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只要孩子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就经常性出现乱发脾气、吵闹等和家长“对着干”的行为。
在父母眼里,孩子这些行为其实就是在无理取闹,而关于这点最合适的理由就是:“可怕的两岁”就是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两岁时的可怕性,早已流传很久,而且还是众多家长“谈虎色变”的一个必经阶段。
可能好多人都看过一档由李静和瑶淼主持的母婴育儿类节目,名字叫做《拜托了妈妈》,其中一期是高晓攀作为“育儿挑战官”参与了节目的录制。
这期节目中,大家就对孩子两岁的可怕性做出了些讨论,高晓攀对这个观点深表赞同,还亲身例举了自家孩子的例子。
他说:孩子两岁时,每当要求孩子好好吃饭,孩子都会十分抗拒,就是坚持非要吃零食不可,如果自己再多加阻止,马上就能哭出来,最后他只能无奈妥协。
李静也说两岁前的孩子很好被家长“摆弄”,可只要一到了两岁就特别愿意说“不”,可和孩子讲道理又说不清。
不过,等到宝宝再大些,到上幼儿园时好像又能明白道理了。等孩子过了三岁的时候,家长又恍然发现孩子最不听话的时期好像也不长啊。
李静就于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两岁前后的对比会如此明显?
节目专门请来了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专家武自存,她对此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她说:孩子两岁后会表现得特别固执,也容易产生各种抵触性的情绪,习惯说“不”,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导致孩子有如此行为的主要有四个因素,分别是:
这时是孩子的意识觉醒阶段;
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
孩子处于物权敏感期;
家庭内部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针对孩子可怕的两岁的特点,还对家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不要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另外要多花时间陪同孩子。
还有两个观点:如果孩子的情绪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中,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变差;孩子两岁时的情绪调节表现,可以推断四岁后的人际交往情况。
两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对抗被限制的初始阶段。
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自我发展阶段,因此很容易在两岁时出现人生阶段中的第一次叛逆期。
家长可以明显感知的一点是,只要孩子到了两岁,似乎一下就具备了反抗外界的能力,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压力,这种情况大多被我们以“逆反”作为解释。
比如家长要孩子往东,孩子偏往西;孩子情绪不好时,父母安慰却被拒接,等到离开后,孩子又反过来非要父母的拥抱不可等。
社会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专门提出过“逆反心理”,书中这样说道:
当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时,而表现出的保护自身的行为,都可以称为逆反心理。
如果想从实际验证这句话的道理,就要判断出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抗的。
儿童心理学家也认为这可以追溯到人两岁的时候,正好印证了大多数家长“可怕的两岁”的观点。
1)自我意识的萌发
孩子两岁时形成自我概念,他们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加强,孩子又会接着产生“自我选择”的意识。
换言之,当父母给孩子提出要求时,孩子只有接受和不接受这两个选择。可如果选择不接受,会形成一种比较兴奋的感觉。
于是,大部分孩子会喜欢反着父母的要求来,他们认为反抗就是在做维护自身权益的事情。
2)秩序敏感期的影响
孩子两岁时,也具备了初级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他们会把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规律当做是为自己专门打造的,并把这种利于自己的情况认作是理所当然。
而当家长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时,他也就会因此而出现情绪波动或失控。
3)对物权有了初步概念
有了自我意识后,孩子也自然产生物权观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和自己相关的东西都当是自己的。
当别人侵犯孩子的物权时,孩子肯定就会不高兴。
而且,因为孩子意识形态方面的发育大于身体发育,就有可能出现因为自己藏着的东西拿不到了,而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从孩子的意识上理解,两岁是孩子成长期的一个关键节点,因而家长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烦恼方面,更应该主动引导孩子的成长方向。
1)合理管控自己的情绪
孩子由于自身想法得不到满足,出现情绪波动也算正常,而不良情绪的原因除了自身外,也有父母的因素。
因而,当孩子有过激表现时,家长需要学会控制脾气,不要以暴制暴,“硬碰硬”只会使事情更糟糕。
2)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与关爱
都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父母只有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构建正确意识形态,并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3)制定原则并严格遵守
孩子年龄小,认知也有限,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异想天开的要求。
孩子不懂事,这就需要家长不要随便因为孩子发脾气就轻易满足,只有自己率先坚持原则,才会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
孩子两岁虽然是个逆反期,却也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
孩子的培养主要是从两岁开始的,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才能抓住以后的成长方向。
一般来说,孩子两岁的状态也会折射到以后的状态,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1)良好习惯是前提
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也会让孩子享用一生,父母要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不良性格要及时纠正
就算孩子有不好的性格,也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善的,只要在6岁前都是尚未定型的。
而这需要家长可以换位思考,并以成人的智慧对孩子加以引导。
3)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人的情绪是受多方影响的,而坏的影响必须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才能克服,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对孩子的磨砺。
当然,除了看到孩子两岁时的可怕性外,家长还要透过现象看到孩子的本质——成长,才能将孩子变得越来越“美好”。
上一篇:孕妈在里生孩子,宝爸在外打游戏!
下一篇:“女儿,这3种家庭的男人,对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