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哄孩子上学小学改名幼儿园 网友:有心又暖心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为哄孩子上学小学改名幼儿园 网友:有心又暖心

为哄孩子上学小学改名幼儿园 网友:有心又暖心

2017-09-25

为哄孩子上学小学改名幼儿园 网友:有心又暖心1

六七岁的小朋友告别了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对于这个新“身份”、新的校园环境、新同学和新老师,他们有点好奇,有点兴奋,有点激动,也会有人很不适应。

昨天,钱报记者收到一位小学家长报料,说是心疼孩子的校长,为哄一年级学生进校上课,不惜时“改”了校名。

这所小学今年的新生中,有个小朋友每天一走到校门口就哭,不愿意进门。在校门口执勤的校长问孩子为啥不肯进学校,小家伙给出的理由是:“这不是我的学校,你看,连名字都不一样。”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校门口的名牌。

“那你的学校叫什么名字?”校长问。

“是XXX幼儿园。”原来,小家伙认为之前读的幼儿园才是自己的“学校”,其他统统是冒牌的。

现场僵持不下时,还是校长想出了主意,做通了小家伙的思想工作:“那这样吧,以后我们学校就叫XXX幼儿园,你可以在你的课本、作业本封面都写上‘XXX幼儿园’,好不好?”

小家伙止住哭,点点头,这才走进学校。随后,记者向校长求证,确有此事。他透露,在家长和一年级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家伙最近的表现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话说回来,小家伙为什么一开学就不愿上学,还把小学误认为是幼儿园呢?“原因很复杂,没有做好幼小衔接是主要问题之一。”这位校长分析道。

暑假里,许多爸妈忙着给准小学生做学前准备,送娃去学拼音、识字、英语等新技能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必修课——幼小衔接。

在杭州主城区,记者随机调查了8所小学,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结果发现每所小学都有新生不适应的情况。老师总结,这些孩子不适应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不肯进校;二是上课哭闹;三是不能遵守课堂秩序。

●哭着闹着不进校门

文章开头的那位小男生属于第一种。不肯进校的一年级新生,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少的一两个,多的四五个。

一位公办小学的校长透露:“每年都有哭着不让妈妈走、不肯进校的孩子,今年我碰到两个,一个女生一个男生。”

小姑娘尽管每天到校门口都会大哭一场,但在送她上学的外婆离开后,她就能平复情绪到教室上课。“今天早上,我看到她又在校门口流眼泪,不放外婆走,我就上前帮她分析,‘你要老这样,以后外婆不敢送了。’她想想有点道理,不哭了,然后被一个热情的同学拉走了。”

男生的情况麻烦点。起初几天,一直哭喊着要妈妈,妈妈只能陪着读书,就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连厕所都不敢上。后来学校把男生父母约来商议,决定采用“严酷”手段,不准妈妈送,告诉孩子,再哭就把妈妈赶出家门,但如果表现好的话,妈妈每天放学都会准时来接。没想到,现在真的治愈了。

“其实归根到底,是父母没有提早给孩子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种种不适应的表现就会在开学时爆发,后果可能超出家长的想象。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适应期有长有短。”校长说。

●上课明显情绪低落

有一些孩子倒是乖乖地进了校门,可是新问题来了。

一位民办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有个孩子每天进校时都好好的,可一坐进教室就明显情绪低落,经常哭。今天好不容易劝好了,明天又这样,已经两个星期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都很头痛。

她们找来家长了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孩子读幼儿园时各项表现都很不错,在班里简直是众星拱月。可是一上小学,优秀的小伙伴很多,孩子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好,比如,跳绳没人家多,口算没人家快等,就有了心理落差。如果老师当天能刻意关照,多夸几句,孩子的情绪会稳定些,不然就会爆发。

“可班里这么多孩子,我们不可能只夸一个人,那不是厚此薄彼了吗?”班主任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让孩子明白,读幼儿园和小学是完全两回事,调整心态,家长也应该给孩子适当减压。

●不遵守课堂秩序

更普遍的是这种情况——上课坐不端正、随意插话、打打闹闹;又或者丢三落四,今天作业本不见了,明天语文书弄丢了等等。不止每所小学,每个一年级班都有。不过,相对于前面两种情况,这种动静小一些,老师会常常提醒,但彻底纠正估计还需要很长时间。

把幼小衔接课程排进课表

面对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一年级新生状况,今年开学,杭州不少小学直接把幼小衔接课程排进了课表。

杭州长青小学排了两天幼小衔接课,一天是给家长上,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另一天是新生训练,全校100多位老师全部来到一年级,带300多位新生熟悉校园路线,指导整理书包、课桌,上课怎样举手发言,中午如何排队领饭,下午怎么排队放学等等。

杭州娃哈哈小学、杭师大附小、胜利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开学第一周压根没上课,全拿来做幼小衔接了。让新生们通过玩游戏练坐姿、认识新校园、结交新朋友等等。

杭州时代小学在开学第一天,安排了六年级的孩子带着一年级新生,手牵着手去认识校园。

杭州滨和小学则通过双向选班,让新生提前了解老师、同学,并提前在暑假里给新生发了一本《点赞好习惯手册》,建议孩子们养成按时作息、体育锻炼、家务劳动、阅读、交流的习惯。校长田燕芳说,幼小衔接,养成这些习惯比学拼音和认字更重要。

读小学前,爸妈该做些什么

杭州青蓝小学曾对一年级100位家长进行幼小衔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知识、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心理等。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最怕孩子在识字方面存在问题,所以为此做的准备也是最充分的。但其他几项重要内容却往往被家长忽视了。

其实,比起多认几个字,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据几位小学校长总结,在上小学前,一般存在三种类型的家长:

1、急功近利型。没上小学前报很多培训班,霸占孩子的大量时间,为的是让孩子提前进入一年级学习的状态,最后往往导致孩子在课堂上不愿意听讲,对学习缺乏兴趣。

2、任由发展型。任由孩子成长,造成孩子太有个性,而且好动,个人意愿比较强。

3、温室培育型。这类家长什么事都代替包办,最后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做。

这些爸妈表现不同,但都属于没有做好幼小衔接。那么,这个阶段,爸妈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杭师大附小校长孙丽女认为,幼小衔接,爸妈需要做四件事——

1、帮助孩子积极转换角色,告诉孩子当小学生和念幼儿园有哪些不同,而不是通过夸张描述,让孩子畏惧学校和老师。

2、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抵消孩子新入校的陌生感,提高孩子的适应力,这有助于预防今后作业拖拉等坏习惯。

3、和孩子一起准备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比如餐具等。

4、告诉孩子上小学的一些基本信息,培养自理能力。比如,写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联系电话,知道每天上下学的路线、家庭地址等。

杭州半山实验小学校长周晓婷说,父母应该提前明白三个道理——

1、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意识到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

2、习惯是孩子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

3、所有的过程中,成功和失败都需要经历,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为哄孩子上学小学改名幼儿园 网友:有心又暖心”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为哄孩子上学小学改名幼儿园 网友:有心又暖心”还看
第九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
亚洲(最大)游乐盛会-AAA展
安徽孕婴童展畅想2016,为您
京正与您相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猜你喜欢
济宁双胞胎姐妹花高考考出好成绩 为万元学费发愁
一天读9小时诗经 夏令营奇葩课程引担忧
95后女孩一集不落看《柯南》 凭经验追回丢失手机
夫妇俩将儿子留医院3年未看过一眼 称付不起医药费
深圳市市属公办中小学拟将公开招聘123名教师
95后大学生"空降"村小给留守儿童当临时"爸妈"
广东省教育厅:过半随迁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
广西一男子因对儿子实施家暴被中止6个月的监护探视权
17岁女孩拒绝嗑药 遭同寝室同学轮流施暴
家长将孩子拎出船外踩水游湖 行为令人"肝颤"
陕西一幼儿园疑遭开发商断电 幼儿在高温中上课
父亲为筹钱给儿子治病当街下跪 愿下半生为人免费打工
葫芦岛15岁初三学生升学考试考砸离家出走
父亲带患尿毒症母亲求医 13岁姐姐独自照顾脑瘫妹妹
儿子高考成绩不理想 妈妈迷信"作法"能上大学被骗2万
重庆一女子怀孕后却找不到宝宝 胎儿竟长在脾脏上
南京贴心公交司机每天为孕妇多等半分钟获赞
2016年新疆和田中小学生民族团结夏令营在京开营
两少年雨天捡到氢气球 用电吹风吹干被炸伤
女儿暑假学钢琴还是学跳舞 父母各执一词请民警裁决
设立874所山村幼儿园惠及2.2万余名幼儿
高三学生手绘海报抗议暑假补课引热议
12岁女孩遭暴力伤害 涉事少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初中女生暑期兼职刷单 钱未赚到反被骗6千多元
高考生花10万余元补课仅考243分 校方承诺能达二本
澳大利亚13岁男孩颜值超高网上爆红 被封"世界最帅"
吉林一幼儿园“教师摆拍幼儿吃水果” 已被停业整顿
初一男生街头遭群殴 掐脖子拳打脚踢被烟头烫
仨少年下地偷葫芦瓜 被抓后称想当葫芦娃有错吗
第二届上海国际亲培展与您不见不散
补习班被举报后 老师恐吓学生:别让我查出是谁
北京市8月1日起将提高乡村学校教师高级职称比例
4岁儿子越长越像"隔壁老王" 父亲亲子鉴定竟非亲生
2016水孩子水育早教中国行 开创婴幼儿游泳新时代
山东临沂初一女生遭殴打 身上被淋饮料
河南18岁色弱考生被天津中医药大学退档引关注
6岁女孩不想上培训班打110报警求助
山东2017年起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68岁老汉跳渠救起9岁男童 事后连挂三天吊针
暑期培训班玩花样 退费难成最大问题
山东试点免费师范生政策受青睐 报考录取比例接近7:1
北京西城区环保局:白云路分校教室装修材料检验达标
山东一儿童输液药瓶内发现死蚂蚁 四肢清晰可见
中考聚会迟到起争执 一初中生持刀划伤同学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放榜 医科成状元最爱
河北9岁非婚生男孩百里寻母 大腿内侧被铁钳夹伤
山西百名留守儿童赴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谢师宴"悄然升温 家长压力大老师盛情难却
四川一家长定"最严"学规 违反一条打50大板
父母忙于生计 "小候鸟"又面临"二次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