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

2018-09-06

什么是核黄疸

相信很多妈妈都没有听说过核黄疸,核黄疸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病呢?核黄疸其实是一种严重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这是大量胆红素涌入血中而引起的,涌入血中的胆红素有一部份是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自由”胆红素(医学上称为游离胆红素)。正是因为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因此它便跨过血管壁,进入脑组织去将中枢神经细胞核染成黄色,所以叫做“核黄疸”。神经细胞被它染色之后,即不能进行能量代谢,于是发生变性坏死。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宝宝患上核黄疸的危险性。


核黄疸的症状

核黄疸的症状,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核黄疸症状一般可以分四期:

核黄疸有什么症状呢?

1、警告期

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大约经过半天到1天进入痉挛期。

2、痉挛期

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经治疗幸存患儿1-2天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4、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活动,头躯干扭转,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哭闹不安,智力落后,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核黄疸后遗症

核黄疸后的患儿多数为手足徐动型脑瘫。由于脑基底核等部位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患儿出现锥体外系受损症状或体征,及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主要表现为四肢不自主的、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紧张时加重;颜面肌肉、发音、构音器官也受累,表现流为口水,咀嚼困难,语言障碍,听力失常等。

核黄疸四联症

核黄疸四联症是恒黄疸后遗症的其中一种,其症状为(1)手足徐动:经常出现无目的、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出现落日眼;(3)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4)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


核黄疸的治疗

核黄疸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妈妈们需要遵医嘱,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

光疗可以治疗黄疸

1、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

2、热量及液体供给。

3、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山转移÷或白蛋白结合位点的药物。

4、光疗。

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宝宝若出现核黄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蓝光治疗,按三甲医院的标准,蓝光疗法每小时只要两元。

5、换血疗法。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胆红素浓度非常高超过18-20mg/dl,且光疗无效的患儿,则选择换血治疗。

6、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7、用药

核黄疸早期以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为主,可静脉补液供给热量,另静滴白蛋白或血浆、地塞米松,口服苯巴比妥、尼可刹米、10%活性炭溶液、琼脂等。


核黄疸的预防

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再能预防宝宝患上核黄疸呢?做好产前检查,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临产前不滥用维生素K及磺胺类等药物。为了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对生后4-10天内新生儿必须密切观察黄疸的进展,随时检测血胆红素浓度。可每天将初生的婴儿放在窗前自然光线下密切观察黄疸,用手按压额头、胸部及手脚心,按压1-2秒钟,然后将手放开,即可观察到皮肤的黄染情况。一旦发现白眼珠发黄、尿布染黄及眼泪发黄,就已是超过生理范围,应立即就医,及早进行治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还看
脑膜炎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吮乳无力
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黄疸
猜你喜欢
别乱给宝宝穿开裆裤
小儿呼吸道感染四个方法来帮你
脐带护理,必看的5个细节
新生宝宝这几点要注意
夏天受伤对付宝宝小伤口
孕妇长期卧床不利于保胎
科学喂养,宝宝健康远离肥胖
幼儿虫牙防备战
溢奶吐奶两回事妈妈要谨慎
宝宝喝酸奶有讲究
什么是脐疝?该怎么处理
孕期胃肠胀气怎么办会影响腹中胎
剖宫产时,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有区
无痛分娩真的一点儿痛苦都没有吗
宝宝冬季皮肤护理攻略
孩子患隐性脊柱裂怎么办?
妈妈感冒吃药还能继续哺乳吗
春季,小心那些疹子
宝宝发烧怎么办新手爸妈过来看
宝宝生病了适合外出旅行吗?
宝宝小鸡鸡怎么变小了有影响吗
7大坚果助你生出健康又聪明的宝
宝宝保暖这3部位很重要
母乳喂养应对涨奶的7大妙法
新妈必知:30岁以上的女性要重
产后如何恢复身材你也是辣妈啦
宝宝吃奶经常呛咳怎么回事
论孕期饮食的重要性这样吃对宝宝
夏日,为宝宝的小肠胃把关
新生儿腹泻原因大全
免疫预防,入园前的“必修课”
宝宝被蚊子叮咬天然止痒法
喂奶时注意防止新生儿窒息
孕妇感冒有良方:四大食补法
新宝宝过新年这些事项需注意
夏天,孩子要警惕这10种疾病
自然生产和催生是一样的
宝宝鼻塞、流鼻涕怎么办?教你各
怀孕后可以吃辣吗?
宝宝10个月可以吃什么样的辅食
这样冲出宝宝爱喝的奶粉
宝宝得了黄疸有什么临床症状
2017幼儿寒假安排建议
孕妇感冒千万别吃药
安全交通:孕期驾乘车需注意
1岁宝宝如何睡眠更健康学
宝宝不得尿布疹妈妈是这样做的
“胎毒”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发烧不要温水擦浴
如何帮助宝宝缓解肠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