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征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分娩百科 >分娩征兆 >分娩征兆

分娩征兆

2015-03-02

分娩前有哪些征兆?

以下是分娩开始前几周到几天内,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情况。你可以通过这些分娩的征兆大致预测自己的分娩时间。不过,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可以预测分娩的具体时间。

征兆详细内容

子宫底下降   初产妇到了临产前两周左右,子宫底会下降,这时会觉得上腹部轻松起来,呼吸会变得比前一阵子舒畅,胃部受压的不适感觉减轻了许多,饭量也会随之增加一些。

下腹部有受压迫的一种感觉   由于下降,分娩时即将先露出的部分,已经降到骨盆入口处,因此出现下腹部坠胀,并且出现压迫膀胱的现象。这时你会感到腰酸腿痛,走路不方便,出现尿频。

见红   妊娠最后几周,子宫颈分泌物增加,自觉白带增多。正常子宫颈的分泌物为黏稠的液体,平时在宫颈形成黏液栓,能防止细菌侵入子宫腔内,妊娠期这种分泌物更多,而且更黏稠。随着子宫规律地收缩,这种黏液栓随着分娩开始的宫缩而排出;又由于子宫内口胎膜与宫壁的分离,有少量出血。这种出血与子宫黏液栓混合,自阴道排出,称为见红。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兆。如果出血量大于平时的量,就应当考虑是否有异常情况,可能是胎盘早剥,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破水   阴道流出羊水,俗称“破水”。因为子宫强而有力的收缩,子宫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加,子宫口开大,头部下降,引起胎膜破裂,从的阴道流出羊水,这时离降生已经不远了。

腹部有规律的阵痛   一般疼痛持续30秒,间隔10分钟。以后疼痛时间逐渐延长,间隔时间缩短,称为规律阵痛。

什么是假性宫缩?

假性宫缩一般会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而逐渐趋向频繁,但是直到你妊娠的最后几周,假性宫缩可能仍会表现为偶发的、不规则的、无痛的。有时,假性宫缩很难与早产的初期宫缩相区别。为了小心起见,别尝试着自己做诊断是假性宫缩还是早产的征兆。分娩征兆怎样应对?

征兆应对措施

宫缩——最有力的证据   当宫缩好像已经规律时就记录其时间,如果你认为自己已临产,可打电话给医院或助产士。除非宫缩发生得极为频繁(每5分钟1次),或者十分疼痛,否则不需要即刻去医院。第一胎产程常常持续12~14小时,在家中先等几小时会好些。在周围慢慢活动一下,若需要休息就休息一下。医生可能建议你一直等到宫缩十分强烈并且每5分钟左右就出现一次时再离家去医院。

羊膜破裂——马上去医院   羊膜是环绕在胎儿周围充满液体的囊袋,在分娩期间的任何时候囊膜都会破裂,于是囊内液体可能突然大量涌出,但因为胎儿的头部已经进入骨盆腔,阻塞了它的涌出,所以更多见的是液体一滴滴地流出来。即刻打电话给医院或助产士。即使你没有任何宫缩也需要去医院,因为羊膜破裂后有感染的危险。

见红——不要太着急   妊娠期内,粘稠的、带有血迹的粘液栓子会堵塞子宫颈,在分娩开始前或进入分娩早期阶段时,栓子会从阴道清除出来。以上情况可能发生在分娩开始的前几日,所以要等待,直到腹部或背部出现有规律的疼痛时再打电话给医院或助产士。

辩别假象——假性宫缩   妊娠最后三个月,子宫出现间歇性收缩,医学上给它一个名称,假阵缩。这种宫缩有时变得较强烈,所以你可能误认为已进入临产。但是,真正的分娩宫缩发生得很规律,并且逐渐增强,也更加频繁,所以你应该能够加以辨别。偶然地发生几次宫缩,在后又消逝。可以照常活动,宫缩到时会再出现。

有了早产的症状怎么办?

       如果你在孕中期、孕晚期(37周以前)出现以下任何早产的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分泌物增多   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分泌物性状发生改变。性状改变指分泌物变成水样、粘液状或带血色(即使仅仅是粉红色或淡淡的血迹)。

见红   出现阴道流血或点滴出血。

腹部疼痛   腹部疼痛,类似月经期样的痛,或者1小时内宫缩超过4次(即使是宫缩时没有疼痛的感觉)。

压迫感   盆底部位有逐渐增加的压迫感(你的宝宝向下压迫的感觉)。

腰背部疼痛腰   背部疼痛,特别是在你以前没有腰背部疼痛史的情况下。

这些早产的症状有时候容易混淆,因为其中有些症状,比如盆底压迫感或腰背部疼痛等,在正常怀孕时也会出现。而孕早期零零星星出现的宫缩可能不过是假性宫缩。总之,多加小心,总比事后追悔莫及要好。所以,你一发现自己出现了早产的症状,就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如何对付产前阵痛?

稍微改变姿势即能意外地缓和难过的阵痛。所以阵痛中最好采取舒服的姿势度过。从一些介绍的姿势中,选择自己感觉舒服的姿势,积极试试看。》》产前阵痛

姿势1:上身采取稍挺起的靠卧姿势

调整床的倾斜度,或用枕头、坐垫使上身稍微挺起。这种靠卧姿势比完全仰卧更容易克服疼痛。舒适的角度让自己感觉。

姿势2:跨坐在椅子上

两脚张开、跨坐在椅子上,有利产道扩张。同时能减轻腰部负担。将体重负荷在椅背,身体稍微前倾位要诀。

姿势3:利用网球推高肛门

不可使力欲想便力时,可把网球抵着肛门到会阴的部位,然后坐在上面。也可以利用手指压迫。

姿势4:把体重负荷在墙上

手压着墙壁,身体前倾,将体重负荷在墙壁上。由于是站立的姿势,故有帮助胎儿降落的效果。

姿势5:趴在椅子上

膝盖跪地,臀部挺起,趴在椅子上的姿势,也具有缓解疼痛的效果。而且前倾的状态也有减轻腰痛功效

姿势6:丈夫来帮忙

在腰骨的上下左右进行按摩,或者用力压迫肛门,另外指压背部、腰部时,应使用拇指强力按压,这时候的你,请在指压时吐气,放松力量时吸气。

该什么时候去医院待产?

什么时候会真的开始生呢?

常常很难精准地确定真正”的产程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产程前期的宫缩刚开始时,可能很像是你已经感觉到好几周的假性宫缩。不过,如果你的宫缩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剧烈、越来越集中时,你的产程多半就已经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一次与下一次之间的间隔时间长达10分钟左右,但不管你做什么,它都不会停止或减轻。而且迟早会变得更疼、更密。不过,有些准妈妈在开始感到剧烈、有规律地宫缩前,很少有什么感觉,甚至没有任何分娩前的征兆——这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即便是同一位孕妇,每次怀孕也并不相同。

什么时候去医院待产最合适?

到了孕期的最后阶段,你的产科医生应该给你一些明确的指示,告诉你什么时候去医院待产。这些指示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比如你是不是有孕期并发症或别的高危因素,这是不是你的第一胎,还有你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说你的住所到医院的距离有多远等。在去医院之前,准备好你会需要的东西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你的怀孕情况并不复杂,医生可能会要你等到每次宫缩持续1分钟、每5分钟一次以后才去医院待产。从一次宫缩开始起到下一次宫缩开始算作一次宫缩。原则上,如果你属于高危孕妇,医生会希望你在临产时尽早去医院。

如果你分娩前的征兆还不明显,而你已经觉得自己快要分娩了,你可以去医院。但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你留在家里再观察一下。

入院待产包准备清单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除了更好地保证营养和安全,你可能还需要为迎接宝宝出生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果你不希望到临产时仓促准备,最好提前开始准备入院待产包。一般35~36周时就应该准备了,这个时候即将生产,产前征兆随时出现,有些孕妇可能要提前生产,因此需提前准备。

查看全部

上一篇:生二胎前的宫缩

下一篇:临产前胎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分娩征兆”相关文章
早产信号有哪些孕晚期如何预防早
什么是胎儿入盆促进入盆的7个小
生二胎要比第一胎快吗二胎与一胎
黄圣依被曝怀二胎二胎准生证办理
还在纠结顺产还是剖腹产?这里有
看过“分娩征兆”还看
自然分娩技巧大盘点,让你顺产“
见红后多久生
准妈妈如何做好产前准备?
夏季分娩后生活必须品TOP11
为什么要顺产?给你五个理由
猜你喜欢
新生小宝宝晒太阳有讲究
新生儿感染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宝宝的睡眠问题大搜罗
新生宝宝睡枕头的危险性
如何提升新生儿的免疫力?
新生儿要做哪些检查?
正确安抚小宝宝情绪的方法
怎样让宝宝停止哭闹呢?
早产,婴儿视力的潜在杀手
新生儿睡眠6大问题全解答
孩子喂饭难怎么办?
查字典幼儿网儿童读物推荐《笑猫
新生宝宝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新生宝宝感染?
新生儿胎记需采取治疗措施吗
新生宝宝眼睛的护理密招
新生儿的特征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新生婴儿的营养与护理常识
宝宝不听话爱发脾气怎么办?
新生儿面部护理的日常方法
新生儿有哪些变化是正常的?
呵护新生儿,必知的3大要素
新生儿夏季受外伤怎么护理
如何正确的呵护新生儿?
早产宝宝该如何进行喂养?
新生儿呼吸不规律怎么办?
宝宝的体重过低该如何呵护?
奶瓶材质多样化应该怎么选
适合新生宝宝良好的生活环境
新生小宝宝的肌肤该如何呵护?
宝宝的健康睡眠需逐步建立
新生儿补充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新生儿皮肤有颜色怎么回事
新生宝宝的耳朵护理妙招
早产儿的喂奶疑问与护理方法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方法
给宝宝补钙有哪些注意事项
给男宝宝清洗要注意哪些问题
照顾新生儿必知的护理知识
宝宝眼屎多会影响视力吗?
新手爸妈应该怎样呵护小宝宝
早产儿护理的4个关键点
新生儿耳朵卫生的呵护常识
秋季如何预防儿童蛀牙
怎样给新生儿进行抚触?
抚触新生儿的6个技巧
新爸妈抱新生儿有哪些技巧
宝宝皮肤干燥的护理技巧
新生儿头发的护理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