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最小年龄24周早产儿奇迹存活-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胎儿发育 >全国首例最小年龄24周早产儿奇迹存活

全国首例最小年龄24周早产儿奇迹存活

2015-10-21

  2015年10月20日消息,一个孕24周,出生时只有500克的孩子,活了下来。医护人员都喊他九爷,因为他的住院床号是9号。2015年2月2日,九爷提前三个多月来到这个世界上,随后,众人提心吊胆,他却一路过关斩将。昨天,九爷终于可以出院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护士们开开心心地跟他留影告别。

  昨日早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今年2月份出生时只有500克的九爷已经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这是一个奇迹。喂奶从0.2毫升开始喂起孩子的预产期本来是今年5月下旬。妈妈李女士在宝安区产检时发现前置胎盘,需要保胎,于是立马转院来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妇幼保健院。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介绍,因为前置胎盘,李女士阴道大量流血,于是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手术。孩子出生体重仅500克,皮肤呈胶冻状,各个脏器发育均极不成熟无法正常呼吸,面色发绀,心率仅为正常新生儿一半。

  医院对此早有准备。孩子出生后,已在手术室待命的新生儿科医生马上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早产儿特殊状态下的温和复苏,缺氧情况短暂缓解后,即由复苏团队护送,迅速转入nicu治疗。

  护士长熊小云说,刚看到孩子时,孩子皮肤就和豆腐一样软,不能有任何刺激。由于超早产儿早期最容易出现早产儿颅内出血、早产儿脑病、早产儿低血压、动脉导管开放、呼吸衰竭,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特别是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将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医护人员护理九爷时特别小心。所有东西都要经过消毒,护士给他喂奶,是从0.2毫升开始喂起,每喂一顿之前都需要对胃进行观察。因为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极不成熟,稍不注意即可发生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所以感染的防治贯穿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

  孩子出生后一直在保暖保湿的新生儿暖箱中,医护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及湿度控制,给孩子营造一个子宫。杨传忠介绍,由于孩子皮下脂肪少,能量储备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不显性失水增加,为了保持恒定的中性温度,医院选择了双壁伺服式暖箱,孩子使用的护理物品使用前均放于温箱内预热30分钟,设专人专护。

  顽强九爷征服众人这个孩子是全国首例胎龄及体重均达最小极限的超早产儿存活。院长姚吉龙博士介绍,超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全身组织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常伴多种并发症,救治难度非常大,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因此救治时需全方位综合管理,正确的诊疗方案、高超的医疗技术及护理水平缺一不可。

  为了减轻孩子的疼痛,医院尽量减少各种操作和检查,将必要的操作集中进行,避免长时间打扰他。在暖箱上遮盖了暖箱罩,在暖箱内为宝宝制作了柔软的鸟巢,尽量模仿母亲子宫内的环境,保证宝宝舒适,尽量减少声光等刺激。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从呼吸机辅助通气到无创辅助通气再到不需要氧气,从胃管鼻饲奶到宝宝自己吸吮,从刚开始奶量0.2毫升到全胃肠道喂养,从暖箱内保暖到宝宝能出暖箱适应外界的温度……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和孩子一起走过,看着他一天天长大。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征服了全科人员的心,大家自然而然地开始称他为九爷。

  九爷成了全科的小明星,从出生到现在,他的父母一直特别担心孩子的健康。为了让九爷的父母放心,科内的医生护士都成了孩子的临时爸爸,临时妈妈。有的给九爷下载儿歌,有的带来家里的小床,玩具、米糊……屈医生给九爷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小床,她说,全科的同事都关注着九爷的成长,从各自家里带来自己孩子的衣服,让九爷穿百家衣,寓意成长更健康。

  昨日上午,姚吉龙院长一行人来到新生儿科和九爷合影告别。妈妈李女士抱着孩子和大家合影,很开心,很感谢医院。李女士说,孩子出生后一直很担心孩子的健康,会不会出现后遗症,但医院一直很支持对孩子的治疗。在九爷住院期间,医院领导班子一直关注着他的健康成长,为孩子的治疗垫付了几十万元的费用。目前九爷的体重已达到6860克、身高62cm。在孩子纠正月龄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做了体格和行为发育评估。纠正年龄1月,患儿双耳听力筛查通过,nbna评分38分,磁共振显示颅脑发育正常,体重3200克。纠正月龄3月时,体重长至4800克,均追赶生长良好,已可抬头20-30°,双手握拳,眼底和听力检查均正常。

  新闻背景深圳近年早产儿增多高龄孕妇增加,以前被放弃的孩子,现在选择生,深圳的早产儿越来越多。新生儿科首席专家朱小瑜教授介绍,高龄孕妇,曾经剖宫产容易造成早产,加上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孕不育,以及反复性流产的人群增多,这些家庭想要一个孩子,只能求助于试管婴儿,而这也增加了早产儿出生的数量。

  对于抢救早产儿,朱小瑜教授说:市民要有信心,医务人员也要有信心。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深圳市临床重点学科群首席单位。

  目前国外普遍观点是不建议对孕周22~23周进行积极抢救,因存活后并发症较严重,存在伦理上的争议。近年来抢救存活胎龄24~25周的超早产儿近十余名。抢救超未成熟儿孕周小于28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达84%(国内部分医院在50-60%,广东省20家医院的统计显示:2008-2012年超未成熟儿总体存活率分别为29.7%-38%)。姚吉龙院长建议,孕妇碰到这类问题,一定要选择综合性大医院,这样得到健康可爱孩子的几率会增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与“全国首例最小年龄24周早产儿奇迹存活”相关文章
强行保胎对母婴的危害
胎位不正的最佳纠正时间
胎位检查的作用孕妈如何调整好胎
胎儿性别检测试纸走俏网络靠谱吗
胎儿性别检测试纸没有科学依据
看过“全国首例最小年龄24周早产儿奇迹存活”还看
胎毒从何而来?去胎毒方法推荐
季节对宝宝的寿命和智商都有影响
孕妇发热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心率看胎儿性别准吗
怀孕28周被告知胎停育,原因究
猜你喜欢
鲫鱼炖鸡蛋食谱:有利于产后催奶
产后气血亏虚的食疗调理法
产后营养食谱:黑芝麻甜酒
冬季月子驱寒食谱推荐之做法
适合产妇开胃食谱:番茄鸡片
产后食谱推荐:炒黄花猪腰
产后营养食谱之通乳猪脚汤
产后通乳药膳:川芎当归炖山甲
产妇在喂奶期间忌饮茶
产妇的营养食谱推荐:韭菜炒虾皮
产后调理月经食疗方:当归大枣鸡
产后健脾胃补虚损食谱:小米红糖
适合新妈妈调养的2款食谱
适合产后的营养食谱:归参鳝丝
2款新妈冬季坐月子的营养食谱
产后营养食谱:冬菇鸡翅的做法
新妈妈坐月子期间能吃芒果吗
产妇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
产后营养食谱:归耆鸡汤的做法
增强产妇免疫力食谱:蘑菇鸡肉浓
产妇的营养食谱:红枣菊花粥
冬季月子3款营养食谱推荐
产后食谱:核仁莲藕煲
产后有催乳作用的食谱:豆腐香菇
剖腹产产后的营养饮食禁忌
产后营养食谱推荐:紫苋菜粥
许多产妇都有产后喝催乳汤的习惯
产妇食谱:仙人掌红枣炖牛肉
适于产后调理滋补食谱:生炒糯米
新妈妈乳汁不足的食疗催乳方法
产后营养食谱:白菜排骨汤
产后营养食谱之莲子薏米煲鸭汤
产后催奶食谱:芙蓉鲫鱼
产后正确的进食顺序有哪些
产后益气养血之催乳食谱:鲫鱼豆
民间最常用的产后催乳小偏方
产后可促进胸部发育食疗:加味黑
产后食谱推荐:莴苣子粥
产后催奶汤:海米紫菜蛋汤
产后减肥排毒食谱:杭菊胡萝卜汤
产妇的饮食调理如下
产后补血通乳食谱:花生米炖猪蹄
产后通乳丰胸食疗:青木瓜排骨汤
产后食谱:鲫鱼炖蛋的做法
产后通乳食疗方:黄花杞子蒸瘦肉
产后营养美味食谱:菠菜猪红汤
产后补气健脾食谱:藕节黄芪猪肉
水分的补充还有助于缓解疲劳
适合新妈产后的营养食谱之做法
冬天坐月子,3款营养食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