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分娩百科 >产前准备 >几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

几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

2016-07-11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几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

(1)根据末次月经计算

此种方法最常用且最简便,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规律,每28-30天行经1次,末次月经又记得准确。就可以用公式计算,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若按农历计算,其月份也是加9或减3,日期应加14。

例如末次月经第一日为2002年4月24日,预产期应为2003年1月31日;如果末次月经第一日为农历2002年4月24日,预产期应为农历2003年2月8日。

每3周来1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0天-1周=39周;

每4周来1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0天=40周;

每5周来1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0天+1周=41周。

你知道如何推算预产期吗?

(2)按引起妊娠的性交日期

从性交日期起第266天,即为分娩的预定日期。

(3)按早孕反应出现的日期计算

有的妇女月经周期不规律,或忘记了末次月经日期,或产后、流产后月经尚未来潮又怀孕了,只要记得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也可以用以推算预产期。因一般早孕反应出现在6孕周左右,故计算公式为:

预产期=早孕反应出现日期+34周。

(4)按子宫底高度计算

用测得的子宫底高度数值对照正常值表,可知相当的孕周,在此日期上加40周的得数为预产期。

一般情况下,实际的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

(5)按出现胎动的日期计算

初产妇胎动约于第18孕周出现,经产妇因为有了经验,比初产妇提前2周,即在16周末已能感觉胎动。故计算公式为:

初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2周。

经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4周。

通过以上方法,孕妇可以自行推算获知宝宝出生的日期,另外如果孕妇既记不清末次月经时间,又无早孕反应,且还未感知胎动时,可由医生通过B超及子宫底高度协助推测预产期。

(6)按B超结果计算

B超下测胎囊、胎儿坐高、胎头双顶径或胎儿股骨长度的径线,用测得的数值对照正常值表,可知相当的孕周,在此日期上加40周的得数为预产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几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相关文章
待产期的意外状况处理
顺产前的准备,这三要素很重要
这些孕妈妈需要提前进入医院待产
近视妈妈顺产要注意什么
孕晚期如何预防早产
看过“几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还看
孕妇自然分娩前须做好三个准备
产妇宫缩乏力是怎么回事
分娩为什么会疼痛?
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安产操
猜你喜欢
小儿隐睾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子痫,孕妇吃什么可防子
新生儿要小心提防黄疸和脐炎
小儿隐睾如何治疗好得快?
怀孕了怎么控制体重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及预防
引发新生儿脐炎的两个关键原因
预防子痫前期的用药方法,子痫吃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
两个宝宝之间差几岁好
胎头什么时候入盆
夏季要特别当心新生儿脐炎
小儿隐睾要什么时候治疗最好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
宝宝长湿疹,哺乳妈妈饮食要戒口
苯丙酮尿症的表现,新生儿苯丙酮
隐睾的形成,隐睾对小儿的影响
高龄孕妇要特别注意患子痫
预防新生儿脐炎怎么做
新生宝宝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
宝妈奶水不足怎么办?6大下奶食
子痫怎么治疗,子痫前期是什么意
预防念珠菌感染的7个方法
顺产躺着生宝宝好不好
小儿隐睾手术的最佳治疗时间
妊娠期子痫如何诊断?
全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90万例先
子痫前期在诊疗过程中的困惑与难
小心产后盆腔炎
导致小儿隐睾的主要原因
17种催奶食谱产后乳汁不足怎么
孕晚期如何练习瑜伽
新生儿脐炎的治疗方法
为什么会得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
生二胎会不会再得产后抑郁症
什么是孕期痉挛性腹痛
该不该故意让孩子赢吗
新生儿脐炎护理的三个细节
孕期子痫怎么办,子痫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脐炎的预防,婴儿脐部的护
什么是pku疾病?苯丙酮尿症的
准妈妈的致命危机:子痫
新生儿脐炎怎么护理,脐炎的早期
硫酸镁预防重度子痫患者的抽搐十
排卵期的推算方法
遗传代谢病如何治疗,遗传代谢病
先兆子痫常见复发因素及治疗指南
小儿隐睾的治疗及术后护理
产后心情很糟怎么办
新生儿如何预防黄疸、脐炎、脐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