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他们常常会在不自觉中突然就有了吸嘴唇、吮拇指、啃指甲、抠鼻子、摸小鸡鸡等行为。宝宝出现这种行为原因有很多,比如精神紧张,内心感觉焦虑,对指甲、嘴唇、鼻子、小鸡鸡等产生了好奇,厌倦了某项活动而感觉很无聊,感受到某种压力,或者仅仅是某一次无意识中有了这样的一种行为,突然就对这个事情发生了兴趣。此外,这个部位感觉有些不舒服等等,也都可能导致宝宝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这些习惯中,啃指甲可能是最常见的行为之一。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啃指甲的习惯,不少孩子的这种习惯甚至延续到成人期。大约有1/3的小学生,过半数的青少年都保留着啃指甲的习惯,虽然很多仅仅是偶尔为之。宝宝这些行为并不会延续终身,等她进幼儿园或者上学后,因为别的小伙伴的嘲笑,或者因为有更多更有趣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很可能突然对这些事情失去兴趣,进而改掉这样的习惯。
发现宝宝有上述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宝宝克服这个习惯:
1.别让宝宝的小手、小嘴闲着仔细观察,看看宝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热衷于这些行为,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坐在车上感觉很无聊的时候等等。每逢这个时候,给她准备一些替代品,比如手指偶、安抚奶嘴、可以挤压的软球或者宝宝喜欢的其他玩具等,将这样的玩具塞进她的手里,或者将安抚奶嘴塞进她嘴里,他就会有些事情可作,就会忘却啃指甲的工作。
2.消除宝宝相应部位的不舒适感当宝宝的指甲过长或者凹凸不平时,他会感觉不舒服,大点的宝宝可能觉得指甲的模样太丑,所以他可能想要啃啃他的指甲,用自己的小牙把他们“修剪”得更加舒适一些,更加漂亮一些。同样的,如果宝宝鼻子不舒服,她会去抠鼻子,小鸡鸡不舒服,她就会去摸小鸡鸡。所以,父母一定要记得及时给她清理这些部位,保证这些部位比较舒适,防止因为这些部位带给他的不舒服感而刺激他的这种行为。慢慢的,她的这种行为就会淡化。
3.别过分在意宝宝这些习惯对宝宝来说,上述的习惯更多的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直到你注意他的行为,用你的方式,比如呵斥他,把他的小手拿开。因此,父母的唠叨和惩罚对改变他的这一行为习惯不会有什么大的帮助。相反,过分地关注宝宝的这一行为习惯只会让他啃指甲啃得更加频繁。
时间长了,父母的唠叨和惩罚会让他不堪负重,于是他会更加依赖这种行为来排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因为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来说,他根本就理解不了这是父母的一种惩罚措施,相反,惩罚只会更多地提醒他反复回味啃指甲的快乐,使他的行为朝着父母期望的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这些行为,一定不要大惊小怪地对待她,而要淡看他,通过转移她的注意力来帮助他忘却这个行为习惯。
如果父母实在无法忍受她的这种行为,那就明确地告诉她:“我知道你忍不住想……但是我不喜欢看到你这样,所以我要到别的房间呆一会儿。”当父母离开宝宝的视线,他的注意力就会从指甲转移到父母的身上,于是他可能会停止啃指甲,去寻找自己的父母。并且这种处理方式也不会因为父母给予他压力而加重他的这种行为习惯。
4.消除导致宝宝紧张的因素搬家,父母离异,幼儿园新生不适应园内生活,受到父母的冷落,在幼儿园被老师训斥,被小朋友们冷落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宝宝产生心理压力。大一点的宝宝,父母可以耐心地和他聊聊天,引导他说说自己经历的事情,给他一些心理疏导。还可以问问他做这些事情时的感受,如果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他可能心里会觉得好受一些。小的宝宝还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父母要多一点时间与精力关注他,通过观察或者询问他周围的人,比如保姆、幼儿园老师等等了解他可能经历了一些哪些对他构成压力的事情,然后想办法帮助他摆脱这些压力。比如,搬家后多陪伴他,带他熟悉周围的环境,父母离异后,父母双方都要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在幼儿园遇到困难可以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和老师一起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5.和宝宝联合起来克服这些的习惯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已经明白一些道理,父母可以给他讲讲这些习惯有什么不好,和她一起商讨怎样去改变这一习惯,然后大家一起努力来达成目标。当她有这些行为的时候,可以跟他约定一些提醒他的方式,一旦她忘了,父母就可以通过这些约定的方式,比如轻轻地碰碰他的小身子,发出某种声音等来提醒他。也可以通过一些替代的动作来帮助宝宝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父母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宝宝,她就不会有心理压力,自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
6.必要时带宝贝看医生大多数2岁左右的宝宝都会沉溺于一个以上类似这样的行为习惯中,比如吮拇指、抠鼻子等,就像有一天他们不再需要尿布或者安抚奶嘴一样,总有一天,他们会自动摆脱这些行为。当然,如果宝宝的这些行为同时伴随其他行为,比如她常常把指甲撕咬掉,甚至把手指尖啃得血淋淋的,把指甲啃下来嚼碎了往下咽,或者伴随有其他自残行为,比如老是拔自己的眉毛、头发,甚至啃自己的皮肤等等,这可能预示着她正在经历他这个年龄无法承受的一些心理压力,或者精神上感觉过分紧张,这时最好带她去看医生。
上一篇:为治两岁宝宝发烧全家险因它丧命
下一篇:80后父母必看必读:幼儿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