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产对心脏的损害-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孕期百科 >孕期保健 >怀孕、生产对心脏的损害

怀孕、生产对心脏的损害

2016-10-13

  甜蜜的负荷!

  孕妇的心血管系统自怀孕早期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与适应,才能因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血液量增加40〜50%,心脏输出量会增加30〜50%,心脏跳动每分钟增加10〜20次。这些变化自孕期的第5〜8周就开始产生,至第二孕期时(第3〜6个月)达到变化的高峰。

  在生产时由于子宫收缩,会有额外的300〜500㏄的血液进入循环系统,此时加上心跳速率增加,心输出量会比怀孕前甚至增加多达80%!分娩后第2〜6周,产妇的体循环系统才会渐渐的回到怀孕前的基础值。

  简而言之,怀孕、生产确实会让心脏负荷增加不少。但这些变化对于健康的孕产妇而言,多半不至于造成严重影响,应该只是「甜蜜的负荷」!

  一般妇女,怀孕、生产也要当「心」?

  原本没有心脏疾病的妇女,怀孕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心脏血管并发症,整体机率为1〜4%。这些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子痫前症(Preeclampsia)、妊娠高血压(Gestationalhypertension),甚至是胎盘剥离与梗死等高危险性的并发症,统称为 maternalplacentalsyndromes(MPS)。

  常见的MPS危险因子包括:年过40岁的孕妇、过去病史曾发生过妊娠高血压、多胞胎、葡萄胎、孕妇本身已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孕妇严重超重(即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于30,BMI=体重kg/身高m²)、怀第一胎或与新伴侣所怀的第一胎、胎儿水肿、羊水过多、红斑性狼疮等等。

  目前的研究认为,传统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与抽烟等,在这些产生怀孕时心血管并发症的妇女中更为常见。而产生MPS之孕妇比起没有MPS的孕妇,增加了孕期时两倍以上的住院风险。

  除了在孕程中所增加的风险之外,子痫前症与妊娠高血压也会对孕妇将来的人生与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英国必治妥大学医学院专家团队所发表之论文,子痫前症、妊娠高血压增加大约30%的心血管疾病之风险,而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ic)也增加了26%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怀孕、生产对心脏的损害”相关文章
如何控制怀孕期间饥饿感?
孕期营养怎么保证孕期怎么吃比较
怀孕期间症状怀孕期间注意事项
孕妈妈冬季要如何养生?
孕期吃红枣补血别和葱搭配
看过“怀孕、生产对心脏的损害”还看
孕期防辐射
服用叶酸你最想知道的事
孕期私处护理
孕妇体重
孕期浮肿
猜你喜欢
产后催乳食谱:乌鱼通草汤
产后补血益气食谱:芝麻黑豆浆
产后营养粥品有助于妈妈恢复
哺乳期妈妈补虚正气粥
当心宝宝打鼾可能是生病
生首胎和二胎的区别二胎如何备孕
关于手足口疫苗的那些事你知道吗
产后营养食谱:虾仁馄饨汤
孕期肚子疼咋回事是生理还是疾病
喂母乳有多辛苦大家不知道的三件
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食谱
产后补养食谱:蒸酿豆腐角
怀孕还来月经吗怀孕后来月经怎么
产妇滋补食谱:莲藕炖排骨
具有催乳疗效的乌鱼通草汤
二胎出现这五种情况仍要剖腹产
月子期如何做鸡汤更健康更营养呢
产后防伤口发炎食谱:四神猪肝粥
关于请月嫂的忠告一个妈妈的血泪
产后下奶营养美食丝瓜猪蹄汤
夏天坐月子也可以这么舒适
产后营养食谱:补髓汤
宝宝打嗝怎么办怎么让宝宝停止打
产后催乳食谱
秋季小儿清热去燥食谱推荐
擦宝宝屁屁是卫生纸好还是湿纸巾
产后素食调理四个原则你知道吗
简单又实用的技巧助你产后减肥成
宝宝“哭晕”是怎么回事
胎动会肚子痛吗一天胎动多少次算
推荐四款助产美食轻松分娩
孕妇可以喝蜂蜜水吗蜂蜜水的好处
产妇生血通乳食谱:鲢鱼丝瓜汤
怀孕多久会有反应怀孕初期的症状
产后营养食谱:小炒虾仁
产后开胃食谱:花生大米粥
素食妈妈坐月子可以这样吃
产后补血通乳食谱:酸菜猪手煲
月子期间最全的食谱
治疗孕期腰痛的5个妙招
产妇通乳利水食谱:干贝浸三丝
产后营养食谱:红糟鸡胸
怀孕手机放哪里孕妈前三个月注意
鲫鱼通乳汤的做法
助产食谱:空心菜粥
产后瘦弱者食谱:芹菜炒鳝鱼
高龄产妇做产检切勿过度检查
早产有什么症状如何避免早产
孕妇应注意孕期保健
孕期饮食提醒周周饮食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