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标准出炉,你怎么看?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新24孝标准出炉,你怎么看?

新24孝标准出炉,你怎么看?

2013-10-09

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不少网友呈支持的态度称百善孝为先,部分网友称,实施难度较大!新24孝标准出炉,你怎么看?

新“24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新“24孝”新鲜出炉 网友晒无奈:能做的不多

昨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包含了如“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时俱进的行动准则,网络上瞬时掀起了一股关于“孝道”的讨论热潮。有人认为,这样的准则很有意义,因为“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动之前应先听听父母的意见。更多的网友晒出了自己的无奈:因与父母不同城,能做到的并不多。

观点一:百善孝为先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将孝道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可以看出,孝道乃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昨天新出炉的“24孝”行动标准共24条,其中“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定期带父母做体检”等内容得到了很多网友的一致认可,他们觉得,新标准内容广泛、与时俱进,沿袭传统美德的同时,还提出了贴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点子”。网友“关亚娟with时光记忆”就觉得这个新标准制定的挺好的,做子女的就应该这么做。

观点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今这样的名句也被网友用在了新版“24孝”中。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这一条引起热议。有网友觉得,自己不愿意参加父母的活动,有的父母也不喜欢搀和子女的活动,他们更愿意自个儿在家里养养花草、去郊外钓钓鱼,如果做不到这一条,是不是就算不孝了呢?因此尽孝不能以这些条条框框作为标准,行动之前应先听听父母的意见,顺他们的心意才是真正的孝。像网友“紫茎泽兰”就认为,其实有无标准并不重要,自己父母喜欢的尽孝方式才是最正确的,我们应当听听他们的意见。

网友的无奈:与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 能做的不多

网友“陌上花开”家住武汉,如今在青岛已经工作了5年多了,“当初在青岛大学毕业后,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回家乡,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让我选择了留在青岛。”“陌上花开”说,当初也顾虑过,毕竟“父母在,不远游”。但是,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这辈子还很长,尽孝的机会也很多。

看到了新版“24孝”,一直自觉坚强的“陌上花开”哭了,她觉得很愧疚,对不起父母:“我和父母一直分隔两地,由于工作关系,像父亲节、母亲节,甚至中秋节都只能给他们打个电话,不在同一个城市,这24孝,我能做到的真的不多。”其实,像“陌上花开”这样情况的子女并不少,对于他们来说,不在父母身边,连标准的第一条“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都做不到。

@生活啊:我正努力与父母住在一个城市!新24孝,我做到的不多。

@左戴果儿:前提是作为子女的我们要有假期啊,我的工作一年四季无假期,只有过年的时候那十几天,常年外地怎么办?

@石姣_:假短路远。所有假期都回,也称不上经常回家。

@蓉儿Bessie:坚持每周电话,但却很难常回家看看,思念缠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新24孝标准出炉,你怎么看?”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新24孝标准出炉,你怎么看?”还看
银川20多家幼儿园使用黑心棉
专家称国内某些品牌激素奶可致孩
三千多玉树返乡学生新校园开学刘
幼童被玩伴扎伤眼,责任由谁来担
女儿不满母亲教育方式买药毒死母
猜你喜欢
调查显示:超三成初中生认为父母关系不和谐
安徽省一小学走廊上挂满国学经典句子吊牌引围观
姐弟跨年出生 3分钟隔1岁
南宁一教学楼刚建好就拆 回应:自检时发现沉降
第九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育博览会与您不见不散
四川一乡干部朋友圈里号召募捐拯救6岁娃娃
广东首家校园版数字工坊在深圳第二实验中学启动
宝贝大作战选角火热启动 各地萌娃踊跃报名
好美!名画里的唐氏患儿
“表情帝”再现!宝宝哭笑切换停不下来
又是一年开学季!赴美留学生送礼忙
成都老师上课播放骂人PPT 疑因被学生气
16岁少年戴网购戒指睡觉 不料卡住手指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点博览会(AAA)3月亮相广州
西城区入学政策再收紧:非直系亲属将不作就近入学依据
北京游乐园拟将今年原址修复 曾是80后孩子的"迪士尼"
亚洲(最大)游乐盛会-AAA展,3月亮相广州
90岁教师与世长辞捐献眼角膜助患者人重见光明
春节将近国家质检总局再度预警玩具用品安全隐患
教育时评:打破超级中学需建立全新的中学教育生态
郑州教师状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缺陷
初尝培根 宝贝不能自拔
被判无法生育 侏儒妈妈连生3孩
竞赛、高考相结合助力莘莘学子上名校
盘点2016北京教育工作要点:学区制改革成重心
禁炒学区房的出路在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北京规定爆竹零售网店与中小学间的最小距离为100米
"在线教育技能认证"项目在京启动
期末考试变"游戏闯关" 不满意还可以接着考
全面两孩时代的基本国策都有哪些新内涵
新的一年,亲子时光因爱相随
小学生考试奇葩答案让老师"吐血"
城会玩 家庭分娩实录
拐卖儿童事件频频发生家长需警惕
早教读物内容太奔放引热议 根本招架不住
二孩时代来临促进儿童家具消费
多校划片能否成为抑制学区房热的解决良方
榆林市一小学附近拟建加油站引家长担忧
"反弟弟妹妹联盟会"让想生二胎的父母左右为难
杭州小学生深情演绎世界名画 笑翻一众网友
11岁熊孩子玩ipad被父亲教训 谎报自己被拐
孩子商店赊账成瘾 培养理财观念迫在眉睫
新生代表情帝 宝宝出生后的有趣瞬间
脸一黑!为逗乐妹妹,甜筒跳掉了
为何男人想生儿子? 只因为骄傲
网曝中学食堂供冷菜冷饭 调查显示属客观现象
双亲49天内相继去世 11岁少年扛起家庭债务
360儿童手表3S发布,彩色触屏成为新看点
“2016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长春教育局寒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违规教师被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