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恢复的呵护技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月子百科 >产后保健 >产后子宫恢复的呵护技巧

产后子宫恢复的呵护技巧

2016-05-20

十月怀胎是一件辛苦而又甜蜜的事情,经过十个月的漫长孕育,宝宝终于从妈妈的子宫里搬出来了,子宫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空房间,正式进入了月子时期,在过去的40周里,子宫为了容纳尊贵的小天使,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会变得温厚、柔软、血液充足,形成一个空心大肉球。随着宝宝的生长,子宫也会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的约1000克,所以,要想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妈妈的悉心呵护。

一、及时排尿

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二、产褥期要适当活动

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不过,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头也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四、产后注意卫生

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回擦。

五、按摩子宫

在产后初期经常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

其实,妈妈的健康是照顾宝宝的前提,因此坐月子期间在忙着照顾宝宝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恢复,无论您是选择的自然分娩的方式还是剖腹产的方式,正确科学的产后恢复方式都是有利于您的身体。我们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产后恢复的方法,既简单有常规,能够帮助你迅速产后恢复健康。希望天下所有的妈妈都身体健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产后子宫恢复的呵护技巧”相关文章
产后恢复注意事项产后恢复的误区
产后子宫恢复注意事项产后如何对
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产后如何恢复
坐月子做不到这几点30天也白费
为啥别人生完孩子更漂亮你却明显
看过“产后子宫恢复的呵护技巧”还看
剖腹产疤痕大小
产妇睡姿
怎样改善产后睡眠
产后快速瘦身的4种方法
月子后遗症
猜你喜欢
外阴肿瘤
产后宫颈息肉
产后恶露多久干净
输卵管积水
产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产后子宫肉瘤
剖腹产护理
输卵管脱垂
输卵管结核
产褥期护理
产褥中暑
产后风
产后伤口处理
产后乳腺增生
产后阴道疾病
产后心脏病
子宫积脓
产后月经疾病
产后细菌性阴道病
产后皮肤松弛
产后月经周期异常
阴道上皮内瘤变
产后荨麻疹
产后阴道痉挛
剖腹产后恶露
宫颈肥大
产后宫颈上皮内瘤变
卵巢上皮性肿瘤
外阴前庭炎
产后头痛
产后耳鸣
产后尾椎骨疼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产后皮肤瘙痒
宫颈腺囊肿
外阴擦烂
产后手指关节痛
结核性盆腔炎
卵巢肿瘤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
阴道肿瘤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产后恶露
产后恶露不尽
经间期出血
产后萎缩性阴道炎
产后内脏下垂
贝赫切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