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得:家长爱“设计”孩子?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幼儿教育心得:家长爱“设计”孩子?

幼儿教育心得:家长爱“设计”孩子?

2016-12-26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对于孩子的成长即使家长在忙碌,都能对他们的成长历程铭记在心,就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会爬、第一次自己行走、第一次开口喊人……都是这么美好的回忆。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叛逆期的来到,第一次吵架、第一次冷战爸妈也不会陌生。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老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父母认为我这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听话呢?

不少“过来人”说,自己在成人的过程中似乎没怎么感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而现在的孩子则正好相反,很少有人能逃脱父母的安排。所有的攻略都是为了让父母离开 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至今仍然记得她与儿子的一次“交锋”。

当大家都在讨论今天的家长应该怎么做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却认为,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长辈花了太多的力气去设计下一代应该是什么样子”。

不少“过来人”说,自己在成人的过程中似乎没怎么感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而现在的孩子则正好相反,很少有人能逃脱父母的安排。

正因如此,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吐槽自己“压力大”——学校安排已经很紧凑了,周末和课余也被父母报的班填满。

有专家指出,压力的大小是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与实际承受的压力不一定一致。也就是说,有的人实际承受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是自己心里感受到的压力却很大,有的人则正好相反。其实,成长就是激发孩子内在的需求。有了自我要求,压力也就不算什么了。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既然如此,今天的父母要怎么做才能教养好明天的人才呢?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不少专家试图帮助今天的家长寻找攻略。

父母要时刻反思自己 别把孩子引上与初衷相反的路

为什么今天的家长更爱“设计”孩子?

“原因很简单,正因为上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才使得每一个普通的百姓都有了打造自己孩子的可能性。”周晓虹说。

这一代的家长,他们中的不少人自己或者自己的父母曾经经历过生活上的匮乏,很多愿望和想法都因为这种匮乏而没能实现。所以,不少人“设计”孩子其实是对自己匮乏的一种满足,“我的人生走到了70分,剩下的30分让儿子完成”。

再加上,整个社会都在向往成功,很多成功者的故事被人们传颂。家长们打造自己的孩子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家长“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凡事不能走极端。“如果我们的家长不自我反思,我们的下一代就没有希望。”周晓虹说。

王专是一位年轻的家长,在成为家长之前也做过十几年的教育,带过很多学生,接触过特别多的家长,所以他对自己能做一个好父亲非常自信。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突然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王专当然也不例外,给儿子买了不少绘本,但是儿子偏偏不愿意看,更喜欢玩iPad。王专的妻子就想了一个办法:只要儿子好好读绘本,就让他玩两分钟iPad。果然,儿子就乖乖地把绘本看完了。

“这种办法用了几次之后,突然我惊出一身冷汗。”王专说,当我们用ipad去奖励孩子的时候,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如果我做了一件没什么意思的事,就可以被奖励做更有意思的事。跟读书相比,玩ipad这件事情更有意思。“这是非常可怕的。当孩子有一天突然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他为什么不跳过前边没意思的事情,直接到达最后一个目标呢。”王专说。

正像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当家长“安排”孩子的意识过于强大,同时又缺少反思的话,那么,家长会天然地认为自己的标准是正确的,而且会认为它是孩子所需要的,结果把孩子引上了与自己初衷相反的道路。

其实,当整个世界都可以“搬到”手机上的时候,家长们不仅不应该再高高在上地“设计”孩子的人生,反而要向孩子学习。

因为,互联网的时代首先打破的就是成年人的权威。“我们小时候上课时,外面如果有货郎挑着担子走过,学生们会向外看,但是老师只要指指窗子,孩子的心可能就被叫回来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曾经说,但是现在互联网就在孩子的手心里,老师或家长再使用权威最多只能召回孩子的身体,很难再抓住他们的心。所以,只有低头向互联网“原住民”学习,才能知己知彼,或许还有重新走入孩子心灵的机会。

要做“拉链式”的夫妻 不能再一个红脸一个白脸

其实,不仅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进行调整,专家指出,夫妻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一次调整。

这两年我们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虎妈、猫爸、狼爸等各类型家长,每种家长都代表着一种家庭教育的理论。不过,无论这些类型的家长如何“各显神通”,具体到每个家庭中,通常还是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无论是曾经很火的《虎妈猫爸》还是刚刚风靡过的《小别离》,那一对对家长的教育招数,通常都是一个更强势、一个更温和。

不过,专家指出,这种模式并非完美。

“如果父母双方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很容易让孩子钻漏洞。你会发现孩子在提要求的时候,会去找相对比较‘软’的那位。”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现为婚姻亲子专家的蒋佩蓉说。

看过《小别离》的人也许还记得,小宇为了逃过爸爸的批评,把成绩不好的试卷拿给继母签字。因为继母为缓和跟小宇的关系,会特意讨好小宇,小宇就顺势钻了空子。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讨论的是到底是“虎妈”好,还是“猫爸”好,却忽视了当把一“软”一“硬”放在一起的时候,“虎妈”和“猫爸”之间不再是相加那么简单了,他们之间一定会产生化学反应。这个反应作用在“聪明”的孩子身上时,“孩子就学会了怎么样去操纵父母组成的这个‘团队’了,并且学会了如何分化这个‘团队’。”蒋佩蓉说。

所以,蒋佩蓉提出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做“拉链式的父母”。这种关系强调的是“弹性”,父母两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样子。

蒋佩蓉的先生林为千则用打排球来进行比喻,“在初中打排球时,我最怕的就是发球,因为你发球时,全队队员都在看着你,球发过网了,球队就有可能赢一分,发不过去,团队就丢了一分,这个位置上的人压力特别大。”

好在,排球是要不停地换位的,每一个队员都要在不同的位置上轮转,每一个队员就都了解了在不同位置上如何配合。“拉链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这样,他们更像是排球队友,没有固定位置,而是熟悉每一个位置,并清楚如何进行配合。”林为千说。

所有的攻略都是为了让父母离开 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至今仍然记得她与儿子的一次“交锋”。

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曹萍总感觉孩子不够努力。有一次终于忍不住把这个问题扔给了儿子。结果,儿子反问曹萍:“妈您为什么总操心我呢?”曹萍说:“因为我喜欢家庭教育,我喜欢孩子。”儿子继续说:“您也说了,您特喜欢的事情您就努着劲儿去干,但我真的不知道我的这个劲儿在哪里。”

曹萍一下子悟出,很多专家都在说家长要给孩子的是支持和陪伴,但是这些“支持”和“陪伴”的目的是什么呢?不能为了陪伴而陪伴,关键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帮孩子找到他的“心”,找到他的“心之力”。

北京的家长汪女士总对别人说,她的家去年过得“天昏地暗”。因为去年汪女士的女儿小升初,为了让女儿进入那几所著名的好学校,他们一家人几乎没在家吃过几顿像样的晚饭。所有的晚饭时间,汪女士都跟丈夫带着女儿穿梭在各种课外班的路上。奥数、英语、语文、架子鼓、钢琴,每天都有课,经常要参加各种比赛和考试。临近毕业的时候,女儿突然“不听话”了,再重要的考试说不去就不去了。

汪女士也几近崩溃。

后来,特长生的选拔开始了。女儿从小就喜欢打击乐,架子鼓、钢片琴、小鼓都打得像模像样。女儿说什么都要参加选拔。其实,特长生的考核并不比奥数轻松,汪女士最初的设计是:既然都要辛苦,为什么不把这分辛苦用在奥数、英语上,这样摆在孩子面前的路还更宽些,所以,一直都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特长上。后来,女儿几乎放弃了奥数的所有重要考核,没有办法,汪女士同意了女儿的选择。

自从女儿得知自己可以准备特长生的选拔后,汪女士发现,过去消极怠工的女儿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放学的时间都“长”在了琴房,练得胳膊酸得拿不动鼓槌了也不愿意停下来。

一位教育专家说,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像在一幅地图上设计路径,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寻找到最适合的那一条路径。最佳的旅游攻略是要让游览者融入美景中,而对教育来说,所有的攻略最终都是要让父母设计的痕迹越来越小,孩子最终成为攻略的主人,激发内心的力量,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景。

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只有靠家长自己一步步走出来,路走多了自然会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更有幼儿资讯,尽在查字典幼儿网。

大西轰带你涨姿势:

河南5岁男童幼儿园内死亡 真相扑朔迷离

幼儿圣诞小食物:玉米胡萝卜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幼儿教育心得:家长爱“设计”孩子?”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幼儿教育心得:家长爱“设计”孩子?”还看
五岁半娃娃放假要写12页拼音作
小学生“寒假托管班”变身“补课
疑因踢倒自行车9岁娃被逼吞钥匙
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
九岁孩洗衣做饭坚强撑起三口之家
猜你喜欢
新手妈妈papi酱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待产准备,初为人母很机智
“超长假期”后复学学生很焦虑?这样可缓解
聪明的妈妈不会让愉快的亲子就餐时光变成训导处
眼前总有“蚊子”飞怎么办?先看看是不是有这种病
母亲节到来!今天,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孩子吃得太饱也会长不高
在孩子6岁前,要培养好社交礼仪
超三成小学生网民学龄前就上网
一起感受这温暖的爱《你真好》
怎样教孩子画线条 4点要注意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让他更自信
母亲节,查字典网小编教你画出康乃馨送给妈妈
产后腰痛真的是月亮坐得不好吗?不要再上当了!
宝宝爱挖鼻孔坏处多如何才能纠正
专家:肥胖可引发多种疾病 应注重科学减重
产后身高是5厘米吗?具有这种特征的妈妈,分娩后个子也高!
用餐礼仪是孩子内在修养的试金石
孩子不想上学,妈妈叫他那样做,然后哭着说要去上学!
孩子眼中妈妈的十大“幼稚”言行 你有没有中标?
你知道么?拥抱带给宝宝的四大好处
教辅书分男女是性别歧视?华东师大出版社回应
夏天来了,宝宝防晒用防晒霜好还是防晒帽?
4-6岁恶梦高峰期如何让宝宝睡得安心?
培养注意力 让宝宝从镜子中来进行
妈妈肥胖时喂母乳 可能会增加孩子体重
孙俪曝邓超哄孩子睡觉自己先睡着
儿童异食癖的三个症状,家长改如何预防?
怀孕期间,准妈妈不敢一起去房间,怕丈夫出轨吗?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让孩子哭也是一种培养!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爸爸带娃,妈妈潇洒
口腔溃疡成为3~10岁孩子的易发病
新入园宝宝易患“分离焦虑”症 家长做好心理疏导
儿童肥胖危害巨大!让孩子远离肥胖的方法爸妈必看!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童话与科学冲突怎么办?
小儿喂养困难警惕低血糖 做好及时预防最重要
杨怡晒女儿近照 自曝当新手妈妈的最大挑战
即将入园的宝宝,应该get哪些技能?
个别学校发生运动猝死 海南要求体育课保持间距不戴口罩
发现宝宝乱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将影响宝宝的一生
引起产后腰痛的五种常见原因及缓解招数
培养孩子的数学潜能,从这些日常细节开始
几岁开始教宝宝识字最好?才不会错过最佳智力发育期
想要宝宝乖乖听话,需要一些套路!
想要养出“长腿宝贝”,一起来跳一跳吧!
还在为孩子和你争辩生气?小编告诉你争辩的好处!
还在纵容孩子大喊大叫?小心儿童声带小结这种病
想要第二个孩子的妈妈不要想经济问题,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这个要求
学芭蕾舞千万别盲目,小编帮你分析好处和坏处
宝宝防晒,用防晒霜还是太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