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资讯 >"熊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偷用母亲手机充值近7万
2016-10-09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不少家庭不可缺少的一件生活必需品,当家长成天手机不离身时,身边的孩子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拿起电子产品玩游戏,久而久之,不自觉的便沉溺其中无法自拔。随之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日前,一名熊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竟偷用母亲手机充值近7万元。
冉先生通过网络查到的其中一笔交易记录
记者 赵映骥 实习生 罗海霞
面对好不容易盼来的国庆长假,正是一家团聚享受欢乐时光的大好机会,可是酉阳县的冉先生一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10月2日下午,冉先生的妻子胡女士在网上购物时收到银行余额不足的提示短信,猛然发现账户里近7万元的现金不翼而飞,可夫妻俩最近并没有动过这笔钱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孩子微信转走6万多元
10月2日下午,冉先生的妻子胡女士告诉他,最近一次银行提示短信里显示,卡里的6万多元现金没有了。两人跑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提醒需提供银行流水记录,让他俩明日再来。
回到家后,冉先生越想越不对,少了这么大一笔钱,银行怎么没有发送支出提示短信?冉先生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客服表示每次变动都有发送信息。
那第一次大数额转账是什么时间?冉先生问。今天(2日)上午10:53。
这个时间,手机正在孩子小冉手里。一番逼问后,小冉承认是他使用母亲的微信把这笔钱花掉的。冉先生查看微信交易记录发现:10月2日,给微信用户山特诺伏科技转账40910元。10月1日,Q币充值950元,转账3000元
再往下翻看,在6月19日至9月30日之间,也有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充值等消费转账共计16441元,支出总计68740.8元。
为刷游戏装备偷用母亲微信
山特诺伏科技是什么公司?为什么小冉要转这么多钱给这家公司?
原来,11岁的小冉一直沉溺于网络游戏穿越火线(CF)。前段时间,有个陌生网友加他QQ,告诉他花钱就能帮他刷游戏道具,不满意还可以退货。小冉信以为真。
3个多月以来,小冉一直背着母亲用其微信进行游戏、Q币充值等。2日,小冉一鼓作气通过母亲的微信转给山特诺伏科技4万多元。
转完钱后小冉有些后悔,想要把钱退回来。这个陌生网友告诉他,需要再付8000元才能退回已经付的40000多元现金。
我想他应该是想付8000元的时候,卡里已经没钱了。冉先生说起这件事相当地无奈,我一听就觉得这是诈骗。
删记录,瞒过大意父母
冉先生对重庆时报记者说,小冉在QQ上将他母亲的微信号告诉这个陌生人,然后趁偷玩母亲手机时添加对方为好友。在那之后,小冉通过母亲的微信号与名为山特诺伏科技的微信用户一直保持着联系。害怕被发现,小冉每次和对方聊完天,都会删除聊天记录和微信支付提示消息。
我们不晓得孩子怎么知道支付密码的,大概他看他母亲使用时偷偷记下。由于胡女士近段期间没有使用过银行卡消费,也没有查看微信交易记录的习惯,直到2日下午的购物支出的提示短信才发现余额减少的事情。
随后,这个陌生网友将小冉的QQ和胡女士的微信都拉黑,小冉怕被父母责骂,也早将对方的QQ删除,现在已经联系不上这位陌生网友。
不能让这种行为没人管
近7万存款被盗刷,无奈之下,冉先生只好报警,不过警方并未受理,冉先生告诉记者:警方认为是双方自愿的交易,不属于完全的诈骗。
不过,冉先生没有放弃追回的努力,他昨天表示:孩子未成年给网络游戏充值且数额巨大,况且这钱不是他本人的,是盗用父母的,这样的交易也合法吗?那个网友的行为不算诈骗吗?这钱是准备给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用的,总得有个说法,不能让这种行为没人管啊!目前,冉先生正努力和警方作进一步的沟通。
律师建议: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款
就冉先生遇到的小孩偷偷使用微信使用大笔存款的问题,记者昨天咨询了经常处理经济类案件的律师凌先生,他听完记者陈述后表示:根据中国的《民法通则》,小冉只有11岁,10岁-16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法律规定只能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在本案当中,小冉要使用大笔资金,必须经过监护人的确认,所以小冉的父母有权追回被小冉花掉的钱。
当然,凌先生也特别提示:首先小冉的父母要证明,这个钱是娃娃刷的,而不是他们刷的,然后才好通过法律手段去把钱要回来,如果协商无果的话只有诉诸法律手段了。
上一篇:四川9岁患病女孩写"最悲伤作文"
下一篇: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男女比例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