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成校园暴力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谁来护佑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留守儿童成校园暴力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谁来护佑

留守儿童成校园暴力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谁来护佑

2016-10-24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存在在当今社会当中,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的内心要比普通孩子敏感脆弱的多,稍不注意,便会误入歧途,深陷泥沼当中。近日,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些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如何为他们保驾护航,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都需要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

今年3月起,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从各省摸底的情况看,一些留守儿童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而且容易被性侵等恶性犯罪行为伤害。专家及社会各界呼吁,尽快探索制度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并为打工者返乡创业、就业提供扶持,使留守儿童享有更多父母关爱。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孙莉(化名)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中学的一名学生,也是全班19名留守儿童之一。晚饭时分,孙莉姐弟自己下厨,一碗酸菜豆米没什么油水,锅里的炒土豆丝有些焦黑。孩子们就着剩饭吃下,饭后孙莉还要喂猪、洗衣服。

孙莉只是我国数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员,仅在贵州14岁以下留守儿童就超过100万人。半月谈记者连日来在多个省份调研发现,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问题。

孙莉的班主任孙泽国说,孙莉的父母13年前去昆明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其实家里有肉,但孩子根本做不好。孙泽国说,除了营养状况,他还担心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孙莉对记者说,有时候她也会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同学还在父母跟前撒娇,自己却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负担。遇到困难和烦心事,只能一个人硬扛,心里难受也不愿说出来,实在受不了就强迫自己遗忘,用这种方式来调节。

人口大省安徽同样有大量留守儿童。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潜山县的6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到一半。在潜山县天柱山镇河西村,林郭慈贞纪念小学校长周晓春向记者介绍,该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93%,女生占比较大。

该校学生圆圆(化名)今年11岁,早在8个月大时父母就外出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乡团聚。多年留守让她沉默寡言,说话时总是低着头。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明显更活泼开朗,心情也比较愉悦稳定。周晓春说。

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年从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尚晓援说,父母之爱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一旦缺失可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缺少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还会产生其他心理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等专家指出,留守儿童已经占到我国儿童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可以说对国家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社会各方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健康成长。

警惕心理及行为失控风险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缺少家庭关爱和社会行为引导,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面临失控风险,甚至会进而引发行为失控。

去年6月,就在孙莉所在的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留守儿童兄妹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在同村人眼中,4兄妹严重缺乏父母关爱,性格较为内向,不爱与人交流。而在2012年,当地还曾发生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内死亡的事件,也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孙泽国说,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日益普及,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的比例、频率一直在提升。这带来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孩子们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但多数学校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关注、疏导仍停留在表层,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692万,占全国的11.38%,位居全国第一。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处长罗江说,从近年来的案件看,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流动儿童是未成年人中最容易滑入犯罪深渊的群体。

记者在成都市锦江区检察院见到一名涉嫌故意伤害的未成年人江某。他说,小学期间曾有3年父母在成都打工,他在老家与姑姑生活,长期处于失管状态。后来父母将他接到一起生活,但他对父母很陌生,最终在一次聚众斗殴中用弹簧刀刺伤了两名同龄人。

近年来,农村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留守儿童中既有施暴者也有受害者。去年7月,就读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曙光中学的留守儿童郑某被同校13名学生围殴,后因伤势过重死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47.6%的留守儿童表示被欺负过,状况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保护,正在成为性侵等恶性犯罪行为的侵害对象。

在四川德阳市调研时记者了解到,当地一名13岁的留守女童自7岁起就不断被性侵。据她讲述,性侵她的包括母亲的男朋友及其儿子、邻居,但她始终保持沉默,直到引起老师注意并报警。不过,面对民警询问,孩子十分抵触。

很多留守儿童实际上过着独居生活,身边没有任何亲属,成年人对他们的保护接近真空。在一些农村,被伤害的留守儿童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微乎其微。长期致力于儿童保护的成都市云公益救助会理事长傅艳指出,农村安全隐患较多,性侵等事件的发生与父母照管缺失直接相关。

调动各方护佑留守儿童成长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不容推卸的责任。

业内专家及基层教育界人士呼吁,当前应尽快调动NGO组织、专业心理机构等广泛的社会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开展疏导和干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开玉、撒拉溪中学校长孙志鹏等人认为,关爱留守儿童重点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或社工机构进校园、进家庭,把工作重点放在初中、小学阶段。

这些机构可重点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对留守儿童开展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用专业技能弥补学校心理辅导师资不足的短板;二是对在职教师开展心理教育辅导培训,使其具备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苗头、缓解其心理压力的能力。

与此同时,要继续降低留守儿童赴城市入学、升学的门槛,探索制度化消减留守儿童数量的途径。2005年到2010年全国流动儿童增加了40%多,而留守儿童只增加了4%,这说明带子女进城是大趋势,我们应当为此创造更好的条件。段成荣指出。

专家表示,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解决只有劳动力流动,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的问题。要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完整流动,实现家庭城镇化,从而落实父母的监护教育责任。可先在有条件的城市试点,对于带着孩子或老人流动的予以制度保障或奖励。

此外还要支持农村打工者返乡创业、就业,在实现家庭团聚的同时,还能带回技术、资金,振兴地方经济。潜山县天柱山镇河西村挂职第一书记许绍竹认为,要让留守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必须使农村经济发展起来。

专家建议各地在鼓励创新创业中,目光要转向打工者。为回乡创业者提供银行贷款、市场推广、税收鼓励、法律援助等服务,对回乡就业者监督企业为其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使其安心就近工作,教育子女。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毛振华 周畅 姜刚 骆飞 吴光于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留守儿童成校园暴力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谁来护佑”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留守儿童成校园暴力施暴者和犯罪"易感"群体谁来护佑”还看
阳城县东城幼儿园启动2016年
阳城县东城幼儿园开展"学雷锋爱
山东济南多家幼儿园食堂食用油和
CCTV中视集团与厦门国际童博
格林童话与厦门国际童博会签订战
猜你喜欢
专家称:10个孩子中2个患“开学恐惧症”
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
7岁小孩的寒假里,妈妈让他做了376套卷子
父母最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秋天到了,怎么判断孩子冷不冷?
家长请善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这几种食物青春期可以多吃,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
Papi酱官宣复出:孩子笑,娘发掉!
男宝宝女宝宝在性格心理上的5大差异
二胎妹妹被妈妈教训后躲在哥哥怀里,网友:太有爱了
如何提高宝宝的交往能力
幼儿的压力,一半以上都是来自父母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焦虑
怀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螃蟹?很多人想错了
多做4种游戏 训练宝宝五感
5个妙招教你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宝宝叛逆期 2~5岁:独立宣言
孩子太“娘”了家长该怎么办
男孩女孩在教养上有五大差异
孩子胆小 或是因为妈妈性格焦虑
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
什么是“黄金性格”?十招打造宝宝的“黄金性格”
孩子太“臭美”需要正确的引导
立秋给孩子“贴秋膘”,建议多吃这4种食物
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
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学生自杀案例增加 三成孩子习惯憋着心事
注意观察宝宝性格变化 有助培养宝宝的良好心理
宝宝叛逆期 8个月的烦躁您感到陌生
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 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
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办
三种老人不适合带娃,再不好意思也要学会拒绝
汪康夫冤案最新通报 10名女同学54年后否认被老师强奸
森碟幼儿园做主持很紧张 宝宝表现力该如何培养
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对人际关系影响
宝贝大脑发育缓慢有这些现象,看看你家宝贝“中招”了没
父性教育缺失,容易让孩子敏感多疑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备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养狗!
被欧美称为“合法的白色毒品”,糖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危害?
看电视对儿童影响有多大?电视容易制造“脑残”
成为准妈妈是有信号的,你捕捉到了吗?
孩子被“熊孩子”欺负家长该怎么办
培养男宝宝“男子汉”特质的重要性
宝宝叛逆期有何表现 家长如何应对
父母如何让与抑郁孩子交流
家长该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这3种食物可能是导致宝宝瘦小不长个的“罪魁祸首”!
如何说出对孩子的爱?孩子最渴望的10大被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