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发热

2015-03-02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发热

体温调节能力差

测体温前要先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刻度甩到35℃以下。测腋下体温前应擦去宝宝腋窝的汗,然后将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尽量紧贴皮肤,家长将宝宝的胳膊扶好,5分钟后取出读数。新生儿皮肤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对产热和散热调节能力差,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易引起新生儿发热。

皮肤脂肪少

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脂肪少,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新生儿的体温容易波动。一般来说,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较成人也更大。小儿正常体表体温在36~37度之间,如孩子的核心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想到宝宝是否发烧了。

感染&非感染因素导致发热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可分为由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和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很多感染性疾病都会导致发热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常见于蒙被综合征,该病多发生刚降生不久的新生儿。若衣被过暧或蒙被睡觉,就会因温度过高而出大汗、面色苍白、高热、抽搐、昏迷,甚至还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发热对新生儿有什么影响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机制之一,所以当孩子发热时,我们应先考虑治疗原发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的高烧可致宝宝高热惊厥或其他全身症状。

儿童发热可引发全身性疾病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机制之一,是机体对外来物质的一种排斥反应,是一个良性症状。发热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所以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应先考虑治疗原发病。但因为婴儿的呼吸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会因温度过高而出大汗、面色苍白、高热、抽搐,甚至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如婴儿昏迷时间过长,惊厥次数过频,则会引起智力呆滞、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高烧可引起惊厥及全身症状

发烧本身只是疾病的表症,一般不影响儿童大脑和生长发育,除非因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而发生高烧时才有可能因发热而引起高热惊厥或其他全身症状。高热惊厥病常见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且体温升高≧39℃。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抽搐。

包裹厚衣物不利于散热

蒙被综合征主要是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一般发生在寒冷季节,家长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发生。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新生儿尤其多见。大多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

如何应对新生儿发热

判断致热原因对症处理

新生儿发热时,家长首先要判断是否是由非病理原因导致的发热,如蒙被综合征,如果是就要尽快松解包被,脱掉过多的衣物。新生儿使用退烧药要注意,很多退烧药对新生儿的副作用较大,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吃药,如果发热温度较高的话,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降低新生儿头部温度

对于发烧,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方法降低头部温度,以减少大脑兴奋性。建议少用退热药,退热药物多是通过发汗来退烧,机体在发热时本来通过体表蒸发的水分就增多,加上使用退热药物后大量出汗,容易脱水。

温水擦浴并给予按摩

新生儿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浴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快将患儿的皮肤温度传导发散。同时,皮肤接受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擦浴时又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因而更促进了热的发散。

新生儿应避免使用退烧药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治疗原发病,再对症治疗。一般感冒会发烧2~4天,如活动力佳、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新生儿应避免使用退烧药,但要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活动力差等症状,应尽速就诊。

母乳喂养前清洁乳房

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养前要清洁乳房,用奶瓶喂养时,也应对每次使用后的奶瓶进行消毒。新生儿应减少接触病原体,家中大人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减少对新生儿的探视。对婴儿包裹不能太紧,不利于宝宝散热。家中可用加湿器保持湿润,在天气好时注意开窗通风。

查看全部

上一篇:新生儿斜颈

下一篇:新生儿感冒症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与“新生儿发热”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新生儿发热”还看
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abo溶血症
多指畸形
宝宝在春季易患湿疹
新生儿脑水肿
猜你喜欢
转秋后,怎样帮助小宝宝提升抵抗
卧床保胎期间怎么才能睡得好
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有什么
婴儿注射Hib疫苗接种时间
接种疫苗要注意规范接种
免疫:新生儿疫苗接种的测试及结
细数那些科学胎教宝宝的优点
接种麻疹疫苗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哪些宝宝群不适合打预防针?
接种免疫:不同疫苗的预防接种方
让小宝宝不怕打针的6个小妙招
新生宝宝鼻塞是感冒吗?
父母必知:给宝宝选择疫苗的指导
糖丸是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
婴儿痰鸣要不要就医
接种卡介苗后有什么反应?如何处
赶走“秋燥综合征”的法宝
宝宝贫血八成是喂养不当
乳牙健康关系到宝宝的营养摄入
接种疫苗小儿就“百毒不侵”
如何预防婴儿的佝偻病?
宝宝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卡介苗应注意什么
宝宝发烧时要保护眼睛
父亲和母亲胎教不同在哪里?
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能代替预防
疫苗接种,宝宝几个月打最好?
医生教你来诊断宝宝缺钙
婴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需要注意什
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到底有什么作
钙婴儿,不便秘
流产是怎么回事
婴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要注意副作
戒烟后多久可以怀孕
接种卡介苗后,就能和结核病人接
接种卡介苗的部位有脓性分泌物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可怕
正确简单的退烧好方法
孕妇骨盆痛如何缓解
宝宝打预防针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婴儿被蚊虫叮咬后谨防乙脑
婴儿腹泻护理全接触
接种:宝宝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孩子拉肚子也最好别打疫苗
宝宝湿疹引发的主要原因
孩子骑自行车能长高吗
给新生宝宝接种卡介苗的好处有哪
秋季腹泻预防注意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