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

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

2016-10-10

其实,贪图享乐,没有金钱观念是当代许多孩子身上的一个通病,做家长的,不及时引导教育,久而久之,便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眼下,不少熊孩子背着爸妈偷花巨款,往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想要追回花出去的巨款可以说是难如上青天。

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1

为了获得购物或游戏带来的愉悦,有些孩子可以背着家长将家人用来治病的巨款变成手机游戏里功能强大的装备。用一部现实世界里的新款手机或者虚拟世界里高排名带来的满足感,足以让大量未成年人不顾必然发生的后果,只图眼前一时的快乐。

有家长在发现孩子偷着花了巨款之后,希望能够取消交易,尽管在法律上可以尝试,但是如果真的提起诉讼,也未必能得偿所愿。北京二中院少年庭法官陈光旭说。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研究员则告诉记者,肆意偷花家长巨款的熊孩子一旦习惯了花钱带来的愉悦并成瘾之后,再想纠正难度很大。从孩子的少年时期,家长就应当提早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尽量让他们正确面对财富。

故事

熊孩子乱花钱 引发网友抨击

今年9月,媒体连续报道重庆市垫江县和沈阳皇姑区发生顽童偷偷绑定家长信用卡购买游戏装备的事件。在重庆的事件中,9岁顽童在16天里,花光了家人银行卡上的3.6万元,购买了大量手游装备,而这笔钱竟然是其母亲用来治疗癌症的医疗费。由于他的母亲眼睛不好,曾经在一次取钱时让儿子帮着按了密码,没想到孩子就此记住了,后来有一天趁着妈妈做饭,他从包里偷出了银行卡,直接绑定在了自己的游戏账户上。

同样是在半个月内,也同样是绑定了家长的银行卡,沈阳皇姑区吴先生的儿子花出去5700元买了枪战游戏的武器,而且在刚花了1000多元的时候已经被家长发现,挨了批评,却毫不耽误他在随后的几天里又花出去4000多元。

前一个事件在知乎网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激烈讨论,绝大多数网友对熊孩子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其中不乏这个孩子就是很单纯的坏之类的极端化评价。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母亲患了癌症,家人势必焦头烂额四处举债治病,任何智力正常的人在9岁的时候都应该具备基础的金钱观念、知道判断自己的家境、知道自己花出去的钱算多还是算少了,更别提这当中还牵扯到一个癌症病人的命。

也有的网友给熊孩子家长提出了建议:从民法来讲,9岁的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效的,无效行为需要恢复原状,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说这钱可以要回来。

个别为孩子开脱的意见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即使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不对,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他没有能力克制。

没能力克制的说法常用在双11光棍节之后砍手党们的哀号之中,但是用在熊孩子身上,就显得严肃认真得多。克制自己消费欲望的能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到学会的一课。

探讨

孩子花多少钱算是高消费?

孩子出去乱花钱,最后还是要由家长买单。家长若是不愿意买这个单,法律可以伸个援手吗?北京二中院少年庭法官陈光旭说,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家长主张合同无效,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的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而且,主张合同无效的一方还需要提交证据,证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是在没有得到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独自购买的服务,否则,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往往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陈光旭说,未成年人大额消费与正常消费的界限,在法律上并无统一的标准。比如花100元买文具、玩具,对北京的七八岁孩子来说想必属于正常消费,而对于同龄的贫困地区儿童,很可能已经算颇高的消费了。

这种界限,需要根据未成年人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和消费行为发生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判定。认定是否属于大额消费,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分析。除了16岁到18岁之间,以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的未成年人之外,其他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法里,如果是这些未成年人与人签订合同进行消费,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后,该合同是有效的。当然,与限制民事行为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行为,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陈光旭说,从法律上来讲,孩子背着父母花大钱去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是一个效力待定的行为,父母确实可以向法院主张合同无效,但是对于服务类的合同来说,即使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消费行为无效,但由于服务已经提供过了,无法返还,按照法律规定需要折价补偿。这条规定还是要保护常规交易的正常有序以及基本的社会公平。确认合同无效,是要使双方回到合同订立之前的状态,而不能让一方因为一份无效合同受损,而另一方从中获益。

故事

网上支付新规 或减少家长麻烦

过去多是孩子从家里偷了钱出来,前往游戏厅、卡拉OK等消费场所,进行面对面的消费,但现在随着互联网交易的发展,这些问题已频繁出现在虚拟交易当中。

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提供服务时,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并绑定与该用户注册信息相一致的银行账户,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今年7月1日,央行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对客户进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管理客户,减少非实名用户在网上的消费。陈光旭说,相关规定如能得到切实的落实,将会有效减少熊孩子父母的麻烦。

互联网商家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履行一定的注意义务,避免今后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已经能够根据用户信息和用户交易记录,发现某些消费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存在异常,会中断交易,采取措施确认消费行为的真实性。诸如此类的账户安全保护措施如果能够不断推广和完善,对预防未成年人冒用他人账户消费的情况将起到积极作用。陈光旭说。

追访

会花钱 能克制 需从小学起

对于手里能够掌握的财富如何使用,这是一个从小就可以而且应当被训练的。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研究员说,孩子乱花钱,偷花家长钱,既是教育问题,也是心理发育问题。

会花钱,能克制,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父母的理财方式、生活习惯对孩子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管是不是熊孩子,都讨厌在拿到压岁钱的时候听到家长那句经典的我们帮你收着,这时候其实恰恰也是家长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习如何花钱、如何面对财富的机会。宗春山说,孩子大脑的成长可以用肌肉来比喻,从他一出生,肌肉已经在那里了,但是小婴儿的肌肉是根本没法使用的,需要经过后天不断的发育和锻炼,才能在长大之后拿起奶瓶、书本和杠铃。大脑的发育也与此类似,人刚出生的时候的大脑被称作爬行脑,也叫原始脑,负责最原始的需要:吃喝。之后发育的是情绪脑,负责害怕、愤怒、喜悦、兴奋、紧张等各种情绪,再发育,才是逐渐成熟的大脑。而控制人的行为、反思、觉察等这些难度较高的,我们称作前额叶,它会在人出生之后就不断完善,但是要到什么时候才彻底发育成熟呢?女性19岁,男性25岁。

尽管如此,但是父母如果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前额叶控制的行为、反思等能力也能够提前发育,并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小孩子玩游戏,成年人买手机买衣服,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成瘾症状。明明知道不对,却怎么也停不下来。此时其实是头脑中的奖赏机制在发挥作用:游戏和购物所带来的愉悦释放出类似毒品、酒精所带来的多巴胺,越是沉浸其中越是舒服,无论后面出现什么结果都可以不去理会,在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如此这般也无可厚非,只是这样的刺激需要逐渐强化,这也基本就意味着游戏中需要的排名必须越来越高,手机必须越来越新款,当然也就意味着钱会越花越多。

本报记者 安然 J060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熊孩子偷花巨款怎么办 可提诉讼但未必能得偿所愿”还看
一中学重雾霾天仍上课?学校工作
雾霾天如何保障学生健康教育两不
女幼师涉多次虐童被刑拘全班20
北京教委部署中小学幼儿园试点安
江苏一幼儿园评奖学金可减免学费
猜你喜欢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普遍"只生不养"
孕妇被卷进渣土车车底 交警合力将其救出
12岁熊孩子逃学出来放风筝 追着追着跑上高速
3岁男孩药物过敏抽搐昏厥 民警开车送医急救
安徽破除中小学教师资格终身制 实行5年一周期
"三美"携手玩博会相约520 合作共赢明天
调查显示:河南超九成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重睡眠不足
山东女婴出生6小时后夭折 医生:治疗程序上没有问题
甘肃一中学29名学生食用过期方便面疑似食物中毒送医
调查显示:超七成网友认为差生班学生成绩越来越差
14岁少年身患白血病 靠读书和写日记抵御病痛
2016母婴行业路在何方 如何抓住机遇出奇制胜
悉尼17岁高中生自制蛋糕意外走红 一周制作500份甜点
孩子临近中考 嘉兴一父母将房车开到学校门口陪读
临海市多管齐下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南通海安100余名小记者参观公安局特警大队
女教师因学生交空白作业发怒掌掴7名学生
洪水漫桥存隐患 初中女生连人带车被冲走
安徽一小学老师用水管猛打学生手 官方:责令解聘
课堂上师生起争执 放学后老师遭学生暴打
86辆公交车成流动"募捐箱"为7岁患儿筹款
中国婴幼儿睡眠问题位列全球第二 仅次于印度
温州10岁男孩买零食后失踪 警民出动全城寻孩子
男孩上学路上被抢走 抢人者系孩子亲妈
温州市采取"五抓五促"补学前教育"短板"
孩子出生两个月被确诊为罕见先心病 军人爸爸含泪归队
压力大收入低儿科医生易流失 陕西将"订单式"培养
女子因儿子说"老师打我" 当众扇老师耳光
3岁男童不慎从6楼坠落 被爬山虎阻拦仅受轻伤
15岁初中女生上学后失联 曾遭陌生人跟踪尾随
2016江苏"省三好""省学生优干"高考不加分
河南婴童资源联盟携手:郑州唯一专业"孕婴童产品"博览会
广西一小学按成绩划分班级 差生班有学生上课炒菜
女子大意转租房屋给陌生人 7岁女儿遭合租者绑架
长沙出新政:严禁公办学校招收非政策允许的择校生
济南一12岁少年被老师一巴掌打晕 老师喊冤:没有动手
浙江小学生"李白微信朋友圈版"古诗读后感走红
南京多所民办名小预计今年招生 入学机会增多
武汉两岁男童左腿被卡便池内 消防及时赶到救出
哈尔滨9岁男孩体重334斤 身患十几种病不能平躺睡觉
7岁男孩每周上40小时课外班 家长:孩子自己要学
2016江苏小高考难度基本无变化 地理略难生物较诡异
浙江4岁女童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引发爱心人士关注
幼儿园做安全小测试 28个孩子有24个被"坏人"骗走
南京秦淮区教育局发布小学招生指南供家长参考
山东14岁男孩因与后妈顶嘴被亲生父亲用酒瓶暴打
爷爷带受伤孙子急飞广州求医 旅客自发组织捐款
英国一母亲新型教育方式引热议 家里不配备电视
15岁女孩连续两天被老师批评后离家出走失联
山东3岁男童被幼儿园老师打耳光 因午睡睁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