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

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

2013-10-09

“随迁子女‘当地’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教育部:要求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

袁贵仁介绍,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9.4%在公办学校就读,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3年出台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现在,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这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袁贵仁说。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升学问题,教育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该意见通知。

袁贵仁说,文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积极解决。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学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奥数热因优质资源不足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昨日表示,“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预计4%的目标能实现

袁贵仁表示,2012年预计我国教育总经费投入将达2.2万亿,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 进展

教育部: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确保年底前出台;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则

教育部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湖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9个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研讨“异地高考”政策。

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赁

会议指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要把握三大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抓。二要统筹考虑,多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三要以地方为主实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决。

会议强调,要尽快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好实施方案。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为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二要按“三个根据”要求,即: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三要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确保各地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

京沪介绍了工作打算

会议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订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

座谈会上,福建、山东、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点介绍了初步考虑和工作打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点汇报了做好政策衔接的思路和举措。

■ 北京情况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约47.8万人,创历史新高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将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确保流入地入学率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表示,增加招生计划可以解决录取率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城市面临的其他困难。

据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47.8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目前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 个案

“绿卡族”最关注实施时间

住房、工作、保险、学籍一应俱全,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绿灯,却翻不过高考这道坎。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绿卡族”家长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开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买房,同时把在哈尔滨的女儿接到北京,女儿当时上五年级。作为一名外企财务人员,金女士的单位为她办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俗称“北京绿卡”)。持卡人员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都与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策,但就是高考没有放开。

2010年,金女士的女儿升入朝阳区一所重点高中。不过,无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扰着金女士。事实上,初中毕业时,她曾与女儿讨论过回乡读高中的问题,不过女儿坚决反对,甚至以死相逼。“老家没有任何亲人,让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帮孩子联系高中,不过由于两地教材差异,孩子回乡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毕业年级中垫底。学校以接收孩子会影响升学率为由,拒绝为其办理学籍。目前,对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但这个身份又会使孩子在报考高校时受到一定限制。

昨天,听到教育部公布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后,金女士说,目前她和女儿已满足了条件。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认为自己持有“北京绿卡”,这就证明自己是城市发展需要而引进的人才。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 对话

“条件设置不能过于苛刻”

新京报:教育部公布随迁子女当地高考三项条件,多少孩子会受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就解决“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向国务院递交建议书):教育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达1260.97万人,2010年为1167.17万人。因为各地制定时间表和条件,可能很多孩子无法受益,如果能有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错了。同时,留守儿童可能会转换为随迁子女,这个规模也在不断变化。

新京报:把制定时间表的权限交给各地,是否会有一批随迁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时间表的夹缝里?

张千帆:普遍有这个担心,怕地方设定的条件过高,过于苛刻。社会各界尤其是随迁子女的父母要盯着当地政府,不能在年限设置上搞得太长。山东的方案比较好,2014年实施这一政策,绝大多数省份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京沪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但我认为不应延迟太久。

新京报:对父母、孩子设置诸多条件,这些设定是否苛刻?

张千帆:这本来是对随迁子女的一项政策,不能对家长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要求年限过长。如果父母不在当地工作,小孩很难在当地就读。父母工作的性质不是那么重要。对学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长,否则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还看
叶一茜晒森碟母女两独自过中秋
5岁娃查出糖尿病被幼儿园婉拒?
学前融合教育如何突破困局
武汉高价学前班:10个月4万余
少年饮水机投毒只因不满同学吵闹
猜你喜欢
宝宝尿床还在延续,你该怎么办?
不想孩子落下病,千万别在这5个时间洗澡
宝宝爱打人不一定是坏孩子
小孩频繁揉眼,小心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来袭
爸妈应对姿势不对,小心孩子更叛逆
河南开学时间最新消息 河南开学时间2020通告最新
如何帮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不妨试试这几招
六个月的龙凤胎宝宝睡醒后,发现对方在身边,宝宝的反应太可爱了
要学会早发现“问题孩子”
这些育儿经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想要让孩子少生病,健康宝宝要三浴: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孩子不愿意认错?那是因为没读懂他的“内心”
国内儿童色情网站“死灰复燃”?父母都提心吊胆
如何让孩子乐观向上?记住这4点
日版"海军陆战队"将在东海举行首次演习 演练登陆能力
两个孩子经常打架怎么办 家里有两个孩子如何教育
盛夏应预防儿童车内中暑
"特朗普之星"将从好莱坞星光大道移除 多次被破坏
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可以助长
公立幼儿园or私立幼儿园or双语幼儿园,如何给娃选幼儿园
宝宝树母婴待产包:按单准备,分娩不慌
为什么宝宝总是要“抱抱”?答案暖哭无数妈妈
英政府机构建议给5岁儿童开性教育必修课
6岁前—要让你的孩子“学会等待”
老汉与儿子吵架后离家 身无分文流落深圳街头
孩子眼中的爱情和婚姻
孩子性格敏感不是ta的错,父母要这么做
孩子将来性格好不好,3岁前的培养很重要!
孩子指甲凹凸不平?不一定都是营养不良
这几种老人真的不适合带孩子,影响孩子长远发展,家长要当心
因不爽男子健身声音太大 壮汉猛踹杠铃撞男子裆部
广东“古驿道+”串起1320个贫困村振兴路
宝宝爱“反抗”,不放这么办
新生儿手那么小,指甲应该怎样剪才对?
家长get这3招,打造宝宝完美性格
一个月没出门?居家防疫也不能忽略运动
讲道理也有秘诀,否则只是娃的耳旁风
有一个这样的好婆婆伺候月子,还用犯愁婆媳会有矛盾吗?
根据年龄挑选适合孩子的运动 才会在孩子成长中发挥最大作用
家长别再说这几句话了,害娃不浅!
北大清华本科应届生符合条件可入沪籍引热议
唐嫣生龙凤胎?解读明星生子为何保密
清明假期通知来了,网友调侃“假中假”
全国优秀班主任送给家长的话,让无数家长幡然醒悟
遇到行为倒退期间,家长如何应对
这4种孩子在学校易被孤立 父母别大意 发现就要尽快纠正!
好胜心强的孩子,往往受这2大因素影响
生活细节体现孩子潜能,你关注过吗?
女孩考上北大“感谢贫穷”:网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应具备这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