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

2018-09-06

什么是核黄疸

相信很多妈妈都没有听说过核黄疸,核黄疸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病呢?核黄疸其实是一种严重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这是大量胆红素涌入血中而引起的,涌入血中的胆红素有一部份是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自由”胆红素(医学上称为游离胆红素)。正是因为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因此它便跨过血管壁,进入脑组织去将中枢神经细胞核染成黄色,所以叫做“核黄疸”。神经细胞被它染色之后,即不能进行能量代谢,于是发生变性坏死。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宝宝患上核黄疸的危险性。


核黄疸的症状

核黄疸的症状,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核黄疸症状一般可以分四期:

核黄疸有什么症状呢?

1、警告期

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大约经过半天到1天进入痉挛期。

2、痉挛期

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经治疗幸存患儿1-2天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抽搐缓解,痉挛减轻和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4、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6月出现,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活动,头躯干扭转,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哭闹不安,智力落后,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核黄疸后遗症

核黄疸后的患儿多数为手足徐动型脑瘫。由于脑基底核等部位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患儿出现锥体外系受损症状或体征,及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主要表现为四肢不自主的、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紧张时加重;颜面肌肉、发音、构音器官也受累,表现流为口水,咀嚼困难,语言障碍,听力失常等。

核黄疸四联症

核黄疸四联症是恒黄疸后遗症的其中一种,其症状为(1)手足徐动:经常出现无目的、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出现落日眼;(3)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4)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


核黄疸的治疗

核黄疸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妈妈们需要遵医嘱,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

光疗可以治疗黄疸

1、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

2、热量及液体供给。

3、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山转移÷或白蛋白结合位点的药物。

4、光疗。

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宝宝若出现核黄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蓝光治疗,按三甲医院的标准,蓝光疗法每小时只要两元。

5、换血疗法。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胆红素浓度非常高超过18-20mg/dl,且光疗无效的患儿,则选择换血治疗。

6、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7、用药

核黄疸早期以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为主,可静脉补液供给热量,另静滴白蛋白或血浆、地塞米松,口服苯巴比妥、尼可刹米、10%活性炭溶液、琼脂等。


核黄疸的预防

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再能预防宝宝患上核黄疸呢?做好产前检查,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临产前不滥用维生素K及磺胺类等药物。为了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对生后4-10天内新生儿必须密切观察黄疸的进展,随时检测血胆红素浓度。可每天将初生的婴儿放在窗前自然光线下密切观察黄疸,用手按压额头、胸部及手脚心,按压1-2秒钟,然后将手放开,即可观察到皮肤的黄染情况。一旦发现白眼珠发黄、尿布染黄及眼泪发黄,就已是超过生理范围,应立即就医,及早进行治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新生儿核黄疸是怎么回事 核黄疸的治疗”还看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新生儿感冒
新生儿感冒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
猜你喜欢
儿童常用的十种免疫接种疫苗
刚打预防针宝宝怎照顾
怎样安排宝宝免疫计划
新生儿一年要注射哪些疫苗?
新生儿应如何接种疫苗
小儿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预防接
打了卡介苗一生不患病吗
什么是百白破预防针?为什么要连
打乙肝疫苗遵循“016”原则
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小儿预防接种的时间、种类及接种
注射卡介苗后咋没动静
疫苗的新发展
新生儿的免疫接种措施
专家:加强针不能漏
疫苗接种失败怎样补救
疫苗接种的原理与禁忌
打三针防乙肝一生
要不要接种hib疫苗
新生儿一年要注射哪些疫苗?
外皮擦伤慎打破伤风针
怎样预防乙型脑炎
乙型肝炎疫苗有哪几种
小儿注射乙肝疫苗为何没有效果?
疫苗注射防新生儿乙肝
接种卡介苗后有啥反应
接种预防结核病效果好
及时接种能有效防疾病
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报道
疫苗接种后有哪些不适
肺炎球菌疫苗的概述
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卡介苗注意的事项
为啥一出生就打卡介苗
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服糖丸后别马上喂热水
出生不打维K后果严重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的
一次接种多数人可终身免疫
接种乙肝疫苗需打三针
什么是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一定要按时
新生儿要接种乙肝疫苗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母亲该如何才能
小儿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流脑疫苗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小儿为何要预防接种
什么是免疫、计划免疫
接种乙肝疫苗首针最关键
宝宝的接种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