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资讯 >接触知识会不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0-04-15
想象力和创造力确实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神秘的两样东西,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重视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起孩子的能力培养,然而很多家长没想明白的是,让孩子提前学习某些知识并不算是超前学习,比如学习写字,提前学习写字,只是提前接触写字这个技能而已,而且很多家长并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前让孩子接触知识会不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知识和想象力是否是对立的?
前段时间去听了一个育儿知识讲座,专家反复强调家长不应该让孩子提前学习不符合孩子年龄的知识,以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又用了很多案例来分析想象力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以及没有想象力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讲座结束以后很多家长在下面聊天,有个家长郑重地说:我是不会提前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只要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就好了。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孩子之所以具有超强的想象力,正是因为比成人单纯、比成人知道得东西少。书本上的知识是死板的,都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如果孩子提早知道了正确答案,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被破坏。
然而人们忽略了,孩子才是存在的主体,他也有自主吸收新知识的意识。比如我家孩子两岁就每天晚上主动要求让我给他读绘本、陪他一起看书;三岁就要求要认字,每晚读绘本时他会反复问书上哪个字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试图去认识和理解这些字;不到四岁就不愿意再看普通的绘本和睡前故事,非要读上一年级姐姐看的课外书,并且听得津津有味。
这难道是在让他超前学习吗?我认为并不是的,只是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教给他他想要学习的知识而已,而用这样独特方式吸收的知识,经过大人的引导和讲解使得他去理解这些知识,对他而言也算是开发和保护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龄前的孩子确实思维方式和成人有所不同,有时候用他自己单纯的理解去表达,思维不受限制,天马行空的想法大人难以理解,常常会显得很有想象力,可是想象力其实并不是无拘无束的,它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一个孩子看到汽车、了解汽车的功能,才会经由汽车想象出更加便捷或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是如果一个普通的孩子从来没接触过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他再天马行空的去思考,也很难想象出类似于汽车或者比汽车更好的交通工具。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总结了最新的认知科学对儿童想象力的研究后说:
孩子探究世界,然后逐渐掌握世界和事物的规律(这是知识,并不是只认识几个字、数几个数才是知识),在认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他们才有可能发现多种的可能性,想象不一样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们也就没有想象、创造的依据。
由此看来,知识跟想象力其实非但不相悖,在某种意义上讲还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只有让孩子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进一步地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正确对待想象力
身边有个妈妈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她认为孩子只要爱上阅读就是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所以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每天晚上陪伴孩子阅读,但她不愿意让孩子认识字,只喜欢给孩子买一些字少图画多的绘本书,她的想法是孩子认识字就不愿意看图画了,这就容易把孩子的思想禁锢在文字上,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那么孩子是不是如这位妈妈所想的那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家的试验吧。
高普尼克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试验。她给一组较大的儿童和一组较小的儿童同时看两组卡片,要求他们记住左边的卡片。年龄较大一点的儿童基本可以如她要求的那样记住左边的卡片,而完全忽略了右边的卡片。而年龄较小一点的儿童,不但完全记住了左边的卡片,对右边卡片的记忆程度也远远超过年龄较大的孩子。
由此高普尼克得出结论,其实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只会注意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比如成年人看一个物品,就会把没用的东西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只记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较小一点的儿童则可以同时注意到很多细节东西并且记忆下来,只要这些内容是让他感兴趣的。
所以让孩子同时学习各种知识其实很利于孩子的内容吸收。
我家孩子其实就是这样的,我陪他读书的时候往往只喜欢看有字的地方,可是他一边跟着我手指着字阅读,一边能关注到角落里面很小的一个图片的细节部分。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使得他有很丰富的想象力,他经常会在一本书读完之后,延伸出很多很新奇的想法。
所以说如果你觉得学习知识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那么很有可能不是因为知识本身的问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兴趣点,来排查和分析一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三、警惕真正能伤害孩子想象力的这些细节
上面我们说了,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可以适当让孩子学习超出他本身年龄应该学习的知识,只要孩子能接受、能理解就行,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是真正能够伤害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行为呢?
(一)、不让孩子学习不符合当前发展水平的知识
我认识一个朋友,夫妻两个都是高知,属于在学校就是学霸级别,有了孩子之后,妈妈更是认为这么好的基因孩子出生也会自带学霸气质,从小就开始致力于培养孩子各方面知识3岁的时候就词语歌赋朗朗上口,更是把乘法口诀背得溜溜熟。
有一次朋友带孩子到我家来玩,我女儿当时上一年级下册,刚刚接触到乘法,女儿拿出自己的数学书乘法页面的图形问那个孩子:你看这上面有5组小棍,每组有3根,一共有多少根呀?那个孩子用小手指着里面的小棍一根一根地数,结果到最后也没数清楚有多少根。
其实并不能怪这个孩子不会算,因为3岁的孩子还是大多要用动手和体验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即便是他会背乘法口诀,也不代表着他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超前学习,灌输式地给孩子强制性输入书本上的固定内容,才会真正破坏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时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大可先让孩子数数,拿出一些实物(比如小棍)让孩子数,能一个一个数清楚之后,再一组一组让孩子数,让孩子明白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具体的操作,再加上父母的引导,孩子从操作中也可以提升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提升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能做到不破坏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不给孩子设定标准答案
我家孩子三岁,特别喜欢用彩笔涂涂画画,有一次他让奶奶教他画白云,奶奶就在旁边指导他该如何画,后来画完之后奶奶说:你这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呀!孩子说:我没有画出白云,我画了一个火山。然后煞有介事地用小手指着画面跟我介绍起来。
仔细一看上面部分还真的画得像火,下面部分也真的像一个小山一样。孩子原本可能是为了画白云,但此时的他还无法掌控自己的小手,画出了这副不像白云的图片,但是经过大人的询问,孩子对这副图片重新进行了观察,突然发现自己的图画像是一座火山。经过思索和观察的过程,孩子得出了一个让自己很得意的答案,这让大人觉得孩子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也带给了孩子自身很大的快乐。
有的父母会在孩子独自尝试的过程中去指点孩子,让孩子按照大人认为的正确答案去进行,这就相当于强制性地给了孩子一个固定的答案,让孩子所有的行为只能朝着这个答案去进行,在这中间孩子自然是不需要去想象和创造的,只需要按照大人的固定模式来就行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了。
(三)、允许孩子在学习中犯错和探索
有一次带孩子到积木乐园玩,有个两岁多的孩子,对其它积木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喜欢把同一种颜色、同一种形状的积木挑选出来累得高高的,然后看着它再倒下来,笑得格格响。
在这个孩子重复了这个动作五六次以后,旁边的爸爸终于忍不住了,告诉孩子说:积木不是这样玩的,你得这样搭。然后示范给孩子看,用各种形状搭成了一个漂亮的小房子。可是孩子根本不买帐,嘴里说着不要这个小房子继续找之前自己玩的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积木继续之前的动作,爸爸在旁边无奈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想象力呢!
爸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才真正是在破坏孩子的想象力,也许孩子无法像大人一样搭建出漂亮的房子,可是也看得出来他正在从积木一次次倒下的过程中寻找规律,他一直在思考这次如何才能让积木站立得更加长久,怎么样才能让积木不再倒下。
作为父母一定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在一次次试错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自主发现的乐趣远远大于父母教给他去做更让他有成就感,这会让他在以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尝试自己去努力解决而不是依赖他人。
总之,我们要从孩子的整体发展出发,从陪伴中发现孩子的差异性,找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方向,帮助他打好坚实的基础,给予他一定的包容和等待,耐心搭建好每一块通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石,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好孩子!
上一篇:一切亲子互动和引导都是早教
下一篇: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的六个小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