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暑假”你怎么看?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拼暑假”你怎么看?

“拼暑假”你怎么看?

2013-10-09

  妈妈对孩子的“烦恼”

发帖求援

女儿同学来“拼暑假”,该不该拒绝?

7月6日,西祠网友“随风了了”抛出一个问题,“女儿的同学要在我家住25天,若是你,会拒绝孩子这样的要求吗?”这位网友介绍,当天女儿期末考试结束,跟妈妈申请一个事儿,说自己有个同学家在乡镇,暑期补课没地方住,要住到家里来,并会出一定的生活费用。“我当时毫不犹豫答应了,钱就不要了,否则显得多小气啊,女儿听了很高兴。”但随后,网友“随风了了”说自己有点后悔了,一个陌生的孩子在自家待近一个月,自己能照顾过来吗?

       随后她设定了两个选项供网友投票,看看大家碰到这样的问题都怎么解决。第一个选项是:“会,因为是孩子的朋友,照顾一下,没什么”;第二个选项是:“不会,因为是夏天,多一个人,多一样事情,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投票设置的第二天,参与网友有200多人,第四天,达400多人,截至昨晚已经有513人参加投票,376人支持,压倒性超过137人反对。

记者联系到发帖人,她说几经矛盾,还为此事开了全家会议。“不但要管孩子的吃住,还要负责她的出行安全,学校离我家也不近,人家的孩子住我这里,安全也总要考虑的。”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孩子同学到来。

  网友观点

支持方:独生子女有个伴 反对方:担不起安全责任

记者大致统计了一下,在近200个跟帖中,支持“拼暑假”的仍然超过半数,他们觉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有个伴也不错啊”。网友“和氏笔”毫不犹豫地说,“我会的,孩子太孤单了”。网友“闲淡人身”坚定支持,“不过多双筷子,或许这个夏天,会是两个小姑娘终身的美好回忆呢!”网友“思绪飘零”想象着“女儿要是有个伴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还有跟帖表示,小时候相互到同学家住十来天是很正常的事,现在大家好像变得更容易担心了。

不过,反对的声音一样坚定。网友“一条河豚鱼”坦言,“我是不会同意的,我可以接受的是她在我家玩几天。另外,我自己是不会放心把女儿放到别人家寄养。”网友“群峰无语立斜阳”认为关键是负不起这个责,“玩几天我也没意见,如果有什么意外可怎么得了啊。”此外,孩子性情不合,快乐变烦恼,孩子犯错不好“吆喝”,也成为不少家长共同担心的问题。

在跟帖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叫“正义感恩”的网友,说到自己的妹妹正是因为跟别人拼暑假,而得到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后来甚至改叫对方的父母为“爸妈”。这名网友叫龙小兰,目前在南京仙林一所高校做老师。说起妹妹龙芙蓉和同学小王的情谊,让她这个当姐姐的都羡慕得不得了,“我到现在都没有交到这么好的闺密”。

  家长态度

不反对“拼暑假”,就怕遇到个“万一”

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一位家长胡燕女士,她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个初二女孩的母亲。“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的安全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尤其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她说自己在20年前当老师的时候,孩子在学校摔跤,或者摔出点伤,家长根本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到学校找老师讨说法。但现在就不同了,孩子可能在顽皮中破了一点皮,就会找到学校,“为什么我的孩子离开家的时候好好的,回去就受伤了”。胡女士觉得在学校那么多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但家长因此向学校索赔的情况越来越多。

“虽然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但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万一发生呢?”她觉得在拼暑假的过程中,一旦有这个“万一”,家长可就惨了。

但她也不完全反对拼暑假,“女儿10岁之前,每年暑假都会请表妹到自家来,她们一起写作业、玩玩具、一起在地板上滚爬,真得非常开心”。不过她也放假在家,可以全天候看护两个小姑娘保证安全。此外她觉得小住几天,偶尔约出去看电影都可以,以及在学校的时光完全能满足她的交友需求了,并不需要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她不同意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家久住,更不允许女儿到别人家住,“女孩子每天晚上就应该在自己家里睡觉。”

  专家说法

“拼暑假”能增进同学情谊,但家长一定要负起监管责任

记者随后采访了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潘春雷校长,他长期从事青少年学生的教育研究。潘校长首先肯定了搭伙过暑假可能存在的安全和责任问题。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没有零风险的事,就是在正常的生活中,家长带自己的孩子也存在风险。“如果一个未成年孩子到另一个孩子家过暑假,后者的家长是负有监护责任的,这就要求家长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时间精力,这样才能把责任担起来。”他建议如果没有,还是最好不要让别人的孩子来家。现在社会快速发展让每个人变得很忙,这种“忙”让家长不太愿意担这种责任。

“‘拼暑假’的好处在于,朝夕相处能让两个孩子感情加深,拥有独特的经历”。他补充说不光是孩子之间的友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也是这样。“需要大家真正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共同吃个早餐、陪孩子一起玩,在这个时段里,双方是充分关注对方,情感相互交融的,那种感受可能让他在心里记很久,对他一生都有影响”。不过培养孩子最终就是为了让他身心健康,感觉到幸福,但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止“拼暑假”一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拼暑假”你怎么看?”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拼暑假”你怎么看?”还看
罕见强寒潮天气来袭杭州中小学幼
南京新村小学开展"小荷花"灯会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
"我支持安徽婴童展"最佳上镜奖
成都奇葩寒假作业:每天2000
猜你喜欢
校车事故不断:面包车撞上校车,伤了4幼儿
幼儿园食谱:白粥花卷,营养严重“缩水”
宝宝春季出游攻略之 :6大安全警示
幼儿园缺少男教师,原因在哪?
银川20多家幼儿园使用黑心棉
幼儿园热衷开办园中班,家长纠结!
孩子过早性行为后果严重 性教育势在必行
上海\"十二五\"为青少年发展\"规划\"出更美好生活
关注幼儿园“小学化”,孩子幼儿园里你快乐吗?
关爱弱势群体:台湾公立幼儿园优先考虑弱势家庭孩童
中医推拿治疗婴儿腹泻更给力
校车安全新标准:最多乘56人5月实施
小学生每天背古诗文起争议 专家称要掌握好分寸
如何“穷养儿子富养女”?
湖南7岁女孩被门槛绊倒 铅笔穿眼入脑
武汉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6年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
太早的早教会让宝宝糊涂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启动
日本育儿专家称:玩游戏有益孩子身心健康
幼儿疑患手足口病不幸死亡
亲亲宝贝网倡议书:青少年坚决不信谣不传谣
中教论坛:青少年不能只在课堂上接受科普
妈妈日夜看电视 儿子患上自闭症
杂技团少年苦练5年方能登台 家长不忍看孩子训练
孩子爱玩iPad,家长要警惕孩子的视力
杭州某中学因高考将近规定男女生不得独处
教育热点:盘点中国10大名校
青岛一某幼儿园向家长推销牙膏等商品
法制办负责人就《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教育部:将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 规范幼儿园收费
感染性腹泻来袭:庆安幼儿园多名孩子出现呕吐
南昌某幼儿园乱收费家长抗议遭轰
幼儿经典图书:海豚绘本花园
教育部发表声明,将深入治理幼儿园乱收费
上海首次将性知识教育写入青少年发展五年规划
专家称国内某些品牌激素奶可致孩童性早熟
教师因5岁女童答不上问题踢伤其下体(图)
乌鲁木齐突击检查“小饭桌” 不达标的坚决关闭
北京未成年犯管教所以文化力量促进未成年犯改造
幼儿园门前轿车自燃 30名幼儿紧急疏散
湖南华容调查:农村幼儿园陷入去\"小学化\"两难
母亲节祝福短信大全
假扮孩子哭为饵 跨国犯罪团伙电话敲诈心急父母
巴基斯坦现6条腿婴儿,系严重遗传疾病
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厅发出禁令
爱心点亮“绿色中国” ABC环保“微”行动
媒体关注女强男弱现象:男孩缘何缺少阳刚气?
如何打开孩子的想象力?
视频“巨人世界初体验”启发了谁?