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后便秘的三大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疾病 >关于产后便秘的三大误区

关于产后便秘的三大误区

2015-11-02

产后便秘是最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引起产后便秘的原因,主要是胃肠功能减低,蠕动缓慢,肠内容物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其次是怀孕期间,腹壁和骨盆底的肌肉收缩力量不足。三是分娩晚期,会阴和骨盆或多或少的损伤,通过神经反射,抑止排便动作。四是产后饮食过于讲究所谓高营养,缺乏纤维素,食物残渣减少。五是下床活动不便,许多产妇又不习惯在床上用便盆排便。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了关于产后便秘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不分体质一味进补

在不少人看来,女性生完孩子后都应该好好补一补。但究竟该如何进补,却并非人人都知道。专家指出,一些燥热、温补的药材,尤其是参、茸等补品,产妇吃得过多同样可伤津,引起阴虚型的便秘。

产后大出血的病人服用参汤是没问题的,但并非个个产妇都气血大亏。专家指出,进补一定要根据体质有选择地进行,对于那些本身比较燥热,或是属于阴虚体质的人而言,如果再喝参汤,身体很可能受不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进补更要谨慎。

误区二:大鱼大肉营养过剩

除了过度进补之外,产妇在饮食上容易陷入的另一个误区则是营养过剩。徐莉指出,目前多数产妇动物性食品摄取量过多,而蔬菜、水果、奶类的摄取量较少。相当多的产妇之所以不吃或少吃水果蔬菜,主要是因为她们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吃凉性食物,而水果蔬菜均被认为是凉性的。

有些新妈妈在月子里甚至每天必吃一只鸡,而且顿顿都是大鱼大肉。专家指出,这种高蛋白饮食不仅容易造成产妇便秘,还可能造成某些婴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反而会影响母乳的质量。

还有一些女性认为喝水会稀释乳汁,结果在月子里总是不敢多喝水,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喝水可以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不喝水反而容易引起便秘。而乳汁中适当的水分比例也是婴儿必需的,否则异常的高蛋白乳汁也会导致婴儿便秘。专家表示。

误区三:总是卧床缺少运动

除了饮食上的误区外,其他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成为产妇便秘的诱因。比如,有些产妇觉得生完孩子后最好不要下地,躺在床上休息的时间越长越好。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也不利于产妇的健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产妇本身就容易气虚,如果活动太少,大肠的蠕动功能会减弱,从而无法运化糟粕,也会导致便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与“关于产后便秘的三大误区”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患产后痔疮产后痔疮的危
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的
产后并发症是什么产后大出血容易
产褥感染产妇宜取的体位跟预防治
产褥感染怎么办产褥感染的七大处
看过“关于产后便秘的三大误区”还看
产后子宫肉瘤
产后子宫下垂
妊娠糖尿病后遗症
阴道肿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
猜你喜欢
怎样给宝宝剪指甲最安全?
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奶茶妹妹曝怀孕写真与刘强东相拥
袋鼠式护理有助于你的宝宝
剖宫产儿的最佳护理方法
早产和体重偏低免疫器官不成熟
新生儿护理时的禁忌
如何预防新生儿肚子胀气?
早产儿于体重满2公斤才能接种
惊!看手就知孩子命运和健康状况
早产儿的护理必知常识
早产儿的后天护理很重要
详解产后乳腺炎
如何给宝宝减轻肚子胀气与疼痛?
如何预防宝宝漾奶?
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很弱
焦虑和抑郁与早产的关系密切
新生儿的保暖与护理原则
如何科学的护理早产儿呢?
宝宝出现吐奶时的应对技巧
脑瘫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怎样给宝宝穿衣有效御寒
新生儿打嗝的常见原因
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疾病?
早产儿体重低该如何喂养?
给婴儿宝宝洗澡须特别注意
给早产儿补充盐分发育有益
新生儿漾奶的护理方法
早餐给宝宝吃这个,宝宝一天都不
给新生儿剪指甲的注意事项
父母共同参与照顾宝宝的好处
新生儿的视力发展与呵护
早产儿的产后喂养和护理很关键
睡眠是宝宝抗病免疫的自卫武器
新生儿护理的必备常识
婴儿第21天时的护理措施
为什么早产宝贝非常容易腹泻呢?
产后气血不足如何调养
观察孩子是否对周围感兴趣
早产儿的护理与康复
对早产儿出院后护理不规范
抬头训练降低脑瘫可能性
新生儿游泳有利于胎粪早排除
小宝宝的睫毛能剪吗?
早产儿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宝宝脐带护理需牢记的原则
娇弱的早产儿又该如何保护?
呵护新生儿时的必知事项
音乐对于早产宝宝的生理
应时刻注意宝宝的保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