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成长发育 >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

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

2017-05-10

牙齿是评估宝宝内分泌与骨骼系统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佝偻病、营养不良、呆小病、先天愚型等疾病临身的警号,所以像关注体重、身高等发育指标那样关注宝宝的牙齿发育,便成为称职父母的基本功之一。

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1

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宝宝的牙齿发育包括乳牙与恒牙发育两个阶段。其实,宝宝出生时,乳牙已经在牙床里发育完成。

1岁内:

宝宝生后6个月(可早自4个月,晚至10个月)冒出第一颗牙,以后大约每个月冒出1颗新牙,出牙数可概括为一个公式:月龄-4(或6)。

乳牙的萌出很守秩序,顺序是:下面的两颗正中切牙——上面的两颗正中切牙——上面紧邻中切齿的侧切牙——下面的侧切牙。

1岁后:

乳牙继续萌出,顺序是:下面两颗第一乳磨牙——上面两颗第一乳磨牙——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上面的尖牙——下面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面两颗第二乳磨牙。

2岁半~3岁左右:

乳牙出齐,上下各10颗,左右对称,共20颗。

特别提醒:

1.宝宝乳牙的萌出有一个大致时间表,但不固定,并受到遗传、营养、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明显,前后相差半年都属正常,可早自4个月,也可晚至10个月,早产儿更要晚几个月才出牙。只要宝宝身体健康,营养正常,即使晚至1周岁时才出第一个乳牙也没有关系,不必担忧。另外,出牙早晚尚有性别差异,一般女宝宝略早于男宝宝。

2.如果到了1岁还没有出牙迹象,很可能有问题,如患有佝偻病等,需要向医生咨询。

3.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可能有流口水、牙龈肿胀等不适感,但较轻,如果较重,宝宝总是使劲大哭,也要看医生,弄清是否存在病理情况,并给予正规处理。

4.宝宝的乳牙掉了要及时就医,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7岁时掉了乳门牙可以不用处理,因为这正是恒门牙快要萌出的时间。

乳牙健康发育7要点乳牙是宝宝的第一副牙齿,不仅与孩提时代的食物咀嚼功能、营养消化吸收密切相关,而且对面骨、牙弓的发育以及日后恒牙的萌出、生长及排列也很关键,故积极落实各种促进与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1.做好孕期保健。

宝宝的牙齿发育最需要钙、磷、铁、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1、D等的支持,供足营养便成为保护牙齿的关键之举。宝宝乳牙甚至恒牙的营养应从孕期抓起,以钙为例,从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1年,孕妈妈都要注意补充。此外,孕期还要慎用药物,很多药物(如四环素)对胎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

2.供足营养。

宝宝出生后尽量采取母乳喂养,宝宝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宝宝改吃普通膳食后宜多安排豆制品、奶类、鱼虾以及各色蔬菜等食物。

3.教宝宝勤咀嚼。

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预防牙列畸形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宝宝出生后仅4个月颌骨与牙龈就已发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当乳牙萌出以后,更应吃些富含纤维、粗糙耐嚼、有一定硬度的食品(如蛋黄、米粒、果屑、豆芽等),以便更好地促进牙弓、颌骨、面骨的正常发育。随着咀嚼能力的发展,可将苹果、小胡萝卜、黄瓜、玉米等纳入宝宝食谱。新鲜水果耐咀嚼,而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会把牙齿清洗干净,同时增强咀嚼功能,护齿效果好。

4.做好宝宝口腔卫生。

宝爸宝妈将干净的纱布套在食指上,或用棉签蘸淡盐水、淡茶水或0.05%氟化钠漱口水,对萌出的乳牙从唇面到舌面轻轻擦洗揉搓,对牙龈轻轻按摩。

2岁左右要教会宝宝漱口,3岁以后则应教会其刷牙,并逐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每次进食后都要给宝宝喂点温开水,以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

5.预防龋病。

切不可认为只有恒牙才会与龋病结缘,乳牙其实更容易受害。奥妙在于乳牙矿化程度低,耐酸性差,而宝宝所吃的食物又软、黏稠、糖分高、易产酸,加之睡眠时间长,口腔多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少,自洁能力差,利于细菌生长而致病。故要少吃甜食,吃甜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并适时到医院牙科检查,一般3岁左右至少应去医院检查一次,以后则每隔半年看一次牙科医生。

6.避免宝宝经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动作。

尤其是4岁以后,一定要彻底纠正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

7.经常检查宝宝牙齿。

发现小乳牙早失、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应及早去医院口腔科处理,以免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

巧招应对出牙症状出牙虽是一个生理过程,但仍会带来一些不适感,如流涎、发烧、牙龈不适(包括肿、胀、痛、痒等)、牙床出血等,尤其是较为敏感的宝宝,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如何应对呢?

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2

1.流口水、咳嗽。

宝宝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仔细查看宝宝口腔,可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过多的口水可能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但较轻。不必特殊处理,做好卫生即可。

2.发烧。

见于出牙困难、牙龈肿得较厉害的宝宝,热度不会很高,物理降温(如温热水擦浴、冰敷等)即能解决问题。如果热度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百服宁、泰诺等退烧药物

3.疼痛。

由出牙过程中牙床发炎所致,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较为明显。可给宝宝一些能咀嚼的东西,如磨牙器或湿毛巾,并喂点凉食。

也可按摩宝宝的牙床,做法是:宝爸宝妈把手洗干净,用手指轻而稳地摩擦宝宝牙床。

4.牙床出血,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

可用冷敷法,降低疼痛并加速出血的吸收。

5.睡眠不安。

长牙不分白天黑夜,故不适感可影响宝宝睡眠,导致宝宝睡不踏实甚至出现烦躁情绪,多见于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此时可参照疼痛的处理方法。

6.啃咬。

宝宝出牙过程中可能一反常态,爱啃咬,目的是想借啃咬的力量,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以缓解胀痛感。父母不妨迎合宝宝的需求,给予咬牙胶、磨牙棒、安抚奶嘴等作为啃咬物。还可自作磨牙棒,如胡萝卜磨牙棒(将新鲜胡萝卜洗净,刨去外皮,切成食指粗细,隔水蒸至外软内硬的程度,不加调料)、香菇磨牙饼(香菇去除根蒂,保留顶盖,加水煮熟即可。小宝宝最好用新鲜香菇,稍大些可改用水发香菇,更耐嚼)、啃咬巾(消过毒的全棉小手巾)等让宝宝啃咬。

啃咬时要注意,要在宝宝坐立并有大人在旁看护时啃咬,以免宝宝发生危险。

特别提醒:

1.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数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少数不适感也会在牙齿萌出后好转或消失,父母大可不必紧张。

2.出牙期间宝宝可能出现其他健康问题,如腹泻、发高烧、鼻塞、身体皮疹、呕吐等,不要轻易地一概归咎于出牙,应及时看医生弄清情况,并分别予以处置。举例:如果宝宝出现拉耳朵、摩擦脸等动作,既要考虑到出牙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尤其是长臼齿时,还要想到耳朵是否受到感染(如中耳炎),分辩不清时最好看医生。

全方位保护恒牙当宝宝长到6岁左右,乳牙无论数目、大小还是咀嚼力量,都开始适应不了长大了的颌骨和增强了的咀嚼力,便陆续发生生理性脱落,代之以恒牙出现,这意味着宝宝进入了牙齿发育的新时期——换牙期。

与乳牙相比较,恒牙更需要保护,因为它将伴随宝宝一生。保护恒牙需抓住以下几点:

1.纠正毁牙习惯。

宝宝在换牙期容易做一些习惯动作,可给牙齿带来伤害,如乱舔舌头、咬嘴唇、偏侧咀嚼、不良睡眠习惯、乱剔牙等应及时纠正。

2.注意观察宝宝出牙情况,并酌情处理。

恒牙萌出困难、乳牙晚脱、六龄牙龋坏、最后一颗乳磨牙过早丧失等,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3.善待即将下岗的乳牙。

如乳牙虽已松动但尚未脱落,不宜自行去摇落它,最好到医院拔除,否则易引起创口感染;如果到了换牙期乳牙仍不“下岗”,以致新旧牙并存,造成相互重叠,应及时拔掉乳牙,为恒牙的发育腾出空间。

4.不要伤害“虎牙”。

“虎牙”即尖牙,尖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一颗牙齿,它撕裂食物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牙齿所不能替代的,故不得伤害。若需矫正,医生也是通过拔除第一或第二双尖牙达到矫治目的,不能伤及尖牙分毫。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相关文章
88厘米袖珍女孩产子:男婴重4
罗圈腿会遗传吗使用纸尿裤会让宝
2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宝宝长牙要注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学习爬坐
看过“宝宝牙齿发育全过程”还看
徐若瑄晒爱子面部特写大眼睛高鼻
宝宝听力发育
9个月宝宝补钙
宝宝头发稀少
为什么宝宝会长奶瓶龋?
猜你喜欢
新爸妈如何给早产宝宝进行护理?
给新生宝宝戴手套有哪些危害呢?
新生儿肚脐出血是怎么一回事?
让宝宝拥有细腻皮肤的食物推荐
新生儿出生后的脐带护理
帮助宝宝坚固牙齿的零食汇总
孩子健康零食汇总
肺炎宝宝食谱及饮食禁忌
新生儿的眼睛该如何护理?
宝宝腹泻的六大原因分析
冬天给宝宝穿开裆裤好吗?
产褥期间如何科学的进行喂奶
冬天如何给新生宝宝穿衣服?
新生儿患天疱疮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口腔护理的2个技巧
新生婴儿“背带”的选择及使用方
给宝宝按摩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新生儿游泳训练要安检并监护
有助于孩子脑部发育的零食推荐
产后恢复该如何给新生儿喂奶?
家庭护理:宝宝肺炎的治疗方法
产褥期间如何正确的呵护宝宝?
如何给呕吐的婴儿进行呵护
如何提升新生婴儿的嗅觉能力
新生儿窒息时的抢救与护理方案
宝宝护肤,妈妈千万不要陷入误区
新生儿患硬肿症该如何进行护理?
母乳可促进宝宝的听力发育
新生儿护理的3大注意事项
超全!专治婴儿咳嗽食疗偏方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
怎样给新生宝宝进行奶瓶喂养?
测量宝宝体温时应注意什么?
有助于明亮宝宝大眼的零食推荐
给新生儿更换尿布的具体步骤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5个护理措施
不能给新生儿和婴儿剃光头的原因
哪些新生儿护理的技巧不可忽视
如何给新生宝宝晒太阳呢?
引起新生儿腹泻的原因与治疗对策
宝宝冬天脸红的原因是什么
母乳喂养可促进宝宝的触觉发展
新生婴儿感冒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如何呵护小宝宝的耳朵健康?
新生儿发热时的5个护理秘诀
给宝宝修剪睫毛会产生哪些危害?
如何正确的给宝宝洗澡
母乳可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帮助宝宝强健骨骼的零食推荐
新生婴儿的枕头应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