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0-1岁百科 >成长发育 >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

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

2016-07-29

宝宝出生后,亲朋好友最爱问的问题:出生体重多少?一次喝奶多少毫升?几个月后,大家仍然继续关心孩子的体重、奶量,如果有模拟的对象,就会听到“王大妈的外孙才几个月大,已经18斤了”、“二婶家的金孙一次都喝180ml,养得胖嘟嘟”、“宝宝这么小一只,你这个妈妈怎么养的啊?到底有没有喂孩子喝奶?”

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1

一、身高体重头围综合身高、体重与头围等3项指标,可了解宝宝成长状况。

1:体重

宝宝的体重反应营养状况,这也是最容易得到的能判断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95%的足月新生儿体重在2.5至4.0公斤,男宝宝平均体重会比女宝宝来得重一些。通常宝宝满月的体重比出生时多1公斤,4个月大时为出生时的两倍,满1岁则为出生时的3倍,2岁约12公斤,之后,大约每年增加2至3公斤。

2:身高

随着骨骼发育,身高亦有所改变。一般而言,95%的足月新生儿身高在45至55厘米之间。出生起到满6个月,平均每个月会长2.5厘米,第7个月起到1岁,每个月平均长1.3厘米,整体而言,满1岁的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然后,长高速度会变慢,不过每年仍有一定的成长空间。2岁前,宝宝身长是躺着以皮尺量或使用较为准确的身高测量板测量;2岁后则是量站立的高度,因此在2岁时的生长曲线会有落差。

3:头围

足月新生儿头围约33至35厘米,2岁前,宝宝的脑神经仍在发展,但以第一年的成长速度最快,3岁时的脑容量已达成人大小。头围成长速度太快或太慢,可能是结构有所异常,如果头围大于97个百分位或小于3个百分位是有意义的异常,即应积极就医检查。

二、持续定期量测生长曲线是连续性的,无法只看某一个时间量出来的落点,必须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将不同时间所量出的落点连成线,以看出是否有依循生长曲线的走势。通常宝宝在6个月大前,因配合疫苗注射时间(满月、2个月、4个月、6个月),几乎每一两个月都有机会为宝宝量体重、身高与头围,之后,9个月大时可再做一次健检以追踪生长发育,不过,父母多半因没有要接种疫苗而省略,由于宝宝不满一岁,体重与身高不应由父母自行量测,若有就医看诊机会,可要求医护人员帮忙量测,以掌握宝宝的生长状况。

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2

由于每一个宝宝的体质、遗传与喂食等因素有所差异,生长曲线可能未必依循同一条曲线走,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曲线偏离超过两条曲线(高于或低于二个曲线间)的情况,必须请医师评估检查。一旦确定有生长过于快速或缓慢的情况,必须找出造成原因,以寻求改善方法。

短时间内偏离超过两条生长曲线其实并不容易,即使宝宝处于厌奶期,体重也不致掉太多,且身高会持续生长;若是生病,也多是短期食欲不佳,只要复原,重振食欲,少掉的体重很快又能补回。加上年龄满6个月后,宝宝开始会坐会爬,活动量大,甚至吃辅食的状况不好,都可能会让体重“原地踏步”,不再像出生前6个月的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是否有偏离生长曲线的状况。宝宝吃辅食很重要,当宝宝4个月大起,可尝试吃辅食。

三、宝宝按自我步调成长虽然3%~10%的宝宝,会被视为瘦小,但平日吃好、睡好、活力不错、发展也正常,仅是这些数据仅作参考而已,父母倒也不用过分担心。宝宝是胖是瘦,有时与个人价值判断有关,

宝宝生长状况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有关,也与后天的营养、环境与健康等因素有关,不应忽略宝宝有自己的成长步调,只要宝宝的身高体重,稳定按照自己曲线幅度成长,精神与活动力不错,发育正常,父母无须过度担心,当然也不需以此跟别人相比!除了生长状况外,宝宝的大小肌肉及相关心智发展在5个月大到1岁的阶段发展变化大,也需要父母给予适度关注,以兼顾宝宝的身心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相关文章
88厘米袖珍女孩产子:男婴重4
罗圈腿会遗传吗使用纸尿裤会让宝
2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宝宝长牙要注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学习爬坐
看过“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指标”还看
新生儿惊人的运动能力,原来是这
4个月宝宝补钙
宝宝发育迟缓
读懂萌宝的那些“怪”事儿
宝宝补钾
猜你喜欢
早产儿也能用手分辨形状
早产的临床表现
早产儿喂养和视听刺激
早产儿脑积水可用“洗脑”疗法
早产宝宝应和父母“心贴心”
新生宝宝大脑智力开发(四)
早产儿出院一周得回来复诊
鸡皮疙瘩是怎么产生的
当心高氧下早产儿失明
新生宝宝太乖不正常
早产宝宝的接种注意及禁忌
像袋鼠一样照顾早产儿
十种新生儿的异常现象
新生宝宝大脑智力开发(一)
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区别
宝宝出生体重超9斤易患关节炎
喂哺早产宝宝的5项须知
新生儿的心理健康特点
产后催乳需防乳腺炎的病发
好心情为你带来充足的乳汁分泌
宝宝小枕头大学问
凌潇肃儿子出生,宝宝寡言少说话
早产儿护理需知
寒冷冬季也要防宝宝“中暑”
新生宝宝的语言智力开发(二)
足月小样儿父母5大注意要点
冬季早产儿受凉易患硬肿症
体重过轻早产儿易患抑郁症
护理早产儿的临时妈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的多项要点
新生宝宝大脑智力开发(三)
早产儿更需要精神抚慰
怎样应对新生儿的三大状况
早产儿大脑受损对男孩影响明显
早产宝宝怎么补维生素?
哪些胎记需要专业治疗
早产儿护理三大注意
警惕新生儿黄疸伤耳
给早产儿按摩的17种手法
早期营养过多并非好事
要科学对待新生儿黄疸
预防早产儿从孕育时开始
喝草药去胎毒易造成危害
3岁以内的宝宝吃这些,冬季不感
肌肤之亲促早产儿成熟
早产儿呵护的4个方面
新生儿睾丸未下降是咋回事
解读新生宝宝药瘾症
早产儿如何预防脑瘫?
早产儿“追上”足月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