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资讯 >幼儿园热衷过国外“鬼节” 万圣节道具热销
2016-10-26
昨天,南京一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发帖称:“外国的鬼节也要过,还要带万圣节的服装和道具,我就呵呵了,是不是冬至也要带纸钱去幼儿园烧呀?”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在南京几家商场探访发现,不少幼儿园家长带着孩子来买万圣节道具,都说是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一些家长表示不解:为啥幼儿园对学龄前孩子从小就进行如此“崇洋”的教育?
家长很纠结:这么吓人的东西,买还是不买?
扬子晚报记者联系这位发帖家长得知,他的孩子在南京城东苜蓿园大街附近一家幼儿园上学,该园最近几年基本上逢节必过,除了国家法定假日外,中国传统的端午、中秋、重阳,外国的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基本一个不落。问题是,每年的节日活动都要求孩子家长准备好各种道具来布置教室环境,烘托节日气氛,“每次节日一过,这些布置的道具就扔掉了,第二年再买,这不是明摆着折腾和浪费吗?”
另一位孩子妈妈说,感恩节、圣诞节这些洋节过过也就算了,万圣节是什么鬼?查了一下百度,说是外国的鬼节,扮神弄鬼吓唬人作弄人的,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过这个节是不是有点“超前”了,教育导向也不对啊。如果说连外国的鬼节要过,那么,中国传统的冬至和“七月半”,是不是也要让孩子带纸钱到幼儿园来烧一烧呢?
一位海归家长张先生则认为,他在美国曾应邀参加过一次朋友家的万圣节聚会,“说实话,当时现场气氛的确很嗨,老外也很会搞气氛。但作为成年人,我还是受不了装扮鬼神后营造的恐怖氛围,比起化装舞会吓人多了。”
张先生说,这属于西方特有的文化与传统,经过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大人、孩子早就习惯。但西方的节日东方过,毕竟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如果单纯为了“逗小孩玩”,却让家长大张旗鼓地准备,则喂饱了商家,倒了家长的胃口,还让孩子不知所谓,甚至是反作用,就有点得不偿失。
商家在偷笑:逢节进货错不了,赚的都是家长钱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分别来到南京新街口金鹰超市和城东百安居,看到万圣节装饰品商品专柜前品种琳琅满目,挤满了顾客,一打听,八成是孩子家长,而且一大半是幼儿园孩子家长。
在百安居,一对年轻夫妇领着孩子才买完了一套南瓜灯,孩子嚷着:“老师还要买万圣节捣蛋鬼衣裳行头呢!”另一对家长则对着一张鬼脸面具纠结了:“这鬼脸太丑了,大人看了都有点怕怕的,更何况孩子呢?”
摊主老板告诉记者,以前圣诞节礼物好卖,现在什么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复活节“节节高兴”,做洋节的生意怎么都能赚,过去只是大学生喜欢的新鲜玩意儿,如今很多小孩子的家长也来赶时髦,赚的都是家长口袋里的钱。
也有一些家长抱怨,现在幼儿园逢节就搞活动,弄得家长跟着买,有些东西其实可以反复利用的,但幼儿园很少这么做,基本是节一过就扔掉,实在可惜。
幼儿园的解释:过节搞活动,就是给孩子多点“主题体验”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城东苜蓿园大街上的一家幼儿园了解万圣节活动时,这家幼儿园的负责人说,幼儿园之所以比较重视过节,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比如端午节让孩子学做粽子,中秋节让孩子学做月饼,圣诞节让孩子与家长一道扮演圣诞老人,重阳节让孩子为爷爷奶奶捶捶背,就是让家长体会到和孩子一起动手体验的快乐,也加深孩子和亲人之间的感情。“幼儿园的教育,注重的是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体验,在一张白纸的前提下,通过模仿一些现成的节日习俗,搞搞主题活动,让孩子参与不同特色的民俗习惯和文化,表达孩子有个性的认知和理解,张扬孩子们的天性,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幼儿园暴力频发如何坚守最后“警戒
下一篇:广州一小学教学用地被挪用无操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