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殊免疫-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宝宝疫苗 >什么是特殊免疫

什么是特殊免疫

2015-12-14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 白喉(D)和破伤风(T)疫苗是分别从白喉棒状杆菌和破伤风芽孢菌类毒素制备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是由用甲醛处理的百日咳杆菌细胞壁碎片组成,并与D,T结合(DTwP)。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由半纯化或纯化的百日咳杆菌成分组成(如百日咳毒素,丝状血细胞凝集素,凝集素,pertactin,一种69kd的蛋白质)与D,T结合(DTaP).在美国已批准DTaP用于2,4,6月龄的初次基础免疫,和15~20月龄,4~6岁(第4,第5次)的强化免疫。

  所有儿童从6~8周起应接受DTwP或DTaP的主动免疫,除非有禁忌证(如严重疾病或对疫苗成分的高度过敏).DTaP疫苗由于较少引起发热和局部反应,因而更受欢迎。

  接种后出现副反应通常禁止再次接种百日咳疫苗.这些副反应包括,7天内发生脑病;3天内出现惊厥,伴有发热或无发热;连续,严重,无法安慰的尖叫,哭泣持续3小时以上;在48小时内出现的虚脱或休克状态;48小时内出现无法解释的高温40.5℃;以及即刻出现的对疫苗的严重的或过敏反应。除了脑炎,已知所有这些反应都是DTaP发生的频率少于DTwP。

  DTaP或DTwP在最初三次基础免疫后,随后在15~20月龄,4~6岁要加强免疫.以后每十年常规强化破伤风疫苗(指所有儿童和成人)以维持预防作用.目前正在对青少年和成人应用DTaP进行评估,强化时,用成人吸附型的破伤风,白喉类毒素吸收更好.由于可能发生类毒素的不良反应.不提倡更频繁地强化免疫.在基础免疫后的间隔期,单次的强化就可使免疫重建.然而如破伤风类毒素注射后间隔大于10年以上,强化后抗体上升的速度可能稍慢。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疫苗由纯化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荚膜-磷酸多核核糖(PRP)与一种蛋白载体结合,对预防儿童Hib有效。所有使用的PRP都是多聚糖,但有四种不同的蛋白载体产生四种不同的Hib结合蛋白:白喉类毒素(PRP-D),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外膜蛋白(PRP-OMP),破伤风类毒素(PRP-T),和白喉变异载体蛋白CRM197(HbOC).婴儿初次免疫的时间随产品的不同而不同:PRP-OMP是在2月龄和4月龄时2次基础免疫,12月时强化;HbOC和PRP-T是在2,4,6月龄时3次基础免疫,15月龄时强化.PRP-D不推荐用于15月龄以下的儿童。

  脊髓灰质炎(参见第265节病毒感染中的脊髓灰质炎) 1,2,3型三种减毒脊髓灰质炎混合组成的三联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经最短间隔4周并连续3次的基础免疫后,95%的接受者产生免疫力.OPV感染胃肠道是建立免疫的先决条件.由于亚临床或外源性肠道病毒的感染会干扰这一过程,推荐在间隔期用几种不同剂量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已知的三联OPV的副作用只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引起的麻痹,发生率是0.06/100万。由于存在这种危险性,在美国现在推荐用OPV后,联合应用去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的免疫程序,但4次OPV仍是选项之一。对免疫缺陷的病人,包括HIV感染婴儿,推荐单独使用IPV,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也可只选用IP。

  麻疹(参见第265节病毒感染中的麻疹) 麻疹疫苗是一种活的减毒的麻疹病毒.在12~15月龄时接种,有95%的儿童可产生抗体.抗体滴度与保护作用有关,并且可能终身有效.由于疫苗病毒的复制可能被先前存在的母体抗体所抑制,婴儿的预防接种最好推迟至被动获得的母体的抗体消失以后.对母体抗体衰退,可以产生有效免疫的时间还有争议。目前推荐的接种次数是2次,一次在12~15月龄;另一次在4~6岁,进行强化免疫或对无初次反应的接种者诱导免疫。然而在疾病流行区,6月龄的儿童就应接种并在15个月后再次接种.约有15%的接种者有轻微的,非传染性的感染.症状出现在接种后7~11天,可导致发热,颊粘膜斑和麻疹样皮疹。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与外源变异的麻疹病毒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慢病毒感染(参见第265节病毒感染中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每100万例自然麻疹感染病人中有6~22例SSPE.已有报告SSPE病人没有自然麻疹感染史,但有接种活的减毒的麻疹病毒的病史.麻疹病毒的接种是否与SSPE的发展有关还不知道,但事实上,SSPE在接种疫苗的时期后几乎消失.

  风疹(参见第260节新生儿感染中先天性风疹和第265节病毒感染中的风疹) 接种这种活的,减毒的疫苗后,95%产生抗体,而且这种免疫力是终身的。推荐风疹疫苗和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应用。关节疼痛,特别是四肢小关节的疼痛是最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发生在免疫接种后2~8周,约有<1%的婴儿发生.偶尔出现红疹,淋巴结病,或二者同时出现。由于理论上对胎儿发育有危险,活的风疹病毒疫苗不能用于孕妇。然而,有报道指出风疹疫苗对胎儿毫无危险,因此在孕期不注意使用疫苗后不需要治疗性流产。

  腮腺炎(参见第265节病毒感染中腮腺炎) 活的腮腺炎疫苗在接种者中有95%产生抗体.免疫力可能是终生的。偶尔有腮腺炎疫苗副作用的报道,包括脑炎(在美国还没有报道,是和日本腮腺炎病毒株有关),惊厥,神经性耳聋,腮腺炎,紫癜,红疹和瘙痒症。

  乙型肝炎 在美国现在可用的乙肝疫苗是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每毫升含10~40g乙肝表面抗原蛋白(HBsAg)吸附于氢氧化铝.虽然在两种被批准的重组疫苗中HBsAg的含量不同,但当用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时,二者的血清转化速度是相等的.为诱导最佳的抗体反应要求进行连续三次基础免疫。疫苗应注射在婴儿大腿的前外侧,儿童,青少年,成人的三角肌,注射在臀部或经过真皮可导致在免疫原性的降低,表现为血清转化率和血清滴度的降低。

  该疫苗被推荐在婴儿中广泛应用.要求在新生儿期或出生后2月龄内接受连续三次基础免疫中的初次免疫,1~2个月后接受第二次免疫,6~18月龄时接受第三次免疫.乙肝疫苗用变化交替的免疫间隔时间能产生很高的免疫效应。如果后二次免疫间隔的时间更长,可获得更高的抗体滴度.是否需要强化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接种前的易感性试验不需要常规进行,常规接种后的免疫试验也不是必需的.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在第152节讨论。

  水痘 这是一种活的减毒的病毒疫苗.1周岁以上的易感儿童可在任何一次健康检查时接种水痘疫苗.对那些11~12岁,无水痘病史的儿童也应接种.13岁以上的易感儿童应接受至少间隔1个月的二次接种.小年龄的儿童只要单次剂量就可产生免疫原性和预期的功效.副作用很轻微,在接种后1个月以内,7%的儿童或8%的易感的青少年会出现轻微的,与接种有关的斑丘疹和水痘样红疹.20%~25%的儿童有暂时的注射局部的疼痛,硬结,发红。从水痘疫苗的接种者将其传染给易感者的危险性已被证实,但仅有<1%的接种者,并且只在出现红疹时才有传染性。水痘疫苗可以和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同时接种,但需要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如果不是同时接种,水痘疫苗和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时间应间隔至少1个月.疫苗接种者免疫力的衰退还没有证实,但评价疫苗保护作用仍与此相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什么是特殊免疫”相关文章
宝宝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表
卡介苗最晚应该什么时候接种
这5类自费疫苗再贵也要打否则孩
什么是狂犬疫苗狂犬疫苗的接种对
黄热病疫苗是什么黄热病疫苗注意
看过“什么是特殊免疫”还看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6个注意事项
婴儿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吗
婴儿接种麻疹疫苗要注意哪些事项
儿童预防接种后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季节变化易感冒宝宝防护要及时
猜你喜欢
什么情况不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简要介绍
接种,早产儿与正常儿有所不同
为啥一出生就打卡介苗
新生儿免疫接种全程指导
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儿童接种免疫的误区
宝宝出生后第一针-卡介苗
医学界相继推出了几种新的疫苗
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打了卡介苗为何不管用
宝宝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防双流夹击尽早打疫苗
婴幼儿疫苗接种常识篇
宝宝的接种历程
新生宝宝是否需打免疫蛋白
服糖丸后别马上喂热水
甲流疫苗打一针够不够?
肺炎球菌疫苗的概述
新生儿预防接种要注意什么
乙肝疫苗一出生就打,越快越好
接种卡介苗注意的事项
1岁以上最好接种甲肝疫苗
新爸爸妈妈须知的宝宝的疫苗接种
新生儿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
不能为新生儿注射预防针的几种情
满月时宝宝的预防接种
宝宝常见疫苗简要介绍
新生儿免疫接种让宝宝健康成长
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儿童常用的十种免疫接种疫苗
注射疫苗后宝宝还会感冒吗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的
解答新出生打乙肝疫苗的八个疑问
外皮擦伤慎打破伤风针
了解新生宝宝计划免疫疫苗相关知
新生儿打乙肝疫苗越早越好
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
疫苗注射防新生儿乙肝
卡介苗只能适合婴幼儿接种
新生儿打免疫球蛋白吗
新生儿第一针卡介苗,作用十分重
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宝宝及时接种疫苗有效预防乙肝
接种卡介苗防哮喘并非”一劳永逸
婴儿怎样接种卡介苗
了解人体免疫力
提高宝宝抵抗力的简单方法
宝宝常见疫苗简要介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