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

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

2013-10-09

“随迁子女‘当地’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教育部:要求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

袁贵仁介绍,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9.4%在公办学校就读,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3年出台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现在,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这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袁贵仁说。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升学问题,教育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该意见通知。

袁贵仁说,文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积极解决。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学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奥数热因优质资源不足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昨日表示,“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预计4%的目标能实现

袁贵仁表示,2012年预计我国教育总经费投入将达2.2万亿,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 进展

教育部: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确保年底前出台;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则

教育部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湖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9个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研讨“异地高考”政策。

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赁

会议指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要把握三大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抓。二要统筹考虑,多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三要以地方为主实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决。

会议强调,要尽快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好实施方案。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为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二要按“三个根据”要求,即: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三要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确保各地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

京沪介绍了工作打算

会议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订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

座谈会上,福建、山东、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点介绍了初步考虑和工作打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点汇报了做好政策衔接的思路和举措。

■ 北京情况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约47.8万人,创历史新高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将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确保流入地入学率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表示,增加招生计划可以解决录取率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城市面临的其他困难。

据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47.8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目前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 个案

“绿卡族”最关注实施时间

住房、工作、保险、学籍一应俱全,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绿灯,却翻不过高考这道坎。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绿卡族”家长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开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买房,同时把在哈尔滨的女儿接到北京,女儿当时上五年级。作为一名外企财务人员,金女士的单位为她办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俗称“北京绿卡”)。持卡人员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都与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策,但就是高考没有放开。

2010年,金女士的女儿升入朝阳区一所重点高中。不过,无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扰着金女士。事实上,初中毕业时,她曾与女儿讨论过回乡读高中的问题,不过女儿坚决反对,甚至以死相逼。“老家没有任何亲人,让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帮孩子联系高中,不过由于两地教材差异,孩子回乡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毕业年级中垫底。学校以接收孩子会影响升学率为由,拒绝为其办理学籍。目前,对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但这个身份又会使孩子在报考高校时受到一定限制。

昨天,听到教育部公布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后,金女士说,目前她和女儿已满足了条件。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认为自己持有“北京绿卡”,这就证明自己是城市发展需要而引进的人才。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 对话

“条件设置不能过于苛刻”

新京报:教育部公布随迁子女当地高考三项条件,多少孩子会受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就解决“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向国务院递交建议书):教育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达1260.97万人,2010年为1167.17万人。因为各地制定时间表和条件,可能很多孩子无法受益,如果能有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错了。同时,留守儿童可能会转换为随迁子女,这个规模也在不断变化。

新京报:把制定时间表的权限交给各地,是否会有一批随迁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时间表的夹缝里?

张千帆:普遍有这个担心,怕地方设定的条件过高,过于苛刻。社会各界尤其是随迁子女的父母要盯着当地政府,不能在年限设置上搞得太长。山东的方案比较好,2014年实施这一政策,绝大多数省份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京沪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但我认为不应延迟太久。

新京报:对父母、孩子设置诸多条件,这些设定是否苛刻?

张千帆:这本来是对随迁子女的一项政策,不能对家长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要求年限过长。如果父母不在当地工作,小孩很难在当地就读。父母工作的性质不是那么重要。对学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长,否则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与“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异地高考条件苛刻,仍是拼爹时代的缩影!”还看
今后三年计划新建扩建408所幼
养老院挨着幼儿园这主意咋样?
孩子太小,假期太长,幼儿园“弹
甘肃省开展幼儿心理援助普及安全
婴儿的睡眠时间应该是多长
猜你喜欢
应对宝宝哭闹有技巧
如何让孩子不再怕黑?
给宝宝足够的破坏空间
不同血型不同性格的孩子
父母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
孩子压力大,父母怎么办?
培养孩子的正直品质有法子
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
孩子害羞父母应该怎么办?
怎样缓解宝宝的嫉妒情绪?
孩子压抑是的表现是什么?
引导宝宝关心他人
如何让宝宝性格更合群?
如何正确对待性格倔强的孩子?
怎样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对待爆脾气宝宝的4个妙招
时刻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胆小咋办?锻炼孩子胆量的几个小方法!
依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
7种方法治疗宝宝的自卑心理
3-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如何帮助宝宝戒掉“恋物情节”?
从宝宝的举止分析宝宝的性格心理发育
儿童焦虑症的几种类型
调节孩子自卑心理有绝招
如何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爸爸的爱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
饮食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
什么导致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3岁孩子撒谎的6大原因早知道!
精神过剩的孩子心理压力大
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要点
如何把握好幼儿最早的交际欲望?
孩子为什么有逆反心理?多大孩子开始逆反?
利用比赛提高孩子的能力并学会面对竞争与失败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害羞心理?
针对性解决孩子说谎
饮食能决定孩子的性格吗?
宝宝偷拿东西父母怎么办?
培养宝宝习惯必须贯彻始终
幼儿的情感需求分三个阶段
如何让宝宝“万众瞩目”?
留守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
性格会遗传吗?
11个月大的宝宝有哪些性格特点?
宝宝为什么爱生气?怎么应对爱生气的宝宝?
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的表现
孩子啊,你为啥这么害羞?
测测宝宝的心理发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