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适度依赖并不是坏事 父母不必强制阻止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学会适度依赖并不是坏事 父母不必强制阻止

孩子学会适度依赖并不是坏事 父母不必强制阻止

2020-04-07

 我们常常觉得依赖他人相当于自己无能,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存好,孩子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独立。然而,《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离得更近》这本书里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学会适度依赖,才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一、什么是适度依赖?

《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离得更近》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是这样来总结适度依赖的概念:

适度依赖是这样一种能力,让你融合亲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仍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时乐于请求别人的帮助,而不觉得自责。

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马伊琍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可以惯着你,也可以换了你。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句话适合于夫妻之间较强势的一方,可是在我看来,这句话就完美诠释了适度依赖这个概念:我有我强大的自我意识,所以说如果你无法让我依赖的时候我可以换了你,然而因为你跟我的亲密关系,所以我乐于请求你的帮助,这就是惯着你。

同样的概念运用到孩子的身上其实也是一样的,就拿一开始骑无脚蹬自行车的孩子来说,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妈妈的帮助,孩子迟早也会学会骑车,只是时间的问题,孩子本身乐于学习就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他之所以求助于妈妈,是因为跟妈妈的亲密关系,认为妈妈会帮助自己更加快速地学会骑自行车这件事。

然而,妈妈对于孩子向自己求助这件事却有着不同的认知,她跟大多数父母一样,认为孩子要么依赖、要么独立。然而,教育孩子并非非黑即白,在过分依赖和不依赖之间,其实还存在着适度依赖这个词。

二、为什么我们要允许孩子适度依赖?

我们大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得独立,不能太依赖他人。然而我们可以想一想,其实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婴儿最初生下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抚养者的照顾,根本存活不下来,父母给孩子提供日常所需的食物,也要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粮食(关怀、爱和肯定),有了这些,孩子才能建立自信和良好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婴儿和母亲最初的情感依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依恋研究专家玛丽美茵发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不管文化差异有多大,儿童的依恋模式都具有显著的共通性,大致分为三种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

这种依恋模式的婴儿会把母亲当成自己的安全基地,母亲跟自己分离时有可能会哭,有可能不哭,如果他哭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更愿意跟母亲待在一起。这种孩子性格比较平静和自信,更容易信赖他人。

这样孩子的父母,大多都会及时察觉到孩子的需求,并且及时满足孩子。这就让孩子知道,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就会有人出现,内心时刻相信事情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焦虑型依恋

从情绪取向治疗的角度来看,焦虑型依恋的孩子是在用焦虑掩饰被抛弃的恐惧,这样的人大多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敏感、不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坏,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者被抛弃的恐惧当中。

这样的孩子胆小、易怒,看起来焦虑、紧张,时刻担心自己被抛弃,对世界充满敌意。

回避型依恋

这样的孩子对待自己的抚养者和陌生人态度都一样,妈妈在时无所谓,妈妈走了也漠不关心,当抚养者抱他们时,他们常常持拒绝态度。

这类孩子大多从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很小的时候就练就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让人帮助,也不愿意依赖别人。

针对以上三种童年时期的依恋类型我们就可以看出,只有及时给予孩子帮助,让孩子对自己有适度的依赖,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建立安全、有效的依恋关系,在以后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会坚信自己不是一个面对,从而变得坚强和自信。

三、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适度依赖关系?

前面我们说了,适度依赖是介于过分依赖和不依赖之间的一个词语,那么这个中间的度如何把握呢?

了解过分依赖和疏离,把握适度依赖的度

在《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离得更近》这本书中,作者把过度依赖又称为依附性的关系模式,因为过度依赖的人总是通过依附于他人来逃避生活的挑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身边有个孩子今年8岁,要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天早上起床还让奶奶给穿衣服、早饭奶奶怕耽误时间,一口一口喂给他吃,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依附于奶奶来逃避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那他就是个过度依赖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习惯了凡事依赖他人,遇到稍微有一点难度的事情就寻求帮助,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也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相比这个孩子来说,我们老家农村还有一个留守儿童,上小学二年级就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做早餐,自己洗衣服、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人人都夸他自理能力强。这个孩子就是标准的疏离型的孩子。

疏离型的孩子固然自理能力强,但是习惯了一个人不依赖他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容易错过正确学习的机会和途径。

了解自己的教养方式,才能成为适度依赖的父母

想要把握好那个度,建立跟孩子之间适度依赖的关系,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教养方式,父母可以自我检查是否存在以下三点:

1、 过度保护;2、权威主义;3、过早地单独面对社会及学习压力

前两种是过于包办或者要求孩子绝对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所以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变得过于依赖他人;最后一种则是让孩子过早承受压力,并且不给予一定的帮助,要么让孩子受挫、失败,在压力下变得不敢尝试、自我怀疑,继而更加依赖他人,要么在压力下迅速成长,变得不再依赖任何人。

想要成为适度依赖的父母,则要在以上三点中找出折中的教养方式,在该给孩子提供帮助的时候适当地帮助孩子,从帮助中引导孩子成长。

正确捕捉过度依赖和疏离信号,才能培养孩子适度依赖技巧

其实,孩子是否是过度依赖或者是疏离都是有迹可寻的,比如过度依赖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三种表现:

过度求助(稍有难度的事情就求助于大人,不给予帮助就大发脾气)、低自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对一切都悲观,容易哭泣退缩和贬低自己)、过于幼稚(经常出现一些退行行为,比如吃手指等)。

那么对于孩子的疏离也有三种显著的行为:

孤立(不愿意跟父母亲近,也没有朋友,不愿意与同伴相处)、举止不当(比如自杀行为、暴力倾向、蓄意破坏行为)、负面的自我认同(比如一些反社会行为等)。

家长想要改变孩子过度依赖和疏离行为,只需正确捕捉到两者的信号,针对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具体引导和帮助就可以。

适度依赖的教养目标,不是为了让孩子摆脱过度依赖和疏离,还要让他们掌握适度依赖的技巧,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给予他人帮助并且得到别人的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孩子学会适度依赖并不是坏事 父母不必强制阻止”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孩子学会适度依赖并不是坏事 父母不必强制阻止”还看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充满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救援
教育部:19个城市逐步推行小学
猜你喜欢
这几种情况下,宝宝睡得太香并非好事
北京中小学首批学生开学 涉及中小学59万人进校园!
成都通报幼儿园师生发热腹泻事件
当宝宝从医院回家时,屋里的这些东西一定要清理掉
国家“催生”,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妈妈背患病儿子一路读到清华博士 为母则刚伟大的母爱
中考765分学霸军训中暑离世!悲剧给千万家长敲响警钟
孩子午睡时间是越长越好吗?
怎么给孩子补铁?几个食谱送给你
带生僻字的新生名字难坏老师,家长取名需要慎重
在幼儿园不易被欺负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婴儿吃维生素AD有技巧,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宝宝出现秋季腹泻时,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澳洲第二次疫情爆发 因墙上涂大便的熊孩子引发的...
育儿知识:冲泡奶粉的这些误区你避开了吗
开学季即将到来,你的宝宝开始公交安全教育了吗?
恶露期这几件事要放心上,不然后果很严重!
给宝宝多吃些这两种食物,宝宝聪明长得高
四个小妙招,轻松告别产后肚
怎么判断母乳的质量好坏?其实看宝宝的表现就知道了
4个月女宝因接种疫苗致残,6种“亦正亦邪”的疫苗需要关注
小班幼儿常规差,最佳培养方案在这里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常见的几个误区,看看你做过吗?
开学准备:开学第一个月要抓紧培养地5种能力
花季少女洁身自好却未婚先孕, “一碰就怀孕”女生要注意了
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更受老师们的欢迎
家长们注意了,幼儿园衔接没做好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孩子这3种信号说明到了猛长期,一定要抓住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慢养出来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宝宝睡得好不好?
大头儿子就一定聪明吗?小心是得了这种病!
这种辅食老人们经常给孩子吃,没营养还会伤害孩子
北京中小学下周开学 这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查了
未满周岁的宝宝肠坏死,只因为宝妈喂了这样的辅食
唐嫣母爱满满首次晒女儿玩具 当妈妈的幸福感爆屏
坐月子到底坐多少天?大部分人都回答错了
家长这2种错误的行为,是在消磨孩子的“天赋”
哺乳期妈妈们注意了,这几种食物要坚决说不!
这几种二手婴儿用品,即使是别人送的,也不要
幼儿园里一个月1000元的伙食费,引发家长强烈不满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要学会分辨是不是肺炎球菌感染
断夜奶指南:宝宝安睡一整夜宝妈睡好一整觉
男孩子应该怎么教育?请家长记住这几点建议
早教班、兴趣班怎么选?是否必须上?
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两类千万别错过!
奶粉结块了之后还能不能喝?听听专家怎么说
女童滞留电梯找家长时坠亡 家长须教给孩子的安全求助信息
新生宝宝屁屁上有青斑,真的是蒙古王子转世吗?
用药不当 3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家长们对孩子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