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新生儿会在口腔内壁上长出一些白色或淡黄色小斑点,其形状酷似牙齿,俗称“马牙”。那么什么是马牙?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区分马牙和鹅口疮?马牙的护理禁忌又是什么?
什么是马牙
“马牙”,医学术语称为上皮珠,是指婴儿出生1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在上颚中段偏向两侧处和牙根处出现的一系列白色或浅黄色的小斑点,其形似牙齿,故称为马牙。但是,它不管从外观还是功能上都与牙齿毫无关系。
马牙的出现本属于正常,且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有时候马牙让宝宝有很痒,或者很胀的感觉,是他们出现烦躁不安,咬奶嘴等现象。般来说,出生后几个月,马牙会慢慢脱落。如果因为缺乏营养,马牙未能及时掉落也不妨,不必特意治疗。
婴儿马牙的原因
乳牙胚在发育期内会出现牙板破裂的现象,其中一部分牙板会被人体吸收,另一部分则逐步角质化,形成白色的细小球状物,这就是“马牙”形成的原因。宝宝吮吸母乳时牙床与乳头的反复摩擦,会使“马牙”受到频繁的摩擦而最终消失。
如何区分马牙和鹅口疮
鹅口疮是婴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在婴儿缺乏营养或身体素质较差时发作。其原因在于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新生儿可在母亲产道中被此类病菌所感染,或因为乳头或成人手指带菌而被感染。鹅口疮的表征之一,是牙龈处有许多白色细小粘膜附着于口腔。病情初期,婴儿没有明显不适感觉,最多吃饭时觉得不舒服。等到病情比较严重时,宝宝出现疼痛、情绪不安、食欲不振、哭泣不止等情况,甚至会出现低烧不退的现象。如果病灶向咽部发展,就会影响宝宝的吞咽动作,如扩散到呼吸道会诱发肺炎,甚至全身感染。
鹅口疮在外观上与“马牙”相似,难以区分。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用棉签擦拭这些粘膜,如果可以擦掉,并且这些粘膜下方出现了明显的血迹,那就说明宝宝可能患有鹅口疮。宝宝就需要接受涂片化验来进一步确诊病情。将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片菌丝和芽孢。这时候家长就该带宝宝接受治疗了,不然口腔里的那些斑点就会日渐增多,最后甚至会连接在一起。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每餐后用1.5%的小苏打溶液漱口。
婴儿长马牙怎么办
宝宝生了马牙,有些父母对此十分的紧张,他们总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总想着去治疗它。于是就想用毛巾蘸取盐水擦去马牙,或试图用针挑破马牙。其实,上述的做法适得其反。一些外界的刺激,比如尖锐物体的接触或摩擦等,不但不利于去除马牙,反而会损伤宝宝本来就十分较弱的口腔。在宝宝薄如蝉翼的口腔粘膜下,毛细血管如蛛网般密布,稍有不慎就会遭受损伤。更加可怕的是,宝宝的免疫能力非常薄弱,口腔部位的哪怕一点点微小的伤口都会增加宝宝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甚至造成败血症,使孩子有性命之虞。正确的做法是:如马牙的体积尚小时,一般不予过问;如马牙长的太大了,影响宝宝喝奶,则使用经过2%红汞消毒的钢针,小心的将其刺破,并将其内部的物质释放干净就可以了。
如何为婴儿做口腔护理
健康的新生儿是不需要接受口腔护理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在每次喂奶结束后,用洁净的毛巾或餐巾纸把宝宝的嘴角,嘴唇和下颌等部位擦干净,使这些位置没有残留的奶渍,保证皮肤和口腔粘膜的清洁。当宝宝患有口腔炎症或其他的口腔疾病,就有必要来接受口腔护理了。
· 相关用品
1.1个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并有6个大棉球浸泡其中;
2.1瓶石蜡油,或煮沸过的植物油;
3.1把小镊子,1包棉棒,1个小茶壶(内盛温水),2块小毛巾。
· 具体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将双手洗净并消毒,将宝宝侧身放置于床上。准备2块毛巾,一块围在宝宝的脖子上,另一块则铺在枕头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操作中流下来的水弄湿衣服和枕头。
2.消毒
用镊子镊住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擦拭口腔内部,起到消毒作用。其操作顺序是:先擦拭两侧颊部及牙龈外周,再擦拭舌头和牙龈内测,每当擦拭完一个部位,就要将使用过的酒精棉球丢弃,更换一个。不可碰到咽喉,否则易引发恶心和呕吐。
3.上药
待消毒完毕后,用毛巾将宝宝的脸、嘴擦干净。如果宝宝嘴唇变得干燥,可以在嘴唇上涂抹一些石蜡油或植物油。根据护理的需要,将事先选择好的药物,均匀的涂抹在宝宝的口腔内壁上。
4.注意事项
(1)该护理过程中使用的物品,非经消毒不可使用。
(2)消毒使用的棉球,只可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以棉球刚好可以饱和为宜。否则,多余的生理盐水会流到宝宝的呼吸道中。镊子要夹紧棉球,一旦不小心把棉球掉到宝宝咽喉部位,会造成窒息。
(3)操作动作要轻柔温和,以免造成不必要伤害。
马牙护理禁忌
有些人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黏膜非常薄嫩,黏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黏膜。
上一篇:新生儿能晒太阳吗?婴儿晒太阳的最
下一篇:什么是婴儿抚触?婴儿抚触的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