教班
猜你喜欢
10个小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给宝宝进行特长教育,切记避开3
没有原则的父母,才会总是满足孩
50首儿歌,帮助宝宝练口语!
培养注意力的10种小游戏
比起打骂,这种暴力更伤孩子的心
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
怎么培养孩子画画的天赋?避开这
哄娃神器:15个益智小游戏
小、中、大班亲子游戏大全
宝宝如何早教0到1岁宝宝早教训
学了这5招,防止宝宝幼儿园被欺
为了孩子,你得离TA“远”点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下雪天!把握让孩子变聪明的好机
一定要坚持亲子阅读,好处多多!
这么遛娃,比环游世界还长见识
幸福家庭都相似:宠爱妈妈+尊重
幼儿园安全管理,看看国外是怎么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说:老师不喜欢
这3类玩具有助于大脑成长
好父母,绝对禁止这18点
抱歉,我就是你们说的那种妈妈
拒绝孩子别说“不”,说“可以”
“低声教育”胜过吼孩子,必看!
家庭教育中必知之宝宝的小秘密
孩子不和你说心里话?你需要这6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家长这样做,宝宝认字超高效!
陪娃很花时间?它决定孩子的幸福
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
姥姥VS奶奶,谁更应该看孩子?
这12种小游戏,让孩子彻底爱上
21种躺着跟孩子玩的游戏,赶紧
拒绝孩子可以,但只会说「不」是
培养宝宝仪式感,从过生日开始
做好这3点,跟孩子做朋友
8个小游戏,提高宝宝精细动作!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幼儿智力开发游
看完这篇文章,给孩子报兴趣班再
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必要砸钱上兴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适合0-2岁宝宝玩益智小游戏推
手把手教你10个在家都能玩的蒙
孩子虽小,安全教育不可少
家长这样做,才能培养内心强大的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关系和睦
不吼不叫,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这些绘本,让隔代教育更融洽!
爱孩子,陪伴是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