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恐惧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3-6岁百科 >儿童心理与性格 >儿童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

2015-03-02

什么是儿童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指的是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黑暗,怕陌生人,甚至对代表某些事物的词语也会发生恐惧。儿童恐惧心理的危害儿童恐惧若经常发生,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严重者可导致心身疾病或者精神疾病。

儿童恐惧心理的表现

恐惧反应可表现为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对抗,这在孩子接受医疗时(如注射药物)表现最为典型。儿童恐惧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瞳孔扩大,手抖,严重者可呈现紧张惊恐状态,面色苍白,肢体软瘫,甚至一时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儿童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一些年轻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一个人熄灯睡觉,不敢去接触小狗小猫之类的正经小动物,还有的孩子十分害怕打雷闪电等等。这种现象即为心理学上所说的一种恐惧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儿童恐惧的对象是随年龄增长、经验丰富而改变的。幼童多对动物、陌生的物体或突然失去身体支持等感到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便对想象中的一些动物、黑暗及有伤害性的威胁感到恐惧;且年龄越大,其主观想象的、预料的危险引起的恐惧越多。引起幼儿恐惧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熟悉的情境发生意外的变化。儿童在习惯的情境中已形成适应性的知觉模式,有一定的对会方法,而当情境变化时,本已掌握的对付方法就会“失效”,使儿童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第二,受他人恐惧情绪的感染。儿童在看到、听到别人处于恐惧状态中时,即使自身处境并无任何引起恐惧的因素也会坐立不安,受到感染。如听到恐惧影片中人在惊恐状态下的喊叫,他会感到毛骨悚然。或听到成人讲一些鬼怪故事后,由于无知及大人的消极暗示,其内心也会产生恐惧感。

第三,后天的经验所致。它是通过条件反射产生的,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线”便是这个道理。儿童幼时如果受到恫吓或遇到的刺激较强烈,以后即使碰到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如最初被一黑狗咬过,由怕黑狗到怕所有的狗,继而怕所有的四足动物。这是一种心理泛化的作用。

如何克服儿童恐惧心理

1、儿童恐惧心理的矫正方法很多,其中最简便而有效的是“示范脱敏法”,即让儿童有保护地逐步接触恐惧对象,逐渐消除恐惧心理。例如,儿童对黑暗处,要以先抱着或拉着他的手走过黑暗处(暗室或野地),同时告诉孩子黑暗并不可怕。经过一两次,待孩子适应后,可改为陪着他通过黑暗。再后可和孩子一先一后,保持一段距离分别通过黑暗。最后让孩子单独通过黑暗。经过这样的锻炼,孩子也就不再惧怕黑暗了。儿童恐惧心理的矫正实际上是对儿童勇敢精神的训练。训练中可辅以奖励的办法,当孩子表现勇敢,不恐惧时就立即予以奖励和表扬。

2、语言解释法 儿童惧怕某事物,常是因为无知,不了解该事物。一旦明白真相,其恐惧心理便会自然消除。如儿童对雷电的恐惧,教师、家长可向儿童说明雷电产生的简单道理,从而消除他对雷电的恐惧,并说明不足惧怕的理由,成人此时最好还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表情。

3、转移注意法 顾名思义,即当儿童看到、听到所怕的事物时,成人可用玩具或语言来分散他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从惧怕对象上转移,从而忘掉恐惧。

4、榜样示范法 老师和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老师和父母要做好榜样。一方面,不要用恐吓类的话语刺激孩子,如用鬼神、毒蛇、老虎来吓唬孩子,虽然能奏效一时,但在孩子的心灵上却播下了恐惧的种子,是得不偿失的。另一方面,父母要加强孩子行为习惯的指导,以坚毅勇敢的行为影响孩子,培养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

如何预防儿童产生恐惧心理

一、是不溺爱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溺爱对儿童心理发展是最有害的。对孩子溺爱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度保护,看见孩子有一点恐惧表现就立即带孩子避开恐惧对象,使孩子失去了许多锻炼勇敢精神的机会。长此下去,对孩子坚强个性的塑造是绝无好处的。被溺爱的孩子大多胆怯,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这样,其恐惧的发生率会更高。

二、是对孩子不宜反复无常

有些家长一会儿说孩子应该这样,一会儿又要求孩子那样,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做对做错都挨批评,就会形成行为恐惧的心理。因此,成人对孩子的教育要规范,前后要求要一致,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也要一致。

三、是父母不可随便对孩子发脾气

孩子对父母过分惧怕,会整日心神不定,看父母脸色行事,怕父母无缘无故发脾气,怕自己无缘无故受罚,以致形成畏畏缩缩的坏习气。

四、是不要过分责难孩子

孩子做错了事可有节制地表示气恼,正确运用孩子对做错事的恐惧心理,教育和引导孩子学好,不能过分责难。过分责难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恰当地运用儿童的恐惧心理,可以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和激励。例如,运用儿童对做错事的恐惧心理,引导儿童行为规范化;老师利用学生对坏成绩、不及格的恐惧心理,引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做好学生;利用孩子对爬高或其它危险情境的恐惧心理,指导孩子选择安全、健康的游戏或玩耍方式。

如何看待儿童恐惧心理

成人对儿童的恐惧心理不要大惊小怪,要给予耐心的解释,给予安慰和鼓励,给孩子壮胆,帮助孩子消除恐惧。

查看全部

上一篇:儿童性格培养

下一篇:儿童攀比心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儿童恐惧心理”相关文章
四五岁宝宝的生活本领你知道吗
孩子内向
孩子逆反心理
儿童攀比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
看过“儿童恐惧心理”还看
儿童性格培养
宝宝害羞
儿童恐惧心理
孩子入幼儿园变内向
四五岁宝宝的生活本领你知道吗
猜你喜欢
孕妈妈为了保持身材不吃晚饭大错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哺乳期新妈妈可以尝试的运动减肥
新生儿护理时的6大重点
需要避免护理宝宝的误区有哪些?
新生儿的正确护理要点
奶水不足有法可通
春季婴儿房装修有太多规则
生育一胎与二胎,产假待遇有什么
产后怎样才能让剖腹产瘢痕长好
专家:如何选择产科医院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产后恢复护理需避开哪些误区呢
为新妈妈归纳出的食物瘦身法则
做好运动帮你顺产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有利于新妈妈产后瘦肚子的八种运
富人超生用高科技借腹生子
产后哺乳,该如何避免乳房下垂的
新妈如何赶走产后肚子上留下的问
剖腹产手术后要注意
孩子出生了宝宝户口怎么办
补习分娩重要时刻一览表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金猪潮”引发资源失衡
新妈产后恢复过程中不宜犯的错误
不利于新妈产后身体恢复的6个小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分娩时晚剪脐带对婴儿健康更有利
产后减肥不用愁八种方法来解忧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产后减肥,不宜做这些傻事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产后如何让子宫得到更好恢复的时
剖腹产女性要如何减肥效果最佳
产后如何快速减肥恢复魔鬼曲线呢
新妈妈产后减肥不可听信哪些谣言
富人超生六种方式
产后新妈妈睡眠不好将会给身体带
药物流产后注意事项及调养方法
富人超生用高科技借腹生子(2)
妇女产后如何来改善健忘的记忆呢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自己分娩,没那么可怕
女性流产后的五个注意事项
英研究发现妇女分娩后多受病症困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及保健常识《
产后妈妈出现哪些现象属于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