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

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

2016-10-24

现如今,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着想,不少学校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日前,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们组成小组护送学生进校,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

校门口上、下学的堵车之痛,对于不少老城区的学校而言是一个老问题。在顺德容桂一小学,家长义工们组成小组,担任学生上学和放学接送工的角色。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不必再行车至校门口,开往指定地点后由家长义工接送至校门口。此举为校门口的疏堵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受到一些争议。

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1

家长义工在接送学生。

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2

家长义工协助指挥车辆通行。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禅城,义工接送学生上、下学早已成为了校门口疏堵方案之一。为让这一模式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禅城就将原来的学校门口安全岛模式升级为警家校三方共建的校园护畅模式,增加警方力量并对家长义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妙招:

家长义工担任接送工

小黄圃小学位于顺德容桂,是众多顺德老城区里学校的典型代表。记者了解到,该小学被当地居民宅包围,进入学校的路也较窄,不足两个车道宽窄。

下雨天非常考验义工的接送工作。邵文海是小黄圃小学的家长义工组长之一,他告诉记者,由于学校的区位因素所限,校门口堵车现象非常严重。为了缓解堵车,以他为代表的多名家长便主动担任起了学校学生接送工,开始执行这一疏堵方案。小黄圃小学负责人黄老师表示,学校要求开车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将车停在校外150米开外的一个指定地点,无需再驶入校门前,而家长义工就上前接送车内孩子,引导及监管孩子安全入校。

邵文海告诉记者,过去家长开车送孩子上、下学,停车后放下孩子的一个过程需要几分钟,而陆续而来的车辆也重复相同动作。如果前面的车不及时离开,后面的车就造成路堵。现在学校规定,家长把车停在校外指定地方,若车里有孩子家长就主动摇下车窗,我们看到信号就主动开车门接走孩子。邵文海说,这个过程只需要数十秒的时间,而家长的车辆马上就开走,不再停留。

实行后,校门口的路堵现象缓解了很多。黄老师说,过去学校因为路堵问题,浪费了不少正常教学课时。下雨天的一早,第一堂课的时间都要推迟半个小时,因为很多学生仍堵在路上。黄老师说。

观察:扩建道路频搁置 老城校门易堵

黄老师告诉记者,过去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进学校的车必须单行,由东面的小店旁的路进,再由西面的牌坊出来。主要还是道路太窄,不少佛山老城区的学校都面对同样问题。黄老师说。

记者走访禅桂地区的老城区,发现在上、下学高峰期,家长集中使用私家车接送孩子,导致校门口确实存在容易拥堵的情况。比如在同华路的鸿业幼儿园,早高峰时幼儿园门口临停车队一直从普澜二街路口延续到幼儿园南侧的公交站。有家长甚至占用第二车道,冒险打开车门送孩子从车流缝隙中跑到人行道上。

据了解,为了疏堵,早在几年前,小黄圃小学及教育部门积极与周边居民协商扩建入校的道路,但因为种种争议而被搁置。黄老师解释,过去老城区的住宅区缺乏规划,因此各类基建设施的新建或改善都需要面临着一些问题。学校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入读的数量增多,因此学生往来学校频率增加,安全成为了首要问题。黄老师说。

早期为了疏堵,学校请来了治安人员,维护校门口的安全秩序及车辆停放,但是效果不佳。治安人员主要管理的是校门,但对校门外的路堵无法管理。黄老师表示,随后家委会关注到了此情况,部分家长便组成义工,开始实施义工接送工形式来疏堵。

每天7时不到就要到校,都有固定7人左右的义工家长现场执勤。家长义工之一的祖佳巍告诉记者,担任接送工的角色后,感受到家长担责会更多。学生全部入校后才收工再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祖佳巍说。

关注一:

义工接送孩子是否安全?

为了执行该疏堵方案,学校和家长义工前期做了不少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不过,依然有家长表示,学生还是自己亲自送往校门口会更好,因为难免在小段路途中或存在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此举还受到了周围街坊的质疑。他们表示,家长义工或存在有偿服务嫌疑。为了消除误解,邵文海及其他志愿从事该服务的家长们做了不少工作。我们的工作是完全公益性质,免费的。

实际上,禅城早在前年开始,就推行类似在学校或者幼儿园门口设置安全岛的模式,由义工将学生从车上接下,再送进幼儿园。记者此前也曾就该接送模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46.55%的家长不放心将孩子交给义工,其中近七成(即总数的32.6%)表示担心孩子安全,担心有人冒充义工接走孩子;有家长则表示早高峰孩子太多,怕义工人员不足;也有家长担心孩子太小,义工无法照顾到孩子生活细节;还有部分家长纯粹从情感角度出发,认为亲自送孩子才放心。

关注二:义工指挥交通能否服众?

而义工在学校门口区域指挥交通,能否服众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小黄圃小学的家长义工组长邵文海回忆,自己一开始做接送工的时候,一次有家长开车将孩子送到路口时,自己示意让车停下,随后敲驾驶员位置的窗户希望家长配合执行疏堵方案,结果差点吃了一记对方家长的棒棍。

无独有偶,类似的一幕去年3月也在禅城一家小学门口出现。当时一女车主驾驶白色轿车,不顾拦在车前的一位身着绿马甲的义工,驾车继续向前行驶。这位义工被推出了十几米远,所幸未造成受伤。

这一起事件,也引发了家长义工疏导交通会否合适的讨论。一位多年从事警务工作的内部人士指出,学校组织家长义工在上、下学高峰时按照安全岛的模式协助疏导交通,这样做的用意当然是好的。但从一些个案来看,家长义工还是需要接受过培训,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发生。

趋势:校门口交通疏导加入警方力量

对于目前实施的模式,有校长担心,万一义工接送孩子过程中出现问题,校方和义工家长都难以承担。因此,校方更希望这一过程有交警部门介入指导监督。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学期起,禅城就将原来的学校门口安全岛模式,升级为警家校三方共建的校园护畅模式,首批在禅城18所小学推行。

据介绍,警家校护畅模式是在原来教育部门家校共建的基础上增加警方力量。通过统一护畅区域建设、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岗位职责、统一护畅管理、统一考核激励,实现护畅区无车化、有序化。

记者从禅城区教育局就了解到,这一警家校护畅模式实施一个多月,禅城18间学校门口车辆平均通行率提升三成到六成,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改善明显。

针对一些还没有警方力量加入的学校,考虑到护畅队伍没有执法权,禅城公安今年也专门设置了一个曝光台。对那些不听劝导、逆行、乱占道的行为,护畅队伍可以拍照并将其发在曝光台,禅城警方后续会对这些不文明车辆进行加重处罚。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黄子宁、陈昕宇 曾海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与“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广东一学校家长义工护送学生进校引发对校门口疏堵的关注”还看
厦门最受欢迎母婴连锁机构评比揭
天水5少年成立"忠义社抱团打劫
美国"小朋友"Luki亮相第二
中国婴幼儿睡眠问题位列全球第二
新一波留学高潮涌动机遇挑战并存
猜你喜欢
儿童自杀时有发生 做好这三点避免悲剧发生
这位母亲的三块巧克力,是比惩罚更深刻的奖励
肌肉抽筋别急着补钙?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11岁女孩练街舞磨破十几双鞋 武术招式融入街舞动作中
孩子脸上有白斑,是不是该吃打虫药了?
新生儿出生符合这几个特征,长大既健康又聪明
年糕妈妈:宝宝多大开始用枕头和如何选枕头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 可受益终身
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的时候,家长如何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宝宝夜醒,先换尿不湿还是先喂奶?育儿专家给你答案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哪些营养不能缺?
世界读书日:查字典网亲子阅读倡议
给宝宝吃鱼,鱼的部位有讲究,家长们赶紧get起来
妈咪爱提醒:手足口病高发期即将到来,防范攻略要悉知
过早接触网络直播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以家人之名》:好爸爸,竟是这样炼成的
孩子流鼻血,传统止血 VS医生止血哪个更好用
自闭症孩子康复训练中,家长要尽力去避开这四个误区
今日处暑,宝宝护理要滋阴润燥,养护肺气
宝妈长期坚持这3件事,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育儿热搜:检出致癌物 进口母婴产品“光环”渐暗
疫情下,怎么提升孩子免疫力
失眠也分真伪 遇到这些“伪失眠”怎么办
小孩玩拼图的好处有哪些?
给宝宝吃肉,要注意这3点,吃错了伤脾又积食
你关心的问题来了 吴尊友谈秋冬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
3个月宝宝死在妈妈监控里,“妈妈”一职应先培训再上岗
别着急给孩子“立规则” 错误的方式会适得其反
育儿知识:新生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的妈妈的?
11个月宝宝重39斤,祖国花朵变多肉
长期使用奶瓶有这些危害,家长不可不知
新手妈妈须知,新生儿也有这些害怕的事
一位妈妈给孩子立下10条家规,刷爆朋友圈
天降烟灰杯砸中杭州3月大女婴 禁高空抛物需大家共勉
让宝宝趴着的益处多,能减轻新生儿肠绞痛等问题
记住这些买回家就后悔的8款母婴用品,让你少花冤枉钱
未成年人网课平台调查:仍推送不良信息 老师兜售课程
少儿美术,创意比“画得像”更重要!
100天以下的新生儿,宝妈们千万不要触碰这些育儿禁区
身怀六甲以身试“毒”,这样的妈妈你是否后悔了呢?
双胞胎女孩背十字架看电视,凭本事看电视,坚持多久看多久
职场妈妈如何化解生活琐碎难题?了解一下这项黑科技
宝宝感冒了,如何区分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张文宏回应来了!
最新研究:孕期压力过大或致孩子人格障碍
越来越多孩子“染上”白血病,与这3种玩具脱不了关系
孩子需要戒奶时,可以用葛郁金取代母乳
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 长期或致免疫力逐渐降低
新生儿的“第一抱”有讲究,这三类人最好别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