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争强好胜你真以为是好事吗?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争强好胜你真以为是好事吗?

孩子争强好胜你真以为是好事吗?

2020-04-15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如同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这一误区的出现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是过分高估了竞争的正面意义,二是没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很多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见。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就力量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使孩子的内心更加受挫。

情景一: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晚上做作业时还好好的,一会儿拿出了一张试卷就开始掉眼泪,家长以为没考好,瞄了一眼分数,是99分,原因是因为一分之差错失满分而偷偷地落泪。

【小编点评】虽是一个生活小片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一分之差落泪背后要多少相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感觉父母的态度。平时父母的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

情景二: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的微博大约只发两类内容,不是励志就是抱怨和骂人,情绪总在两极上惴惴不安。他的父母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奋斗,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年轻人遗传了父母的智商,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出,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失望,不停地对他训诫

【小编点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这种情况成人会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如果童年活得太过斤斤计较,那么长大后难以避免在励志和纠结中过日子。

情景三:有一个家长为了给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全力,找了一些关系;同时,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考试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家长早就做了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

事后,年仅三岁的孩子居然嚎啕大哭,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眼看着入园的时间快到了,孩子表现得还是很抗拒。

【小编点评】孩子们在不适宜竞争的年龄,被卷入无节制的竞争中,由于他们尚不具备抗挫折的年龄,而接受挑战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不是一番说教就能把孩子带出焦虑疑云。案例的中的孩子他没有自我调节情绪的意识,所以在他受挫后只能无力哭闹,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恐惧,这种行为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产生负能量,甚至自卑,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重塑信心。

过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有以下几方面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等,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品行,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况是,当孩子开始上学时,一切活动都是以竞争为目的,哪怕玩耍,最后也不是以快乐而是以得名次为目的。

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使得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合作,只是学会了比和争,学会了防范。比如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不愿意给其他同学讲一道题,生怕别人学会了,把自己比下去。更多的孩子在竞争中产生挫败感,首先不满意自己,产生自卑;然后不满意他人,敌视他人。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孩子早早停止自然人的发育,小脚穿大鞋地努力让自己适应各种社会标准。这种扭曲是以消灭天性为代价的,他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加思索地弃绝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人,不少成功人士,生活得并不快乐,总是活在焦虑和紧张中,甚至有些人自杀了;或者有些人最终放弃了曾经最看重的名利,心态归零,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生命似乎绕了远道,才进入正途。

第三种副作用是会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过大的压力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当中,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

已有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也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它方面,比如皮肤病。英国教育家尼尔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发现,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现过暗疮。这和中国传统医学讲的七情对五脏六腑的理论也是吻合的。

事实上现在很多家长已察觉到社会竞争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还孩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愉快轻松地成长。但不少人只能在孩子尚小,尤其还没上学时会这样想。一但孩子上了学,面对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及排名,在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开始一边抱怨孩子压力太大,一边配合学校给孩子施压。

【小编点评】要知道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挫越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是的,放下竞争意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孩子争强好胜你真以为是好事吗?”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孩子争强好胜你真以为是好事吗?”还看
北大校长周其跪母祝寿:缘何被认
广东一本高考分数线出炉:名校分
小传旺事件:“把传旺当兄弟,可
龙卷风袭击山东:风速达到8级!
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
猜你喜欢
让宝宝集中注意力 认真聆听别人说话
学会如何接纳和处理孩子情绪
推荐10种培养宝宝好性格的方法
宝宝恐惧心理产生 父母应引起注意
妈妈说话要谨慎 无心话易影响宝宝心理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嫉妒心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状况及问题
帮助宝宝性格从独霸一方到群体生活的转变
孩子不肯认错的心理原因分析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说谎
让宝宝养成自控力的方法有哪些
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有利于宝宝早独立
家长勿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的事
如何培养塑造儿童的性格
如何改掉入托前宝宝的急躁性格
儿童有暴力倾向或因被动吸烟
婴儿长期听音乐有可能会养成孤僻性格
宝宝害怕胆小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助宝宝克服胆小
宝宝胆子小怎么办?如何培养勇敢宝宝
如何培养乐观宝宝?5大技巧告诉你
帮助孩子克服怕黑的三个方法
宝宝为什么越大越自私?如何让宝宝乐于查字典幼儿网分享
性格心理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学龄前孩子的情绪情感培养方式
如何培养孩子6种黄金性格
如何让孤独宝宝变合群
父母可别再孩子前随意说牢骚话
父母溺爱孩子容易导致孩子压力过大
让自己的宝宝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好性格
父母不能放纵孩子的四件事
如何了解孩子想法和心理?
宝宝情绪压抑时的各种表现行为
培养有主见宝宝的6种“改造法”
宝宝性格由谁决定呢?宝宝性格由妈咪做主
培养宝宝幽默感的小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宝宝个性各异 父母要因材施教
宝宝生气怎么办?如何浇灭宝宝怒火
父母行为对宝宝心理发育产生巨大影响
孩子家里家外表现相差甚远的原因
十种培养宝宝健全人格的方法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十个注意事项
0-3岁宝宝心理常见问题答疑
如何让胆怯宝宝变勇敢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如何改善
家长如何预防小孩子抑郁
常见的几种儿童心理问题要注意
如何让胆子小的宝宝融入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